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庆社会科学》2014,(4):158-158
正宋宝伟在《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新世纪诗歌在多元化语境中呈现出令人欢欣的繁荣景象,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隐忧:一、商业化语境导致诗歌精神的旁落与沉伦。诗歌隐藏在"个人化写作"招牌下,自我情感经验无限度地膨胀,拒绝诗歌意义指涉,丧失诗歌精神建构的勇气与责任感,诗魂在变轻,缺乏精神的"重度"。而且诗歌近些年随着社会商业化、市场化转轨出现了被物化的现象。不仅诗歌的"精神生活缩减到零度以下"(陈晓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革前期与后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抒情模式,两者都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政治语境和文化根源上看,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天安门诗歌是文革主流文学的寻常组成部分,它不能承担揭开新时期文学序幕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姬学友 《殷都学刊》2013,34(1):88-93
本文从中国新诗的当代语境和本质特征入手,结合文本细读,具体阐释了诗人王学忠坚执的诗歌理想和诗歌精神,并通过对“平民”、“底层”等概念的独到辨析,彰显了王学忠诗歌情感和诗歌价值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就诗歌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反思的时代,我曾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对其进行过一些评价,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外在生存环境艰难、诗人队伍广泛分流、诗歌格局多元并举、诗歌探索误区重重[1].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英语诗歌翻译的对比 ,阐述了文体风格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译者应该根据诗歌的特点、语境进行翻译 ,以便更好地进行中外诗歌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于马克思的诗歌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未能给予其应有的思想史价值和意义,但实际上,诗歌应该是理解马克思思想演进的关键。以诗歌为关键词、以"出自思的必然性"的诗歌研究为中心重构马克思思想研究,就是以"现代性"为历史语境,以"现代性批判"为总问题,对基于"现代性体验"的马克思的诗歌进行哲学价值的研究、思想意义的判断、形而上学的考察,藉以阐发诗歌对于马克思思想生成的始源性意义,把握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揭示诗意精神和审美维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之间的含蕴与关联。  相似文献   

7.
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促动下,由五四白话新诗延伸而来的中国现代诗歌又一次发生转型,诗人们从艺术的象牙塔走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文化广场,把五四以来的现代新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晋察冀诗歌是民族解放战争语境下的一道特殊的文艺风景,从诗歌审美形态的独特性、诗歌样式的灵活性,以及诗学理论的自觉,都能见出抗战时期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当代诗学的核心争论围绕着谁更加现代化的论题展开理论话语权争夺.诗学研究也总是毫无疑问地认定,诗歌沿着现代化途径逼近终极真理.但是,不管理论如何自在发展,却无法掩盖汉语诗歌退化的尴尬现状.本文解析了当代诗歌中的都市和乡村形象,揭示了在中国的具体语境中,"现代性"问题实际上可以象征性地简化为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问题,进而揭示了现代性理论在指导和解读诗歌中无法回避的结构困境,并由此试图为当代诗歌的重建提供一种可能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宋人在诗歌阐释中继承了传统的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显示出强烈的尚意倾向,努力探寻诗人的立言本意。超越言语的深观其意,意在回归文本整体语境中探寻诗人本意;亲证妙悟的体察神会,意在以亲身体验与顿悟来领会诗人本意;知人论世的本末探究,着重于从诗歌产生背景与诗歌本事的外在因素来考察诗人本意。通过这些方式,宋人力图逆向追寻并把握诗歌永恒不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诗人张枣去世以来,诗歌界对其人其诗一直有密切关注.参照新近访知的信息和发现的文献,简要地描述了张枣的家世与生平,部分呈现了诗人的形象与写作履历.在此基础上,就张枣诗歌的风格、主题、观念、写作语境等提出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对其一些诗歌细节和诗篇的观察与困惑,也论及其诗歌翻译与翻译观.  相似文献   

11.
正新时期以来,随着消费社会消费语境的形成,整个社会掀起了对个人欲望的重视,身体写作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大肆兴起。率先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身体的是诗歌,而在诗歌中,最先进行身体表达的是女性诗歌。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已经有表达身体的女性诗歌出现,这样的诗歌尽管没有后来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以翟永明、伊蕾为代表的诗歌中那样大规模和"明目张胆"地表达身体,却是诗歌中进行身体表达的萌芽。2000年以来,女性诗歌中的身  相似文献   

12.
人口较少民族诗歌以其厚重的价值立场和质朴纯粹的诗学风格成为当代中国诗坛引人注目的风景,其意义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日益凸显.由于各种非现代性因素的干扰而存在的题材狭窄化、主题单一化、意象雷同化等制约因素,阻碍了人口较少民族诗歌的现代化进程.重构现代审美意识、强化主体的丰富想象力、注重诗歌的人类性品质等,应是人口较少民族诗歌创作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Li Liwei 《学术界》2013,(1):165-173,271,277
本文置于后殖民的理论语境中,从生态、女性主义和内部殖民等视角,对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60至80年代的诗歌作品进行再解读,来感悟其诗歌中体现的后殖民相关理论的色彩,以及希尼在实现诗歌纠正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特诗性美,以此探寻希尼诗歌的艺术要素与创作策略,并期望对相关诗歌文学的理论研究起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打工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打工诗歌本体及其对整个文化语境的重要意义上,对打工诗歌进行后现代视域的观照,具有一定的探索意味。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打工诗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并以平民性、体验性、复制性为生存策略,对现有诗歌秩序从多维角度尝试着进行解构,这种解构对诗歌的“公共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主体,是诗歌美的集中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在韩汉诗歌翻译中,要根据语境选择精美的词句,或增添、或删减、或替换,要忠实地转达原作的文化意象,渲染情感,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在抒情性遭受质疑和消解的当下汉语诗歌写作洪流中,湘西侗族诗人杨林坚持着诗歌的抒情走向,却又超越了传统抒情诗的局限,在对存在之真的追问中彰显了"作者隐退"的抒情品质。他善用灰暗枯败的意象营造深沉的抒情语境,利用多重错位的审美程序撕裂表象对存在的遮蔽,复活存在者的感性生命,将神性、敬畏、悲悯等情怀重新植入消解意义、亵渎神圣的后现代语境,用自行呈现的抒情之诗照亮现代人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7.
宗派语境是指宗派情绪作用下充满偏狭性、意气性和攻击性的非常态的历史语境.明清时期的宗派语境形成于弘、正时期,至晚明达于极盛.清人承明弊之后,试图消融门户之见,但是其宗派习气并没有得到根治.在明清时期的宗派语境中,诗歌选本是在顺应和反动的因果链条中衍生的,顺应者承传甚至加剧了前者的激进性,而反动者则用一种激进替代了另一种激进.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可以诉诸语言坐标系两轴关系的帮助.从语义关系上说,诗歌的上下文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横轴,意象词语的各种文化语境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纵轴.纵、横轴上的语义组合关系和语义聚合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诗歌意象语言的深层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1949~1966十七年间英美爱情诗歌在中国的翻译与阐释.因时代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英美爱情诗歌的翻译呈现出迥异的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爱情诗歌遭到冷落与排斥,而劳动人民的爱情言词得到热情的翻译与接受.英美爱情诗歌的译介折射出此间特殊的文艺观念及价值判断.极富私密性和个人化的爱情被高度政治化、阶级化和理念化,在红色革命理念和群体意识的操纵下,被译者和读者纳入到了单一类型化的文学图式之中.  相似文献   

20.
流变中的估衡:1976-2006先锋诗歌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2006年间的先锋诗歌批评,是一个在中国特殊的现代历史文化语境中展开的能指和所指均在不断地向前滑动的批评,通过对先锋诗歌流变过程的全面考察、对其思想先锋指向的现代审视和诗学价值及意义的认真估衡,探寻出了先锋诗歌运行的轨迹、特征和对当下及未来诗歌写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