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制度创新中产业结构演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讨论了经济制度创新的两种形式:即自组织型经济制度创新,政府层级型经济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得出经济制度创新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许经勇 《西部论坛》2021,31(1):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具有明确的市场化方向,并采取了渐进式、系统化推进策略以缓解改革阻力: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突破口,尔后逐步推进城市经济制度变迁;从制度外增量改革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内存量改革;从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从局部性制度创新入手,尔后逐步扩大到全局性制度创新;从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到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再到制定有效的市场规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党和政府对家庭承包经营等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进行了充分肯定、积极推广和科学优化,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系统化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因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不但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而且还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要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经贸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应将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优势上升为制度优势和理论优势,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制度变迁提供借鉴,并为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制度建设从封建经济制度向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转变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制度建设融入到世界历史的制度建设中的过程。其本质上,则是经济制度的价值性从纯粹的体现为“物”(作为制度的制度)的价值,转向体现为以人为中心的制度的伦理价值建设之路。一、经济制度变迁历史轨迹的勾勒中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封建大一统经济制度与自然经济时期自封建社会产生之后,封建国家统一的土地私有制制度和自然主义的小农经济方式的中国经济制度,直至建国前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也出现了一些所谓民族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外国没有中国特有?——一种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模式□金祥荣有人说,在市场经济建设(主要指制度和组织创新、演进)方面,只要外国有的,中国也会有也应该有;只要外国没有的,中国不该有,即使有也不会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而普遍存在的专业市...  相似文献   

5.
沿着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演进的路径,文章从制度的角度对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供给与需求;并从产权、组织、市场、非正式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太淼 《中州学刊》2006,4(4):32-37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当代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使中国经济制度的构建更加富有绩效,我们必须遵循价值理性与制度理性辩证统一的原则,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要坚持制度理性;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同时又要更加关注公平;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通过制度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结构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遵循对外开放的原则,通过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的分工、合作、竞争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7.
规则文明:当代中国文明发展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价值 ,在于它在全球范围建立起统一的、吸引世界各国争相进入并积极遵守的现代经济规则及其文明形式 ,这就使得全球化具有重大的制度文化意义和制度创新意义。而且这种制度文化意义和制度创新意义决不会仅仅限于经济制度领域。通过经济制度创新的积极影响和生态联动 ,将会繁衍出社会规则文明、文化规则文明、政治规则文明、法治规则文明 ,人类因此将迈入规则文明新时代。全力展开规则文明建设 ,不但是当代中国在全球时代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展开国际竞争的需要 ,更是中国社会全面走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欧、前苏联有一个共同的制度起点,过去都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近2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又都是社会生活的主题.然而,它们的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式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基于"构建理性主义"和正统经济学的逻辑,东欧、前苏联等国家的经济改革选择了"激进式制度变迁"方式,而"演进经济学"则表明经济制度的变迁应该是"渐进式"的,东欧、前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本文则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从"制度鸿沟"、"人力资产"及"制度记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渐进式"道路的原因,并据此分析了选择制度变迁方式的几个标准.  相似文献   

9.
“经济民主”是指将“人民主权”(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贯彻到经济领域,使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依据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建立和调整。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的制度选择与制度创新时期,各项制度的设计要服从和表达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通过发扬经济民主,在各项经济制度安排的前期充分征求人民的意见,在各项制度的运行中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破土而出,在"铁板一块"的所有制结构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便获得了内生动力和呈现自身的规律性。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基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我们对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1.
改革也就是制度变迁的本质规定性,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道路,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国家对制度变迁形式的选择问题。国家经济制度的整体变迁,从理论上,可以被区分为自然演进型制度变迁、移植型制度变迁和创新型制度变迁。而中国经济改革就其本质而言,属于一种典型的创新型制度变迁。中国经济改革创新型制度变迁道路的选择,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变迁历史的归宿,实际上其创新性也已被中国经济改革30年的实践经历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 ,应处理好创新共性与中国特色、产权创新与机制创新、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创新模式与创新过程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国企制度创新的中国特色内涵有二 :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优势基础上的创新 ;二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大国基本国情出发的创新。产权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 ,但企业制度创新不等于产权创新 ,更不等于产权清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构与完善是20世纪的世纪难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实践上实现了对苏联模式"计划乌托邦"和华盛顿共识"市场乌托邦"的超越;理论上走出了西方近代关于经济制度相关论题的困境;认知上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时代局限,完成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超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建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逻辑和基本原则:制度变迁与技术变革彼此适应的互动性原则及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历史与逻辑优先性原则,制度变革的现实性原则和人民历史主体性原则,制度经济基础及规制的物质性和上层建筑及文化认知的象征性统一原则.中国共产党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变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成长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自变量,并为世界人民的制度抉择提供更多选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1984~1995年金玉国(山东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济南250014)1984年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全面铺开,尽管中间也有一些反复和徘徊,但制度的演进过程一直没有中断。1984~1995年也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总体目标,提出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基石的经济制度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多层次、多因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架构,是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制度、经济保障制度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制度,建立和发展经济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作者给出了制度的定义并指出经济史及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是解释能够创造一种可以引发持续的生产率提高的经济环境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演进。经由简明论述一种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作者强调从原始交易形式向高级交易形式的演进并非必然发生。经由比较多种未能成功演化的原始交易体系与最终导致了西方世界兴起的近古欧洲的长程贸易,作者指出这些稳定与变迁的形成对比的故事触及到解释人类经济状况的改变这一难题的核心。最后,作者强调经济表现与经济变革关键取决于基本制度框架以及缘于一种制度框架的报酬递增特质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7.
孙运福 《学术界》2002,(2):124-132
在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这一制度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体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参见汪海波《新中国经济发展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这种体制,传统的观念认为是“苏联模式”,即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高尚全《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苏联模式对我国有很大影响。但是,两者不能等同起来。即使在“一五”时期,也没…  相似文献   

19.
傅琼 《兰州学刊》2002,(1):23-24
在邓小平全球化理论指导下 ,中国从“复关”转向“入世”。经过 1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谈判 ,随着我国“入世”谈判同美、日、欧盟等主要经济贸易伙伴国家达成双边协议与“入世”的有关法律文件的框架基本形成。 2 0 0 1年 12月11日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转变 ,我们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高效、廉洁、法制政府 ;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才能消除和化解我国现代经济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差异和冲突 ,与世界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对各种经济行为当事人利益关系的一种规范,人们对经济制度进行选择的同时也塑造着利益关系的格局;制度创新即是对现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制度创新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新制度安排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的程度;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与现存利益格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摩擦和冲突;成功地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必须正视历史形成的经济利益格局,把由制度创新所导致的利益关系紧张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