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奇佳 《江淮论坛》2012,(4):158-16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但他们往往是从批判的角度上来表现这种影响。拉萨尔则更多地继承了浪漫派的观念。这种与浪漫派关系的分歧,造成了他们在悲剧观念上某些价值立场的根本分歧。拉萨尔的悲剧观念尽管多有舛误,但他关于革命领导权等方面的观点,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在1934年的《表现主义:意义与衰亡》中对浪漫主义大加批判,在他看来表现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同一种精神的产物。而在1935年的《民族诗人海因里希·海涅》中,他借海涅对德国浪漫派的评价重新审视浪漫主义,并给予其客观中肯的评价,从而发现浪漫主义中最可贵的“平民性质”,表现在其现实主义文论上即为“人民性”。卢卡奇认为,海涅的“人民性”与巴尔扎克的“典型”都与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最终都使二人走向了“伟大的现实主义”。二战后,卢卡奇在德国知识界讨论“特殊道路”问题的大背景下,又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化进行了清算,认为只有回归自由民主的传统,才能对抗危险的德国民族主义,而这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对浪漫主义的激烈批判。  相似文献   

3.
刘军 《学术研究》2012,(12):32-36
马克思早期创作的诗歌在马克思思想演进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的诗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德国浪漫主义的继承和改造。马克思的浪漫主义诗歌在"反讽"修辞和"复归"情结等方面影响了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发展。马克思在接受浪漫主义影响的同时,又以扬弃的态度超越了浪漫主义,从而克服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青年时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根植于浪漫主义哲学之上的.在德国早期浪漫派与黑格尔思想的交织性影响下,并在追求哲学的现实化过程中,马克思走上了实践的反讽诗学之路.无产阶级革命是浪漫反讽在现实世界中表现的历史形式,无产阶级作为历史革命的主体与反讽主体,肩负着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使命.反讽哲学的自我否定性在马克思阶级理论中具有三次表征,即无产阶级革命在曲折进程中的自我批评;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造成的资产阶级的自我毁灭;以及无产阶级自我救赎中的自我扬弃.在反讽哲学观的这一视角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这既是对马克思青年时期浪漫主义诗情延续的历史说明,也是对马克思哲学具有浪漫主义根源的现实论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来源并不像经典解释所认为的那样主要有三个,而是有其更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浪漫主义作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世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思想的建构。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浪漫主义阶段。马克思在思想上继承并超越了浪漫主义,但浪漫主义终究是成就马克思、使他成其为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深刻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丰富内涵,有必要重新理解和厘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前提。这需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扩展,二是深化。既要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考察古希腊及其哲学、浪漫主义思潮、基督教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联系;又要重新挖掘康德、黑格尔同马克思之间思想史联系的丰富性。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想主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自由、时间等思想因子,影响了马克思哲学的致思取向和风格。作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原初范畴的实践所固有的敞开性和生成性,更本然地表达着浪漫主义所推崇的表征"生命"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马克思拒绝了基督教带给人的满足的虚拟性质,却保留了满足本身并追求其历史真实性,他终其一生致力于人性和历史在辩证否定的意义上的双重回归。马克思哲学事实上提出了"超验规定的历史建构如何可能"这一核心问题,它类似于康德式的问题,却使之不再囿于认识论问题,而是变成存在论问题,从而赋予超验性以实践对经验世界的创造性建构之义。马克思哲学除了把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改造成为实践辩证法以外,还把他的绝对精神的现象学重铸成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所有这些,都透露出马克思哲学之思想史前提的多维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历史上的浪漫主义思潮及其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思想史关联,就不可能准确地揭示后者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人类学本体论悖论及其扬弃、对人的存在的出发点的复归等问题上,马克思都明显地受到了浪漫主义者特别是席勒思想的深刻影响。浪漫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的外在性、非历史主义的道德感伤立场,显示了它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在借鉴浪漫主义的同时又以扬弃的态度超越了它,从而克服了它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局限性。这同样是必须正视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新自由主义者波普尔等主流代表否定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看法不同,吕贝尔认为马克思民主概念是对斯宾诺莎民主政治观念的继承,并通过民主道德规范的采纳逐渐走向共产主义,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人文主义。事实上,马克思民主观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斯宾诺莎等前人的民主思想,而且与他所处时代总体条件有关;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具有连续性,但在共产主义思想中民主提升到更高层次;用人文主义解释马克思共产主义只是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依据,实际上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从人文的向科学的共产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浪漫主义是现代德意志民族意识、民族国家、德意志观念和学术形成之初的一场瑰丽的思想运动,呈现为纷繁复杂五彩斑斓的景象。但与一般看法不同,它并非突如其来的精神现象,而是其来有自的历史思潮,有着可追溯的深刻而复杂的哲学渊源。以往的人们十分关注它内在的矛盾,而忽略了其观念多样性的意义。在政治和历史领域,人们倾向于从长时段来看待和研究德国浪漫主义,认为它的历史作用一直持续至20世纪上半叶。但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是: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从一种思潮演变为德意志社会的基本观念和精神形态,作为社会微结构持续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里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浪漫主义向来不是哲学关切的热点,但是浪漫主义所关涉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今天的智能时代又展现出独特的基础性作用。这无疑为我们理解德意志浪漫主义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而新的视野和路径让我们看到了德意志浪漫主义许多被遮蔽的层面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来源的讨论还鲜有涉及赫尔德开创的表现主义人性新观念,但事实上.这种人性新观念通过德国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表现主义人论来看,马克思人学革命既是对表现主义人性观念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超越和发展.继承方面,马克思人学思想与表现主义人性观一样,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历史地生成的,破除了人具有先验本质的预设.在超越和发展方面,马克思将表现主义人性观的“表现活动”进一步规定为具有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真正揭示了人类活动的本性,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人的自由及人与自然的和解问题.  相似文献   

11.
艺术批评概念在德国早期浪漫派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雅明的早期著作《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为理解其提供了启示,他通过梳理早期浪漫派的反思、批评、艺术作品、绝对物等一系列核心概念组成的意义网络,提出“反思媒介”来把握浪漫派设想的世界框架,并建构出浪漫派艺术理论中深藏的意图——理念。艺术批评的最高目标是向具有绝对性的艺术理念无限趋近,本雅明将理念这一最高目标用具有经验直接性的喻体形象炫目效应或“冷静的光”来称呼。早期浪漫派艺术批评概念中蕴含的思考符码(Denkfigur)为本雅明自身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灵感和资源。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是释读马克思思想历程的一条主线。19世纪30年代起,随着社会问题的加剧,黑格尔国家观走向坍塌,共产主义的德国化成为青年黑格尔派学者的时下问题与当务之急。赫斯率先以“行动的哲学”与对自由的解读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前提改造,立足类本质的现实构建与宗教政治的二元批判展开了德国共产主义的思想论域,并以精神的实践与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共产主义的未来道路。尽管赫斯以共产主义的文化构建启发了马克思,但他对共产主义的激进看法却引起了马克思的清算。马克思将共产主义植入现实的劳动关系中,对共产主义观念中蕴含的先验主义目的论进行了批判,从四个方面指证了赫斯激进主义的局限,指明了共产主义的未来趋势与现实可能,完成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笔记中将浪漫反讽看做是内在的形式的反讽,并在浪漫主义的直接影响下不自觉地走上了反讽哲学之路。克尔凯郭尔在以苏格拉底为主线对反讽进行概念化的分析中,将苏格拉底的古典反讽与浪漫派的浪漫反讽理解为伴随主观意识强化而产生的主观性规定。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主观意识强化新的因次,必然酝酿着一种更为全善的反讽新形式。正是在对浪漫反讽形式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立足于实践领域,将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目标,并且使主体得以获取积极的自由,从而实现了对浪漫反讽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柯尔施重申了马克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并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念哲学,而是从经济、哲学与历史的统一中,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的批判,通过革命的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虽然柯尔施没有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具体性的解释,但他提出的一些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9,(11):94-100
18世纪中后期,英国掀起哥特复兴运动。这一时期,正好是浪漫主义的形成期,浪漫派作家对哥特艺术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派的开山宣言,有不少对哥特艺术的论述。在这篇宣言中,华兹华斯批判哥特作品没有价值,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但是,在写作实践中,华兹华斯没有和哥特艺术彻底一刀两断。一方面,他净化哥特文学中的"恶"性,用以表现自己的诗学理论;另一方面,他把哥特绘画转变为浪漫主义诗歌,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是世界近代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巨大功绩在于结束了思辩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近百年的统治,“直接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他的无神论和唯物论思想,引起当时的德国思想理论界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费尔巴哈哲学的推动下转向唯物主义,最后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5,(8)
新神话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一个重要美学向度。浪漫派先哲试图创造出一个新神话,在理性与信仰、知性和诗性、逻辑和想象、理想和现实等之间做一个协调,作为现代危机的克服之途。浪漫派的新神话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诗,将来之神是新神话的诗意目标。浪漫派的新神话观有着重要的哲学背景和历史传统,通过对其产生的时代语境、理论内涵、哲学背景和历史传统、贡献和局限的考察对之做一系统审视,试图明晰德国早期浪漫派的这一思想向度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19世纪40年代,就理论贡献和时代影响而言,赫斯应该是除马克思、恩格斯以外的一位最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共同体思想是赫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人类未来社会应是一个自由、和谐有机的共同体。赫斯的人类共同体思想深受德国哲学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马克思的发展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是在批判地吸收了赫斯共同体思想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实现了超越与深化,进而达到对现实的客观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土壤中孕育而成.其语言之诗性,不仅仅意在语言上的诗情画意,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张扬,使人正确地思考世界,即诗意地思考世界,从而释放囚禁于物质中的精神.这也是德国浪漫主义反讽之力,表明青年马克思将浪漫主义对生命之真的执著追求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将其建立于现实的批判,并以这种执著重构现实的社会理想;而论文对自由的崇尚显然又有着德国浪漫主义“自我意识”的意味.通过对伊壁鸠鲁之原子偏斜对必然的突破的阐释,马克思创造出了德意志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所需要的理论前提,明确表达了现代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雄伟之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其思想除了有发展和深化之外,还有一些贯穿始终的思想基因,我们应当探寻这些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思想基因。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是对青年时代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因素。这个观点不同于传统上黑格尔影响主导或者费尔巴哈影响主导的主流观点,并且认为应当到马克思中学时期的文本中寻找这些思想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