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爵勋 《南方论刊》2011,(10):12-13
伟大的中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革命高潮,是一次重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帝制转入民主共和的历史转折点。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伟大的历史功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影响非常深远。岁月悠悠,辛亥革命至今已经历一百年。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大好形势,回顾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经过,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一次历史性巨变,对其后百年中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中国近代化道路艰难探索的历程也是中国宪政曲折发展的历程,辛亥革命之于中国宪政建设具有重大实践和理论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影响深刻,表现在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转型和对中国法律向近代化转型发挥的重要作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于国家统一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共两党应继承中山精神,共谋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制度主义论域中,在旧制度因环境变迁和危机恶化而发生断裂或崩溃的"关键节点"时期,掌控创制主导权、决定政制走向的往往是政治博弈场域中的强势行动集团。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政制变迁史上打破了王朝循环的路径锁定状态,把中国政制强行拉出了帝制轨道,引入宪政共和的探索之路。但是辛亥革命未能有效地确立民主共和、完成现代宪制的路径塑造。究其原因,就在于以同盟会为主体的政制创新行动集团属于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弱势行动集团,其行动资源的匮乏、组织结构的溃散、意识形态的虚弱,决定了其无法在专制文化积淀深厚的近代中国成功地创建现代宪制、巩固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4.
试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民主共和政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自身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不得不将权力转交给在政治上更加保守和更倾向于传统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民主共和政治遭到失败,国家政治走向分裂.此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政治建构开始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是辛亥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尤其在教育界涌现出"伸国权,保商利"、"立宪请愿"的热血青年,造就了宣传辛亥革命、发动武装起义的民主革命志士。他们当中以张相文、白雅雨、李大钊等人为代表,表现了中国知识阶层为建立民主共和上下奔走的民主热情,和不怕流血的牺牲精神。挖掘整理他们在天津的革命活动,丰富北方地区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展现教育界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清末旧官僚、袁世凯的政治心腹唐绍仪在辛亥革命民主潮流的荡涤下转变为民主共和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并与袁世凯决裂的过程,肯定了他在辛亥南北和谈、促成共和、创建民国中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他拥袁的调和立场给辛亥革命造成的消极影响。认为唐绍仪在这时期政治上的成败得失与辛亥革命历史、民国命运息息相关,通过对他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在《略论共和革命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提出:“辛亥革命的根本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就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来说,是一次实践‘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共和革命’”,“我们完全应该在中国近代史上为‘共和革命’立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基于同样理由,我认为,作为辛亥革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和表现的清末革命思潮,可以称之为共和革  相似文献   

8.
晚清清廷陷入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新政改革无法扩大政治参与,最终引发革命。辛亥革命的复杂面相在于民主与封建彼此纠缠。辛亥之后,中国不是以制度安排,而是通过权力攫取试图重建秩序的统一。宪政之下,政治是一门我活你也活的妥协艺术,但在权力为中心的乱局中,政治却变成你死我活的生死之争。近代中国政治的根本症结在于只有政治权力的角逐,而始终缺乏政治的权威,缺乏超越于意识形态和派系利益之上的制度性法理和公认的政治价值。辛亥革命创建了新的政治共同体,却没有同时创建共和政体赖以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宪政。革命接踵而至,每次统一的结果,建立的都是独断权力的中央威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宪政和法治始终缺乏。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勉力追随世界民主政治潮流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为后世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政治经验.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主流的接轨,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历史依据;新兴社会力量多方面、多层次的利益诉求,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内在动力;人民大众广泛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是辛亥革命成功的社会条件;和平手段与武装斗争相结合,是辛亥革命推进的基本方式;政治博弈,谈判妥协,打破僵局是辛亥革命的完成手段;历史合力中政治强势集团的行动,决定了辛亥革命结局的具体面相.  相似文献   

10.
陈力  张永江 《兰州学刊》2006,1(10):43-46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政治革命,也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从社会思想文化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的否定。辛亥革命为在中国实现彻底的民主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相似文献   

11.
1949年以来大陆官方对辛亥革命的高规格纪念,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既是出于现实政治需要,也是延续纪念传统,弘扬辛亥志士的精神,表明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及传承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需要。通过辛亥革命的国家纪念,诠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表达、宣传了政府及各党派的主张,弘扬了辛亥革命的精神,构筑了两岸交流的平台,保存和传播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2.
朱荫贵 《学术月刊》2012,(7):148-155
中国长期存在商品和市场,但快速发展演变成市场经济,却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已经基本成型。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是政治上的突变。但从其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来看,例如推动近代中国经济法律法规建立并形成体系,推动机器制造业迅速成长,推动铁路轮船为首的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和电讯邮政等的发展以及以银行、保险、交易所等新式金融结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看,辛亥革命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辛亥革命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也为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大门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代《泰晤士报》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在辛亥革命期间,《泰晤士报》相关报道的舆论导向经历了由中立到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转变。《泰晤士报》以西方经验和价值观审视辛亥革命,其相关新闻文本带有显著的政治倾向性、选择性和主观色彩。《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对革命进程本身以及此间英国对华政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玲  罗锋 《学术探索》2011,(4):89-93
从辛亥“重九起义”到反袁护国战争,二者把云南从一个中国政治地理的边缘省份推向了历史前沿,引领时代风骚。这至少从地缘政治上来看是与云南在当时国内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这与云南自中法战争后特殊的社会变化,以及云南在应对这些变化时所形成的辛亥革命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宜昌商会与辛亥革命在宜昌的“有序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萍 《兰州学刊》2009,(1):67-70
在辛亥革命高潮时期曾给予了宜昌光复革命以极大支持的宜昌商会,在辛亥革命走向低潮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反对革命,进而通过其社团组织力量及潜在的社会影响力,促使宜昌商人有序脱离革命队伍,辅助袁世凯政权权威在宜昌地方有序链接,赞助宜昌军政当局有序防范“二次革命”。在这一过程中,袁世凯政权统治权威平稳有序地植入了宜昌地方社会,辛亥宜昌光复革命也平稳有序地步入了通向失败的轨道。在民初政治变局中,宜昌商会政治向背变化的轨迹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效能,透露出宜昌商人时社会稳定与工商实业发展的渴望及对“强有力”政府的需求,也反映出宜昌商会作为“民间权势集团”对政治集团行政权威在地方社会建立和存续的一定约束、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章士钊的小说《双枰记》,再现了20世纪初期知识青年强烈的民族爱国意识,对美好情爱、婚姻自由等真实人生的叩问和追寻,同时也展现了章士钊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观念上的思想转变,由早期的激进到辛亥革命之后趋于平和的理性思考。从小说中可寻觅出作家因“亲历耳闻”而导致的文学观念逐渐更新的端倪,进而洞察出时代的感召,新与旧的冲突、争斗,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不断流动、进化的趋势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没有明确阐述自己辛亥革命前的政治倾向,但《岁晚寄友》为此提供了线索.《岁晚寄友》的写作时间,学界基本持辛亥革命后和1909年冬两种说法,考察李大钊《岁晚寄友》中的关键词及其他几首早期诗歌,《岁晚寄友》作于1908年底至1909年初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的统治名为民主共和政府,实为军阀势力之下的专制政府。新政权下军阀将获取利益奉为圭臬,向旧势力的妥协为复辟活动提供可能性;建立在封建统治基础之上的礼仪和心态,成为复辟派活动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9.
论民国时期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妥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出现的政治妥协是当时政治发展环境的产物。妥协合作可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有时却是最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政治决不只是一门“斗争哲学”,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妥协不能等同于投降,也不能简单地视为是软弱或投降的表现。民国时期的妥协合作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的政治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民国时期影响颇大的三次政治妥协分别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与立宪派及北洋军阀之间,国民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和抗战时期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