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策应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展开,就这一研究从四个不同视角如概念涵义、背景视野、知行价值和方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要阐释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层递性内涵,要植入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应有独到的知识理论意义和行为实践价值,要立足于新现象新事物提炼新方法新路径等。  相似文献   

2.
楚霖 《云梦学刊》2010,31(4):131-134
提高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呼声随着大众传媒日益深广的影响而显得越来越迫切。调查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对媒介资源的运用趋向理性,但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和批判能力的欠缺,反映了其媒介素养不够。同时,理工科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动参与性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3.
校园媒体作为高校主流媒体,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并就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左平良 《云梦学刊》2008,29(1):119-121,160
地方理工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强、专业图书资料有限、人文氛围不浓、办学积淀不够、特色缺乏等问题.为此,办学者应充实法学专业师资与图书资料,以改善法学专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应整合资源,以优化法学专业教育环境;应打造办学特色,以提升法学专业教育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现状、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当前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整体教育水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力求通过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校园媒体辅助作用、加强媒介素质理论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高校思政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然而在现状的研究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且不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行为素养也不够积极,因此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参差不齐.基于此,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结合,使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去,形成协同效应.以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局面,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的了解远远不够,不能很好地使用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大学生媒体选择和媒介信息判断能力也十分缺乏;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媒体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和引导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学智 《兰州学刊》2005,(5):335-337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超前现状和我国日益增长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需求,充分说明我国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然性,无疑加快搞好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文章在深入分析网络传播下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包括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对网络信息的解读和评估能力、创造和传播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媒介信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提出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注重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密结合三方面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微博、微信、抖音、钉钉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微时代"的来临."微时代"衍生的媒介平台关系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微时代"的到来也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审视与优化入手,面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梳理了民族高校在网络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度不够、迎接"微时代"发挥教育优势的主动性不够、利用"微平台"挖掘道德教育资源的创新力不够等问题,进而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法治力量等对策优化民族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社会,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态亦会对媒介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制约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必须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主题,并积极参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事实上,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诸多方面是契合的。由此,使得两者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实践中,须进一步优化媒介环境,探索并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不易记忆、传播路径较单一以及知行分裂等难题。这些难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炼、对大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部分官员道德榜样力量式微等原因紧密相关。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借用文化多元化推行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是:以更加凝炼的语言增强其亲和力;以双向互动的传播路径及唤醒式教育推进大众的主动认同;以内在修养与外在监管的方式提升德育工作者素养,重塑大众对道德榜样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8,(4):184-190
随着各种媒体深度嵌入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基于媒介素养教育发端并成熟于西方,本文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通过梳理概括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四种范式,提炼媒介素养教育的三种基本内涵,以期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一  罗理章 《学术探索》2012,(12):157-159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对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高校可以从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提升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建立健全新媒体的工作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大学生现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教育原则、价值观和发展观角度做好大学生现代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提高媒介素养的同时,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众媒介对于受众来说,意味着知识、信息、主流文化甚至是权力,因此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同样应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能力.本文以西藏和陕西两地五所高校开展的实证调查为例,从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和媒介解读方面通过比较研究,测量和评估藏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分析论证媒介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地区的藏族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面临对就业指导教育的认识不充分、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从事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人员配备不合理、就业指导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等困境,完善新时代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必须清晰界定就业指导教育的概念,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制,合理配备师资,建立就业指导教育导师库,重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给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借助"两微一端一会议"应用媒介体系,搭建了由知识层、数据层、功能层、应用层四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平台,构建了"互联网+动态学习"的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智慧党建"视域中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路径,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政治素养,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理论和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铸牢法治思维,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就如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路径探析,提出了时效教育、立体教育、榜样教育和实践教育四种路径,以期更好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介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容易在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教育学生理性地认识媒体并有效地利用媒体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应当成为青年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有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