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于艳芳 《齐鲁学刊》2007,(6):138-140
应用伦理学是相对于传统伦理学而言的。作为伦理学的当代形态,应用伦理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广泛性和跨学科性。伴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伦理学家里查德@T@德@乔治坚持道德原理多元论的立场,提出了作为理性分析工具的"经济伦理学"观念,其合理之处在于肯定道德生活中的民主和自由,注重伦理学的实际应用;其缺陷在于不利于从比较强的规范定向的意义上组织社会的道德生活,为社会成员提供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从而,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就确立一种比较合理的伦理学观念而言,我们既要看到伦理学的"方法"和"工具"性质的突出,反对权威主义和独断论;同时又要强调伦理学的世界观理论性质,反对伦理相对主义和激进的道德多元论,把坚持本民族的道德定向和对其他文明的道德的尊重和宽容结合起来,把各社会成员的道德差异和整个社会的共同道德和理想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杨通进 《河北学刊》2005,25(1):95-98
针对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杨通进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异同.他提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传统的伦理学原理和原则的简单应用,它虽然要借助道德哲学和描述伦理学的相关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它不能代替道德哲学和职业伦理学,而只能是一种新伦理学.韩立新则通过对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的本质与价值倾向的比较,指出用自由主义来概括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局限性,认为这样概括将不可避免地把环境伦理学排除出去,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肖巍则探讨了目前处于学术前沿的流行病问题,她从伦理道德角度考察了流行病的产生与持续、预防与消除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责任,对全社会在面临流行病危机时所应采取的人伦关系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4.
韩立新 《河北学刊》2005,25(1):98-102
针对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杨通进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异同.他提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传统的伦理学原理和原则的简单应用,它虽然要借助道德哲学和描述伦理学的相关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它不能代替道德哲学和职业伦理学,而只能是一种新伦理学.韩立新则通过对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的本质与价值倾向的比较,指出用自由主义来概括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局限性,认为这样概括将不可避免地把环境伦理学排除出去,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肖巍则探讨了目前处于学术前沿的流行病问题,她从伦理道德角度考察了流行病的产生与持续、预防与消除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责任,对全社会在面临流行病危机时所应采取的人伦关系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杨通进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异同。他提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传统的伦理学原理和原则的简单应用,它虽然要借助道德哲学和描述伦理学的相关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它不能代替道德哲学和职业伦理学,而只能是一种新伦理学。韩立新则通过对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的本质与价值倾向的比较,指出用自由主义来概括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局限性,认为这样概括将不可避免地把环境伦理学排除出去,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肖巍则探讨了目前处于学术前沿的流行病问题,她从伦理道德角度考察了流行病的产生与持续、预防与消除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责任,对全社会在面临流行病危机时所应采取的人伦关系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应春  史军 《理论界》2006,(8):162-163
本文从应用伦理学的出发点、理论伦理与应用伦理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试图通过澄清理论伦理与应用伦理的关系,从而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找到方法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什么"和"怎样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化什么"的问题上要提出具体化的内容设计,按照"要精要管用"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文本选择工作,做到明确标准,有所选择,突出重点,列出"菜单";在"怎样化"的问题上要转变思维方式,变以往的"灌输"为"传播",大胆借鉴文学传播、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等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专题讨论)关于流行病的道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巍 《河北学刊》2005,25(1):102-105
针对什么是应用伦理学,杨通进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异同.他提出,应用伦理学并不是传统的伦理学原理和原则的简单应用,它虽然要借助道德哲学和描述伦理学的相关成果与研究方法,但它不能代替道德哲学和职业伦理学,而只能是一种新伦理学.韩立新则通过对生命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的本质与价值倾向的比较,指出用自由主义来概括应用伦理学本质的局限性,认为这样概括将不可避免地把环境伦理学排除出去,因为环境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反,它挑战的是自由主义.肖巍则探讨了目前处于学术前沿的流行病问题,她从伦理道德角度考察了流行病的产生与持续、预防与消除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责任,对全社会在面临流行病危机时所应采取的人伦关系以及基本原则进行了道德分析.  相似文献   

9.
应用伦理学兴起的内在原由是:传统伦理学的发展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变革和新兴技术渐次拓展的要求,应用性的技术学科需要与自身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的伦理尺度和道德支持,这本身就足以表明应用伦理学的开创性意义。但在另一个向度上,应用伦理学的盲目细分又加剧了应用伦理学自身与统一性、完整性、“公度性”的分离,伦理尺度在应用性的泛滥中又有被自身异化和消解的可能性。所以必须在应用伦理学和伦理学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和紧密的衔接,在应用伦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之间寻求共同的使命:无论科学和技术如何发展,总要把人还原为道德的人,把应用科学还原为具有统一的伦理尺度的“人学”。  相似文献   

10.
"否定"何以成为"本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炫 《河北学刊》2004,24(2):14-19
"本体性否定"是作为区别西方各种本体论和中国本根论提出的.其历史依据在于,人对自然性生存的"不满足于"冲动的产生;其现实依据在于,当代人既重个人利益又觉得利益无法安放心灵的综合感受;其理论依据在于,迄今为止所有的自然本体论都是一种人为的本体论,但因"人为"这一概念无法区别人的模仿与创造、沉沦与澄明,因而最后也就不能区别人与动物的根表特性.所以,"本体性否定"以"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展开自己的"什么人为"之思.通过"本体性否定",人并不优于动物,而是不同于动物.  相似文献   

11.
黄凯锋 《社会科学》2007,(3):127-130
一、无“原理”可以“应用”的伦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端于美国的应用伦理学作为新兴实践哲学获得较快发展。也因此,在我国学者的印象中,特别是许多研究者的心目中,总是倾向于把美  相似文献   

12.
探寻从行为“实然”到道德“应然”的中介 ,是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使命。“适然”是连接“实然”的世俗性和“应然”的超越性的桥梁。“适然”是从“应然”到道德“实然”的可操作性体系。它包括转化系统、接收系统、决策系统、评估系统等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方面。因此 ,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有两条可供选择的思路 :伦理学的应用和应用伦理学。前者的弊端分析表明 ,后者才是优化的选择。加强后者的研究 ,是当代中国伦理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大同"与"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伦理学击溃了生命的"大同"梦想,它要面对生命之"大异"的现实.生命伦理问题自古就有,但它受制于形而上学的大同梦想,唯有在其幻灭处,生命伦理学以生命之差异进入自身的问题论域.人之为被抛在世的生命存在,总已经被抛入"大异其趣"的生存境遇中.着眼于此"异化"的生命现象问题,生命伦理学得以诞生,它是在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终结处展开的一种无体系的伦理学.生命伦理学遵循伦理思维,是一种"存异"的思维类型,它已经展现为某种纲领性的步骤,呈现出从"大异"着手向"大同"的某种邻近.生命伦理学有其最高追求,它从差异切入,进入生命之大同与大异的辩证视域.生命之"大同"隐匿在生命之"大异"的历史处境之中.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在一个呼唤"思想"的时代,生命伦理学必须制订更高的纲领以担负起思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个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的时代,应用伦理学的任务与其说是追求道德真理,不如说是寻找道德共识,也即通过理性的论证来赢得大多数人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有关伦理冲突的解答方案。因此,应用伦理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具有不同价值诉求的各种论证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并为对它们的应用做出论证。通过对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德性论、责任伦理、形式化的道德法则等各种论证方式的分析,文章认为,任何单一的伦理学理论都难以在应用伦理学的平台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人权原则则是各种伦理学理论共同的道德视点,它构成了应用伦理学进行道德论证的惟一基点。应用伦理学的论证过程,就是以这一共同的道德视点为根基,以多数决原则为辅助,以纠错机制为补充,为道德冲突寻求解答方案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德国应用伦理学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伦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产生于美国而后流传到欧洲的一个新兴的实践哲学学科。所以,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特别是在我国许多研究者的心目中,总是把美国的应用伦理学作为范本,以至于不太承认英美之外的其它风格的“应用伦理学”,在我国现今出版的《应用伦理学》教材中,一般都是按英美风格来定义“应用伦理学”的概念,这实际上造成了对应用伦理学的片面理解。而实际上,就是在英美,他们也从来不把自己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当作唯一的范例,相反他们是承认应用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多样发展态势的。对于这一点,吴新文博士合理地指出过:在…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伦理学是时代和社会诉求的产物。其在研究主题、出发点、探究方式、落实方式上与传统的伦理学有区别。关于“达成共识”与“反思共识”、“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是应用伦理学争论的焦点。应用伦理学应当坚持理论建设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程序中立与价值导向的统一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与对人类整体的终极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伦理学著作中,有不少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优秀佳作,但对于社会主义阶段道德原则之具体承担者与体现者的应用伦理学的主体问题涉及较少。而此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就难以产生实际的作用,其教育工作也难免泛泛化而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从理论上阐述社会应用道德主体的变化特点,确立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道德主体。无论从伦理学自身的发展,抑或是促进经济、社会的的进步而言,皆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略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是近代中国佛学思潮的前身,作为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特色.根据梁启超的思想变化,本文把他的佛学思想分为启蒙、佛理与经世思想冲突、以佛学为国教的尝试、作为学术与人生的佛教四个阶段.从佛学与经世、佛学与政治、佛学与学术、佛学与西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应用佛学"几个基本的向度.最后把他的"应用佛学"放到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与其它的佛学思想做比照之后,肯定了"应用佛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的实践哲学都是针对多元善的伦理事实的某种反思,但两者的理论诉求不同。考虑到人类行动者善观念的多元性和相对性,亚里士多德追问的是:"属人的、就其自身而言的善是什么",他由此走上了伦理学道路;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政治学探究以伦理学为基础。霍布斯关注的是这一事实的实践后果,即人际冲突;由此,他提出的问题是:"应该怎样解决冲突",霍布斯也就绕过伦理学,直接走上了政治学的道路。也就是说,相较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范式,霍布斯的政治学悬搁了伦理学基础。这一新的政治学方法不是中立的,它蕴涵了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念。霍布斯创立这一新方法的更深层原因或许是其"目的论的宇宙论"观念的瓦解。  相似文献   

20.
口语中的“X什么”与“X什么X”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类表禁止或否定义的"X什么"和"X什么X"句式.按照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其进行考察可知,在句法平面上,这两种句式对进入其中的成分"X"有不同的限制;在语义平面上,两者的"禁止或否定"意义不是其内部成分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整体的句式意义;在语用平面上,两者在语气强度和语用价值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与两者的历时演化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