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也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学术主旨.开创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是"解读"而非"解构".回到马克思,建构中国马克思学,必须对意识形态问题与科学问题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建构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体系,实现马克思"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借鉴西方马克思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过程一事件分析"是由国内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带有准方法论色彩的研究策略.本文通过回顾"过程一事件分析"的缘起、内容、实质,评述其新近取得的成果.力图向读者展示"过程-事件分析"发展演变的整体状况、目前学术研究中研究运用中的不足以及研究策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唐代小说中拥有大量诗歌,这一现象得到古今学者的关注.当代学者或在著作中辟出专门章节、或在行文中涉及、或撰成专题论文予以阐析,取得了若干很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全面了解相关研究状况,对于深化"诗与唐人小说"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中道观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学者如朱熹、王夫之等已经注意到张载的中道观.在张载的中道观中,"太虚即气""德合阴阳"说是本体论基础,"参和"说是核心内容,中道修养则要求"两端并进"以"尽性成性","德性所知"是中道认识的核心.在天人合一、体用合一、知行合一等方面,张载中道观均可给后人以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5.
僧肇是一位杰出的佛学思想家.他把印度龙树"非有非无"、"体用一如"的大乘空宗理论介绍给了中国.僧肇娴熟地运用"不落两边"、"有无双遣"的中观方法研究佛学,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格义之学"及其"有无相生"、"得意忘言"方法论,不仅使我国学者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世界,而且为我国哲学方法论宝库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6.
笛卡儿是以正确运用理性的哲学方法论的鉴定为前提来开始哲学探索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就是严格按照这一方法论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奠定了笛卡儿从思维中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确定知识的基础,是笛卡儿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在哲学史上引发了众多的争议,这些争议表明哲学问题的解答决定于哲学的方法论.对于相同的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会导致极不相同的哲学答案.所以哲学的批判和创新首先是哲学方法论的批判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问题"特指在西方学者眼里用他们的一套理论无法解释中国"混沌"但却成功的经济发展事实."中国问题"是一个当代性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问题,涉及到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表面是公平与效率问题,深层不仅有分配问题,更有本土方法论等问题.通过对因"中国问题"所引起的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进行语言学的初步反思,利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中国现代转向的历史路向,重新建构了一个对"中国问题"的解释框架,最后可以把问题的解决定位在政治经济学方向.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创新的杰出成果,有其科学的创新方法论,主要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思考党的建设;着眼于根本问题的理论思考;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代表"标准的辩证统一;通过科学的概括和综合实现理论创新.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方法论,对于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把全党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崇科 《东南学术》2004,(2):162-163
周宁教授提出的"文学中华"概念颇有"旧瓶装新酒"式的新意,某种程度上也兼具了理想主义色彩.从1980年代以来,变迁着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概念已被赋予了许多歧义丛生的内涵.往往在中国大陆以前的类似论述中,现代中国文学往往在此概念中吊诡的缺席,因此也难免所谓"海外"作家及学者顿生一种被区别对待的收编感.对应的是,中国大陆以外的许多类似口号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暗含了对中心,或至少是多元中心的迷恋,又有一种取而代之的类似吊诡.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的雏形与先导,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重大问题的创造性思考与解答.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世界观学说,又是一种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分析解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方法论学说.文章主要从方法论维度,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方法论分析.这种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专门性研究,对于学习运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方法论、理解把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真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唐宋之际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历史学者和域外中国史学者的认识有两条不尽相同的主线索.一是自南宋以来迄20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一是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衍化成为"唐宋变革"论.这两条线索在21世纪之前呈现各自发展的态势.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和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从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美国学术界对日本"唐宋变革"论的修正大致也可作如是观.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与中国历史的实际发展道路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中国学术界对唐宋变革尽管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范式,但中国学者从自身所处时代反省唐宋变革而塑造的"近世"形象的思考方式,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电视即符号——西方"电视镜像"符号批判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社会的媒介文化批评中,符号学和意识形态理论被西方学者运用到了电视媒介和电视文化的评析和批判之中,并在电视批评学中形成了西方特有的电视符号批判理论。符号学本身是对媒介及其文化进行研究和批评的一种方法论,本文以"电视即符号"为题,着重探讨西方学者是如何在符号学视域下对电视文化和电视媒介本身展开意识形态批判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方法论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在魏晋玄学研究领域,冯友兰先生通过对郭象玄学的研究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论进路,汤用彤先生通过对王弼玄学的研究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方法论进路。从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两位学者的学术旨趣分析,这两种方法论进路正好相互补充,构成魏晋玄学乃至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4.
提起"思维经济原则",一般人都会想到它是与"原则同格说"等命题一样,是典型的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命题.殊不知,"思维经济原则"有着重要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对当代自然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倾向有极大的影响".[1]本文将对这一命题的科学方法论意义作一尝试性的评析,以求对这一命题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关于多元学科视野与多元视野.顾名思义,"多元学科视野"强调的是以多样化、多品种的学科为工具来研究中国社会史;而"多元视野"则不刻意高扬"学科"大旗,更看重"视野"本身的多元、多样和多层.后者简单明快,脚踏实地,易操作,少歧异.而若过多强调独立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其前景可能就不大妙.以我之陋见,至少会碰到一串令人生畏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与评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其发展推动了经济哲学的建立与成熟。目前西方学者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成果丰富,却未受到国内学者的足够重视,缺乏全面、系统介绍。本文对西方学界中的主要经济学方法论进行了解读,重点集中于当代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方法论"可以理解为经济学所运用的科学哲学.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作为20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思想,给予了经济学界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一理论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而对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中的规律有更清晰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历史语境"与"影响研究"的方法论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宏宝 《江汉论坛》2004,(7):118-121
作为"比较研究"的"影响研究"诞生于"轴心时代"结束之后的"跨文化历史语境",这个语境对"影响研究"具有方法论的话语规定性.因此,摆脱"轴心话语",将"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置于"跨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不仅是提升国内"比较研究"方法论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领会19世纪以后中国文化深陷其中的世界经验的主要路径.当我们把"影响研究"置于"跨文化历史语境"的时候,就会发现,"影响"是一种经典的阐释学现象.阐释学、知识考古学乃是"影响研究"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表法"固然可以作为归纳法的一种比较完善的形式而成为一种方法论,然而"四假相"说却不能完全归之于方法论."四假相"说正展示了培根本人哲学思维最深刘的一面,完全归于方法论未免有简单化的倾向.本文正代表着这样一种努力,即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出发来展示一个理解培根哲学,主要是他的"四假相"说的新的纬度.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角度,通过"四假相"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崭新的解释学意义上的"培根",尽管可能仅仅是在传统解释学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20.
郑秋月 《北方论丛》2012,(1):129-132
在多元宗教参与日渐成为世界学术舞台上的热门话题之时,美国波士顿儒家学者白诗朗希望,过程神学能够在儒家与基督教相互理解如对话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他重视怀特海的基本原则。白诗朗也认为,哈特桑恩独具特质的"双向超越性"理论是儒者和基督徒彼此理解和询问有关神圣实在和有限众生世界关系的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