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关于太极、道、神、天等概念的分析得出其皆须在阴阳二气层面上来说,即都指阴阳健顺之德,由此指出船山气化思想其关注点并非是在于揭示万物如何产生这样一宇宙论意义上的问题,而是在于解释万事万物之"各循其道"之根据问题,此根据即是阴阳健顺之德.  相似文献   

2.
太阳崇拜与伏羲氏作八卦束有春伏羲氏制作八卦,最早源于《周易》一书的记载。《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放天,俯则观法放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放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长期以来,人们...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开头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一语中的“三”,注家历来解说不一。杨上善注曰:“谓阴阳和气也”;大田晴轩则说:“三为阴阳交通之和也”。笔者认为,老子这里讲的“三”,既非指“阴阳和气”亦非“阴阳交通之和”,而是指“天、地、人”。早在老子以前,中国就有用“三”喻指“天、地、人”之说。《易·系辞》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术界就《周易》逻辑思维方法展开了研讨和论争,类推与演绎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笔者认为,《周易》主要运用的方法是类推而非演绎。 1·1《周易》以类比类制作八卦 卦画是《周易》的核心内容,而《周易》卦画系统以八卦为基础,八卦相重生成六十四卦,所以,弄清八卦制作方法是研究《周易》逻辑思维方法的前提、基础。 《易传》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儒学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这两种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既有内在关联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儒学和中医学皆从整体的角度,把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作全面考察。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他的生化运动与天地宇宙密切相联,天、地、人共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天、地、人的生化运动皆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儒学与中医学中,“天人合一”具有不同的理论取向。儒学中的“天人合一”,是以“人道”合“天道”。所谓“天道”有自然之天道、鬼神之天道和仁德之天道三意。自然之天道如“四时行  相似文献   

6.
胡宏的“性”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性无定体,性体即遗体即天命,性体是形而在上的,流行发见于天地万物,性体是天地万物存有与活动的最终根据;第二重含义:物有定性,万物各正其性,万物皆成于性。物之性表现为性形、性能、性理。人之性表现为生理之性、心理之性、义理之性。无论是无定体之性还是有定性之性.善恶皆不足以言之。  相似文献   

7.
一繁简问题汉字的草体有两种性质:一是简,一是连。刘熙载《艺概》谓“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这话很对。详与静,是正体的条件;简与动,则是草体的特征。可惜他没有在篆分二体之中认识到同样也有正草的分别,所以虽认识到正草二体的性质,但不能进一步就明字体演变的关键。不过,草体的两种性质,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不一定同时具备。一般人一提到草书,就联想到字形的纠连之体,甚至以狂草为草书的标准。其实,  相似文献   

8.
《周易》所涵纳的睿智一直为易学者们所称颂。对《周易》的智慧作任何简单的判断和定论都是浅薄的。《周易》的结构、称号、体系、运演和思想都符合对称性原理,或者说《周易》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对称系统和均衡系统。 一、《周易》的均衡性、对称性思想源於远古时代的自然观。 在洪荒时代,人们迷惑於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白天黑夜往返不息,男人女人不同的生理机能…。生命的本能促使人类做这样的思考,好象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具有相互对立的正反两面性。於是,先用奇异、迷惘的眼光“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观天法地之后,为了揭示自然界的法则,沟通人与自然抑或神明的对话,达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目的而作八卦。生存意识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与自然存在不可分割联系的认识,把自然界的一切存在和运动复归到最基本、最神秘的天地,并抽象为“阴阳”对称而又均衡统一的两极世界,认为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运动是阴阳二气,用符号阳爻——和阴爻一一表示,阴阳消长产生了世间万物。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自然界或宇宙即太极,太极产生之前称为无极,即宇宙产生之前处于混沌状态。这一观点与现代宇宙爆炸说提出的宇宙起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早期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不同元素组成."阴阳和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才得以化生万物.<易经>之"和",是中国"和"文化的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代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隔八生律法常被学者用来诠释京房八卦六爻纳支。但是,该法既不能完全说明纳支的终始点,也与纳支的阴阳顺逆之序相异。隔八生律是借十二地支来表律吕的质差,京房八卦六爻纳支却是假支而用五行。隔八生律法似难以真正揭示京氏干支易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定文化模式的特征,有助于认识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的转化。一、传统的思维方法1.取象法早在文化初萌期,古人面对浩渺的宇宙、神奇的自然和生命实体,开始用“观物取象”法建立思维的抽象符号。《易·系辞》中说: 古者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相似文献   

12.
作为哲学命题的“一分为二”,从字面上看,在我国最早是由北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大师邵雍提出的。 他在《观物外篇》中阐述其宇宙生成说时,写道:“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这是从神秘主义的象数学推衍出来的一种谶纬学变种。它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都  相似文献   

13.
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是由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融合而成的。西周以后,原始的阴阳与五行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阴阳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阴阳平衡、阴阳相克、阴阳转化三大理论的形成。从西周初年箕子对原始五行学说作了某些发展后,经过300多年,至西周末年,五行家又将五行与万物构成说相联系,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到了战国中期《管子》一书,有关学者始将二者作了初次的融合。董仲舒是西汉的大儒,同时也是当时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他承接《易传·系辞》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将阴阳观念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认为二者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东汉以后,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史上,又出现了与谶纬之说相融合的新的走向。两汉以后,阴阳五行学说又与占卜术、堪舆术相融合,其学术走向又呈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宋明道学的“道体”被认为是与“今所谓本体意同”的真正本体论。程颐始以“道体”来解释“子在川上曰”,并以“与道为体”论述“道体”,朱子认为其“体”字为“体质”义,而非体用之体,即非体用论意义上与“用”相对的“本体”义。与此相应,朱子认为《中庸》“体物不遗”的体物也不过是“物之体”的意思。王船山延续了程朱的道体论,亦强调“体”即形体义。然船山基于其气学立场,认为道体无非是道之体,强调“道体自流行于天下”这一宇宙论形态的道体流行观。对船山而言,道之体即阴阳,也就是阴阳为道之体,故道与阴阳(器)构成了世界的整体结构。然而道与器并非分属形上形下,亦非两种“异体”,相反,道器构成“交与为体”的一体关系。重要的是,在道器结构中,器为基体,道为属性,因而只可说“道者器之道”,却不能说器者“道之器”。这是由于世界的实在性唯在于“器”,故曰“天下惟器”。总之,船山哲学通过对宋明道学“道体”论的重新诠释,建构了“形形皆有”“体用胥有”的气实在论,而这一理论特质印证了张岱年所说的中国哲学本体论肯定“万有众象同属实在”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王小虎 《理论界》2014,(3):166-168
《吕氏春秋》并非杂家,而实是宗本于道家、兼采儒墨名法之善而已。故其虽未明确提出"元气"概念,但其"与元同气"之气思想却是直接继承于老子"道生一"之论,已然具备《鶡冠子》、《淮南子》所谓"元气论"的理论模型,其突出特点表现在"元气"本体论、"气化万物"的宇宙观及"气化自然"得修养论上。  相似文献   

16.
《周易》独有的《易》象符号系统的创立,一定程度上源自古人对于生命现象的根源性领会与理解。《易》象系统蕴含的"象"之思维方式,及其与奇偶筮数关联的基础阴阳爻画,均可溯源于古代的生命世界观,或曰"生生哲学"。阴阳爻画三叠排布为"小成"之八卦、八卦两两相重为六位之六十四卦的传世《周易》《易》象符号形态,可谓是基于"关联性思维"对于古代生生世界图景的最佳符号化表征方式,这也是汉代以后出现的种种拟《易》之作如《太玄》《潜虚》等始终无法超越原始《易》象符号系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具有极丰富的生态智慧。他的学说从人自身出发,以"体物"为核心,以"仁"、"德"为红线,归宿于"穷神知化,与天为一"的境界。其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是自然界价值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他的学说是一种实践学说和价值学说,其中"乾父坤母"、"民胞物与"、"天地之心"、"大其心以体万物"等,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万物,这对于今天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不自为大"。天然现象之"物"依"德"而展开其存在。天地的"不自生"即是天地保持着自身合理的存在状态,天地与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万物分为自然物和人,万物的普遍存在状态是"自化",人如何"自化"影响着万物的整体走向。器物是人造现象之"物",是被动的存在体,其"德"本自万物。辨析《老子》之"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理清层次、结构、关系、价值向度、侧重点、思想特色;其二,利于语词、文本的遴选和文意的理解;其三,进入"自"的向度。  相似文献   

19.
在《老子》书中,“德”是仅次于“道”的重要范畴。“德”的概念亦较复杂,它至少包含两层志思:一是指由“道”赋予事物的自然本性。五十一章曰:“道之生,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这里所谓“德畜之”的“德”,乃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内在根据。因此《管子·心术上》对“德”作了这样的解释:“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其所得以然也。”可贝,“德”乃是万物所得于“道”  相似文献   

20.
关志国 《船山学刊》2008,(2):107-109
道家黄老学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德是道表现在万物中的本性,道德是人们的行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黄老学进一步提出“道生法”的命题,认为法的制定必须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法应该以德为依据。法的作用也是保障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从而使人与万物归于道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