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利率功能与我国的现实反差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利率的作用是很大的.对经济的反映也很灵敏.同时,它对经济的制约关系也较强.利率调高,一方面是闲置货币和闲置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闲置资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由此产生的利益约束将迫使那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借款人减少借款,使有限的资金流到效益高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上去,社会资金(包括信贷资金)从而全社会的生产要素都会产生优化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2.
市场利率机制及其实现条件邓富根,方克定,黄丹宾一、问题的提出市场利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杠杆,是有效配置资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中,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冷热和资金运行松紧状况,多次调整了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对金融机...  相似文献   

3.
对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浅析李凤玲利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与否,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极大。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从79年以来,曾多次调整利率,这对于调节资金的供求,动员和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起着重...  相似文献   

4.
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法治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业协会具有民间性、自治性、中介性、行业利益代表性和非营利性等本质特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行业协会具有服务、代表、沟通协调和自律等功能。行业协会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它能全面地实现并保障经济主体的私权利,制约并保障公权力的良性运作,构筑社会经济秩序的自我调控机制。基于行业协会的正当社会角色及其本质属性,我们应当充分关注并张扬行业协会的功能及其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利率或利息作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市场、特别是其中的资金子市场建构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以及它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我们对利率或利息的内含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慎密的研究考察,这种研究考察的不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目前金融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和政策取向。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在于,我国资金市场上的利率决定和利率运动与马克思曾经做过经典分析的利率决定和利率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利率或利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开始就是在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特殊背景下,作为货币资本的一种存在状态进行研究的。因而,马克思考察利率或利息时有几个重要的经济前提和经济内含。第一,马克思就资本生产和资本运行提出的利息和利率关系,是一种资本内部的关系,是由资本存在形式引发的一种资本增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来看,主要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运行上的主导调节作用,来实现国家对利率的弹性管理。因而它不可能完全由市场自发决定,总带有一定成分的计划干预,这可以从西方自80年代以来实施的利率自由化浪潮中得到印证。所以,就其实质性内涵分析,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基本上是同义语,但却与利率放任不管决不是一回事。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利率市场化就是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决定,形成在社会资金供求中以基准利率为轴心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和能充分体现资金供求及稀缺程度的利率管理机制。它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在利率形成机制上,利率水平是由市场供求及资金稀缺程度决定;而不是传统体制下由政府人为地行政规定,压制利率的作用辐射力。②在利率体系上,利率结构依据经济活动中的风险程度、通货膨胀状况及经济性质等因素确定,形成一个多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弹性结构系统;而不是传统体制下的单一式的“一刀切”利率结构。③在利率的运行机制上,一方面赋予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使得保险成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这就决定了保险在推动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着力于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合理确定寿险预定利率的必要性近几年来,保险公司为了保户的利益,根据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储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客观实际,对计算人寿保险保费所用利率几次进行了适当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必定更灵活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杆杠去调节市场资金的投入量,视市场形势而不定期地降低或升高存、贷款指导利率。由此产生个人储蓄存款最高年复利,在某一阶段大大低于保险公司用以计算寿险保费所采用的费率,某一阶段又大大高于所采用的计算利率。  相似文献   

9.
梁波 《北方论丛》2004,46(5):92-95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作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特别是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利益结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转化功能,它的变化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它将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现存的政治结构的变化才能实现,所以,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的状态对政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发展正是在不断调节这些矛盾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空间视角"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其涵盖了整合、网络的概念,认为城市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利益团体和活动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视角认为房地产的发展领导着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政府干预和政治家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强调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在生产中新的移动、弹性安排及它们在居住空间更新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光芝  胡捷 《天府新论》2004,(Z1):41-42
作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对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债是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央行和财政部共同作用的债券市场在今年九月份出现了强烈震荡,充分暴露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协调上的问题国债市场缺乏流动性;国债利率未成为基准利率;发行策略单一,缺乏创新.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调整国债利率结构,实现利率市场化;国债发行要加大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导致户籍制度异化为社会利益分配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的转变,户籍制度的利益分配功能在改革开放前后具有不同的特点。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社会经济政策的整体调整为先导,以转换政府职能为切入点。而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考虑社会利益集团的利益刚性和利益博弈,走一条渐进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总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率在调节资金供求、引导资产投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调整利率水平、改革利率结构、实现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利率调整上已基本__IL改变了以往利率调整相对迟缓,调整幅度过大,对经济运行庆功过猛的作法,采取了“/J‘步走,不停步”的市场微调策略,便利率能更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投资数量及其使用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可能达到的规模和社会再生产的构成。社会资金的投入及其运动,都是社会再生产运动的初始阶段,从而也就必然地成为进行宏观经济价值平衡和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发端环节。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几次重大比例失调,几乎都是由于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经济增长高速度所引起的投资规模失控,以及资金使用上的偏向投入所造成的;而在事后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中,也总是首先从压缩投资规模、调整不合理的投资方向入手。这种带规律性的经济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社会资金投入及其运动在宏观经济协调、宏观经济控制中所处的  相似文献   

15.
农业银行是我国一家专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综合经济部门。它一方面负担着筹集农村资金,分配资金,调节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责,在整个农村再生产过程中处于资金活动的总枢纽地位;另一方面,它拥有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使其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具备了有效的手段。自觉地、有效地发挥农业银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每个农村金融工作者无可推卸的光荣职责。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妥善地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主题,而法律手段在群体关系调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就是规定和确认人们利益的强制性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发生变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律应适应社会变动,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可能地满足社会利益群体的愿望;在这一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原则对各种利益及利益群体进行衡量,以确保最重要利益的优先地位,并达到全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利益群体关系的法律调整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民主立法,首要的任务则是确立科学的立法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目标优选原则;2.平衡发展原则;3.政府公正原则;4.民主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利益与民族具有天然的联系,利益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利益是民族形成的驱动力,没有利益的因素,民族作为一种集团不可能产生;其次,利益推动着民族生活,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含有利益的内容.民族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反作用.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实现的工具;利益的实现是民族认同的物质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总在“总量”问题上反复,膨胀和紧缩频繁交替而结构性矛盾一直得不到根本调整,这种情况表明金融调节经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新体制和制衡机制,以资金养素的合理配置来牵动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达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及各种金融调控丰段的性质和功能,我们认为发挥利率制衡作用是建立金融制衡机制的基本点。一、一般分析:利率的制衡作用在宏观金融调节过程中,利率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西方国家对国内经济问题的调整,很多情况下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利率,对于引导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应当更好地发挥利率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 社会主义的信贷关系仍然需要收取一定的利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借助于利率的杠杆作用。这是因为:对存款支付一定的利息,可以有利于动员和鼓励各个方面把闲置和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充实四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力量;对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节约使用资金,用少量的资金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银行的利息收入,则是国家积累建设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利率的现状。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以下同)是借货双方在一定时间发生的借贷行为或其他信用形式所形成的本金与利息的比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利率杠杆已被纳入金融体制改革的轨道,被称为实施间接控的经济杠杆之一。1979年以来,银行先后八九次调整了存款和贷款利率,增加了不同利率的存款种类,扩大了存款计息的范围,开办了单位定期存款;实行了按不同期限的贷款差别利率,规定了加收利息、优惠利率、浮动利率的办法;变实偿拨款的许多基建项目为有偿有息的贷款,随着资金拆借市场的建立与债券、股票市场的开放,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温州地区,利率已作为一种有力的经济杠杆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