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竞争中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实地调查表明:广州市农村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广州市农村残疾人生活的主要支持来源是家庭,这就造成残疾人家庭不堪重负而陷入贫困,因此,残疾问题的解决主体应该从家庭向社会转移;七成的残疾是由先天遗传和疾病导致的,因此,残疾问题的解决从根源上来说应该抓好残疾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兴杰  张开云  梁雅莉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74-80,161,162
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传统路径侧重单个制度的修补,而忽视制度体系的整体调整和效能考量。福利国家的制度经验表明,就业导向的制度重构、工作福利的政策设计、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专业化家计调查的强化是有效治理"福利依赖"或"过度救助"的制度选择与政策趋势。基于体系优化的完整性、层次性和协调性维度与模型的分析,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理念滞后、管理分散、体系结构不平衡、贫困分层制度设计缺乏、救助依赖和社会支持渠道缺乏等系统障碍。本文认为,应从构建四个系统入手来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即以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理念系统为前提,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管理系统为关键,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安排系统为基础和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支持子系统为保障,实现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体系完整、管理协调和制度分层,提升体系效能,实现有效减贫和保障残疾人群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 我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主要依靠经济扶持和就业安置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基本保障了残疾人就业权利,并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残疾人就业格局.但由于就业保障理念滞后、就业保障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残疾人就业难依然存在.应转变残疾人就业保障理念,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从扶持安置向能力开发转型.要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残疾人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以能力开发为导向构建以职业培训、职业康复和扶贫开发为核心的残疾人就业扶持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以配合和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转型,进而营造残健融合的就业环境,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城市残疾人就业关键在于完善一个体系,强化两方面支持,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四种就业形式。  相似文献   

5.
尹银 《兰州学刊》2013,(9):87-92
家庭成员在照顾残疾人时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也承受着较大的负担和压力.利用2009年北京市残疾人服务需求状况调查数据,发现:残疾对家庭收入和亲属工作机会等产生影响:残疾人的年龄、性别、城乡、工作、残疾类型、生活自理能力对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残疾人的残疾类型、生活自理能力对家属工作机会有显著影响.在为残疾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同时,也要把家庭作为照料的对象,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残疾理念发展及“残疾模式”的剖析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疾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是人类社会解放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残疾理念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南针,残疾模式选择则是残疾人事业建设的发展路径。应当树立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念:尊重残疾人是人类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和公民权利;保护残疾人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促进其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残疾人就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逐步暴露出来。本文在审视宁夏残疾人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调整和完善现行残疾人就业政策,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无疑成为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的必选路径。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难题,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社会事业。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模糊的政府职能定位、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与落后的福利观是造成当前残疾人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积极福利思想主张在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福利多元化发展与社会福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被动的经济福利保障为积极的发展型福利支持,提升残疾人就业资源使用效率与助残就业帮扶效果,最终使残疾人实现就业发展与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9.
首先,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解决就业问题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我们认为必须尽快健全残疾人就业机制,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建成一个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它一方面包括残疾人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包括用人单位的有关招聘信息。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对残疾人开展诸如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服务,还应该创造性地为残疾人开辟一些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研究基地"作为吉林大学"985工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交叉学科建设项目之一,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和造就残疾人研究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构筑交叉型学科高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康复护理体系、残疾预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满足国家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重大需求为总体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一娴  尹朝存 《理论界》2008,(4):190-191
本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对川北某县的残疾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状况、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等仍然是影响残疾人社会生活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作者针对残疾人的主要需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为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就业问题,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社会转型的发展现实凸显了社区组织在社会残疾人工作中的重要性。依托社区平台开展社会助残事业,有助于优化残疾人社会福利行政,有助于整合社会助残资源,有助于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强化社区支助残疾人口发展的优势功能,一要凸显社区助残福利性内核,二要健全社区助残服务组织,三要发挥社区助残增能效用,四要完善社区助残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浩淼 《兰州学刊》2013,(12):93-98
我国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残痰人就业服务流于形式,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通过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考察青羊区残联组织在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就业服务和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不仅能够对完善四川省“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中的就业服务提供参考,还能够对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和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推进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5.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分析“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年龄、性别等自身条件无关,经济资本中分红、房租等可替代收入变量和人力资本中高层次职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显著;交往能力和政策制度变量在各自的类别模型中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影响,但未能进入最终模型;就业收入、文化程度和一技之长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因此,“村改居”群体提高就业收入和文化程度以及拥有一技之长,均有助于其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残疾人相比,精神残疾人年龄分布独特,致残因素各异,社会保障需求与其他残疾群体有实质的不同。由于精神残疾人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方面的原因而无法从事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其内在性缺陷与肢体、视听等其他残疾类型所具有的外在性缺陷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导致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特殊困难。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精神疾病的特点加强预防;同时建立治疗及护理体系,加强精神残疾患者家庭的护理能力建设;坚持普惠基础上的特惠制度,构筑专门的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把更多的农村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庭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7.
发挥残疾人潜能,抓好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是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重要内容,既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地位,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文明。 一、安置残疾人就业困难重重 经济不发展,就业压力较大,随着改革深化出现大量富余人员,加上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自身因素,使得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更显艰难困苦。一是残疾人数量大,增加了安置难度。根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和增进残疾人福利,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大福利"视角看,要加快残疾人福利体系的研完与建设,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增进残疾人福利水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等基础项目,社会工作与康复教育等专业项目,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高级项目,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残疾人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及残疾人服务与救助网络的形成才能保证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相似文献   

19.
残疾观的演变:欧洲的例证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残疾的理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漠视到人道主义、从个体型残疾观到社会型残疾观的思想形成过程,欧洲应对残疾的思想即是例证。在欧洲,从漠视残疾人权益到人道主义残疾思想的转变体现为“医疗模式”的个体型残疾思想,从个体型残疾观到社会型残疾观的转向表明了欧洲社会的自我反思和调整,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社会化模式的构建证明了欧洲社会从观念到行动的发展历程。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通过之时,欧洲残疾人社会化模式的启示在于中国社会直面残疾人问题的应有态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韩忠伟 《兰州学刊》2008,(10):94-101,204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问题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时期甘肃省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根据目前甘肃省残疾人就业的实际状况,特从残疾人就业立法、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和就业配套保障措施几方面提出若干解决甘肃省残疾人就业难题的制度化对策,以供探讨研究,以期甘肃省有关部门在制定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立法、政策和配套措施时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