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当代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县级和市级面板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冲击和强度DID方法,可从政策红利与地理禀赋互动的角度,揭示地区增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内河航运禀赋的互动,使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分别提高了2.49%和2.66%。机制检验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得货运成本大幅下降,产生了工业集聚、要素驱动和需求引致创新等效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地区增长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和低内河航运禀赋的地区,有更快的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各地区的地理禀赋实施相应的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在“三重压力”下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而且能够帮助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共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科技及其它诸要素谐调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谋划;是关于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经、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党的十二大以后,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实现十二大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省市和许多地区纷纷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意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在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已达世界第一,制造业整体排名已进入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已初露端倪。但必须看到的是,成为经济大国,并不代表着同时成为经济强国。事实上,中国距离经济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发展品牌经济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内涵,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迅速转换。  相似文献   

4.
王小刚 《兰州学刊》2008,(10):60-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世界舆论惊叹中国连年不衰的经济繁荣,许多中国国内人士更是沉浸在“经济奇迹”和“太平盛世”的喜悦和自豪之中。但是一些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走向的中外有识之士提醒中国决策阶层,当前要特别警惕出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美化”倾向。文章主要论述了“拉美化”的成因以及我们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转型在过去的40多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令人困惑的是,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计划体制国家为什么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地,与之相关的高速的经济增长、显著的经济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距等经济特征又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此,在中国式分权的基本制度背景下,可以构建一个统一的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及风险厌恶型特征,导致其投资决策行为具有进行相互模仿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1)这种模仿行为是构成中国民营经济迅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2)模仿行为放大了中央政府偏好对地方政府投资决策的影响作用,引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潮起和潮退”,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波动;(3)“软预算约束”弱化了横向竞争对地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激励作用,导致不同国有企业数量的地区形成所有制结构的差距和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的结论对于未来中国提振经济发展动力,平稳经济波动以及协调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形成,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赖于科技创新和科技知识的应用。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与产业的制高点。美国正大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2000年教育发展战略),以保持科技优势和制胜未来;欧盟的跨世纪发展战略中,发表了“为建设一个知识欧洲”的《白皮书》,明确提出了鼓励获取新的知识、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等六大基本目标,以完成信息社会和…  相似文献   

7.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含: “代际持续”;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协同发展论是一种全新的以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 主张人类社会复合系统的社会子系统、生态 (环境) 子系统、经济子系统, 以及社会生态子系统、生态经济子系统、社会生态经济子系统等应当互相协作即协同运作, 以实现其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同时, 还应当实现其空间协同发展与时间协同发展。而科学发展观, 则是由“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四个互相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发展子系统 (要素), 所建构起来的关于社会发展战略的大系统 (整体)。它的突出特点是: “人本创新”和“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50年代后西方国家工业化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之后,人们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于80年代开始探讨的人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目前,这一概念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为它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十分深刻的转变和影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这一重大方针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几种不同理解 “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内含是:“人类应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生存利益”。实际上这只是哲理性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成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可以说是一种主张,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由于这一概念涉及的领域、空间和时间十分广阔,所以对其理解也就有不同的角度和涵义。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  相似文献   

9.
双重优势战略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在大开发政策中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经比较分析认为 :在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战略的前提下 ,中西部地区更应注重后发优势战略 ,形成“双重优势战略组合” ,只有这样 ,才可能克服比较优势战略的不足 ,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 ,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胜利跨入21世纪的宏伟纲领。根据《建议》精神,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本文就青海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谈些粗浅认识。 战略思想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基础。“九五”和21世纪前10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我们担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使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再一次腾飞。这应是未来15年的战略任务。 为了实现这三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9条重要方针,从青海省情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谁在高科技领域抢占了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谁在高科技领域落后,谁就会陷入全面被动。我们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就必须加快知识、技术的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怎样才能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呢?途径当然很多,…  相似文献   

12.
郑雅文 《南方论刊》2013,(12):11-13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还是贯彻“以人为本”以及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搞好“两型社会”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四个方面。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东沿海开放地区如何把对外引进和对内联合,把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结合起来,形成对内、对外辐射两个扇面,从而加速经济的振兴,这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正如赵紫阳同志指出,如果这篇“文章”做好了,“将不仅使沿海地区繁荣起来,而且会带动整个内地经济的发展。”这对全省乃至全国提前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进入 90年代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与此同时出现了全球新的贫富差距 ,即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国际互联网普及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知识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通讯技术引进水平是影响一国国际互联网普及水平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新的国家治理 ,从而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 ,不断缩小与“信息富国”的信息差距 ,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区域经济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我国区域经济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兼谈东西地区的差距司正家一、区域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战略选择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区域发展战略,如何实现其区域间快速、高效、稳定、协调的共同发展,不仅是个宏观的...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为此,《建议》指出:“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坚持这个两大局,应是正确处理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17.
《大庆社会科学》2005,(3):61-61
5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05中国经济高峰会上.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三位中国经济学家展开对话,指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应对向外扩张受限、人力资源局部短缺和地区差距明显等问题。挑战之一:向外扩张受限。蒙代尔:过去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如今,中国的发展到了节骨眼上。中国商品已占据世界很多市场,并正在成为世界自由贸易中经常遭受指责的对象。未来五至十年,中国不能再过多指望通过无限向外扩张来取得自己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的世纪 ,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具有以“知识”为基础 ,以“科技”为核心 ,以“创新”为动力的特征 ,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令世界瞩目,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强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取一个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和四个金融发展指标,即金融相关比率指标、金融深化指标、投资水平指标及实际利率指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江西省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江西实际,对江西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经基本具备。”①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中央的英明决策,是我国在21世纪中实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西移的重大标志。这一重大决策,使我国象雄鹰展翅一样,张开了双翼,带动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整体的和最终的起飞。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具备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条件。西部的大开发,将使我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