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致丞 《理论界》2012,(4):95-97
道德是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如果说规范侧重外在规则、秩序、制度,德性则直指人内心。西方诸多伦理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麦金泰尔等,通过德性与人性、德性与共同体关系的论证,把德性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本文以非理性因素作为分析对象,论证其作为德性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有三:其一,在人类早期共同体生活中,其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事出自然。其二,人类德性中诸如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理性的直觉,使向善、理性成为可能。其三,德性倘若没有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便不再完备。  相似文献   

2.
"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选择,要靠理性把握和决定。然而,经历了十几个世纪的变易,"理性"的光芒逐渐虚渺。而到康德,"理性"作为现代性的一种特征,成为康德整个德性论的根基。而对康德的德性观的某种回归为探寻理性何以重新规范道德提供了启示,也进一步重现了康德道德哲学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德性伦理学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顺福 《东岳论丛》2001,22(1):108-110
从现代德性伦理学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哲学就是一种德性伦理学。它以人性论为德性论的出发点 ,德性的完善就是人性的扩充。德性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德政 ,德性与德政在目的与手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同时 ,在其德性中 ,理性服从于德性 ,表现为实践理性的突出与理论理性的缺乏 ,这也暗示着其对人的某种态度。作为德性的重要范畴 ,中庸思想表现为经与权 ,经与权的辩证关系则启示了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德性思想均受到传统理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康德则把德性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其中并不排除情感因素。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中道,即对中间性的命中;康德则认为,德性须敬重法则,即出于法则并合乎法则。从中道到法则的过程表现出两者在德性观上的差异:两种德性标准分别为相对与绝对,即中道的相对性与法则的绝对性;两种德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复数与单数,即亚里士多德的复数德性与康德基于复数德性基础上的唯一法则形式。  相似文献   

5.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主义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以德性为中心,提出教育就是使人的自然德性达至完满德性的主要手段;完满德性的实现过程不仅仅是理性教育过程,也是情感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城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主义教育观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古希腊伦理学家尽管对幸福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大都认定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并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理性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与以感官快乐或以德性自身为幸福的思想学说不同,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并相应地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其思想学说具有综合、整合的性质,因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古希腊幸福论思想的历史考察是研究幸福问题的重要视域,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德性即知识”的命题时,认为苏格拉底抹煞了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忽视了意志和情感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灵魂二分的思想,认为德性是理性对灵魂欲望部分(非理性部分)的控制和正确引导,而恶就是由于理性失去了对非理性的欲望的控制。由此,他不赞成“恶是出于无知”“、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论证了德性和恶都是出于意愿的行为,在这种行为实践中,人始终是自己行为的始因,所以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包含着意志论和责任论思想的萌芽,这是他不同于苏格拉底单纯知识论伦理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7)
孔子持"中庸是德性",而亚里士多德持"德性是中道"。孔子的"中庸"是德性的主词,其德性主要是伦理德性,有着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天人互动的"天命"观念;而亚氏所论的"中道"则是德性的谓词,其德性观包含着伦理德性和智性德性,侧重于分析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理论思维,其智性德性最终与其宗教观念相通。他们思想的差异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将德福完全统一起来,认为幸福至善,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康德认为德性的目的在于配享幸福,至善在于德福统一。两种德福统一存有较大区别,在统一路径上,亚里士多德从始至终将德性与幸福结合起来,达到德福统一,康德则是先将德性与幸福分离开来,然后引入三大公设,通过至善的方式将德福统一起来;在对幸福实现途径的思考上,源于经验层面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是指日常生活中实现的幸福,而康德的幸福理论充满宗教色彩,致使今生实现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的复兴,德性伦理学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也日渐增多,但对儒学德性理论的探讨则明显不及.以宋明理学的开创性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洛学中的伦理思想为例,其"新儒学"、"理学"与德性伦理是存在着相通契合之处的.与西方相关理论如亚里士多德、康德的品格追求、道德楷模、道德根基等学说进行的比较说明,二程洛学以至儒学在德性伦理学的研究中,有其固有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德性伦理传统的代表,而亚里士多德作为伦理德性系统经典的阐释者,为当代的德性伦理学方案提供了可直接借用的资源。总结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特征,在于他力图在理性与经验、理性与欲望、理想与现实、灵魂与肉体、个体与整体之间寻求和保持平衡。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相比,这种"中道"平衡的原理使其更能如实地理解人的德性实践,因而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运动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虽然古代儒家没有明确提出道德规范等概念,但是义概念体现了与道德规范等概念较为接近的内涵和观念,义的本源便是古代儒家道德原理与道德规范的本源。古代儒家关于道德的本源理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即以孟子为代表的性本论传统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教化论传统。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在宋明时期得到了统一,并形成了新型的儒家道德本源论。这一本源论的理论框架是体用论,理学家将存在分为体用,认为德性是体,教化是用。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道德本源于德性;从形而下的经验来说,教化则是道德的本源。德性与教化分别构成了儒家道德的本源或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通常认为朱熹理学的出发点在于"理",而事实上,朱熹主要是继承并发挥了二程的格致论,并把格致论当作其理学的出发点.朱熹格致论是知识论的表述,也是一种融合了知识论并以其为基础的伦理学.它发挥了早期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把伦理学与知识论统一起来,因而是对儒家知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论文。其教学以“立人”为目的,并具体展开为“乐学”“乐群”之情感的培养,“立志”“强立”之意志的塑造,“穷理”“尽性”之道德的完善等不同层面的三重践履。在逻辑上将儒家所追求的的人格完善规定为情感、意志与理性的全面发展。使教学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德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黄显中 《文史哲》2006,27(5):160-168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桑托斯认为公正德性为目的论伦理,道格拉斯认为他的伦理学为某种目的论伦理和义务论伦理,二者都否认其公正德性为德性伦理。这不符合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伦理类型,也不符合他阐述的公正德性本身。根据德性伦理的基本结构,公正德性应归属为德性伦理的范围,可以称之为德性功利主义。但公正德性又非仅仅是德性伦理,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目的论伦理和义务论伦理。  相似文献   

16.
知性在西方的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理性在意识中的思辨反思,是感觉知觉的综合而形成的概念能力向度。但一旦当知性所欲求的知识与力的冲动相联系而具有伦理精神,其德性的形成即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或者说,知识与德性之间也形或了概念话语的某种关系的张力,在西方,倾向于德性的理性主义,在东方则是知识的德性主义,或说知性德性、而在中国古代,没有知性的概念,和古希腊一样是以知和智实现向德性的转换。但是由于传统心性儒家赋予知或智以道德情感,心性相融本身已经祛魅知识在德性形成中的作用,甚至其知行合一预示了对道德行为的漠视。而萄予与心性儒宋不同,心无德蕴涵了对知识的渴求和转知成德的期望,其复反其初的知性思维把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嵌入行为的践援之中,而其现实主义品格、实践理性的精神又隐分了对德性的尊重并且把知识与伪相结合赋予知性分的特埂及其追求义利和谐、德得相通的和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反思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价值论基础相同与差异是一种尝试.两种价值论都是建立于理性之上的,据此,以理性为最终根据的行动本身就值得欲求,人们应当把这种行为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最终目的.然而,两人的伦理学的理论背景是不同的.以理性为根据的行为分别体现于亚里士多德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和康德的依据善良意志的行为,而两者都意味着在能力范围内尽力符合理性的要求;两者是相互一致的,因为两人有比较相似的德性理论,尽管其中又存在一定差异.理性要求生命的崇高性,作为最高目的的这种崇高性并非仅指个人的崇高性,而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具有的崇高性,尽管具有崇高性的人的范围对两人而言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伦理可以分为道德与人伦两个部分。道德是强制性的,人伦是非强制性的。当道德处于强势地位时,它必然要侵入人伦的地盘,把一些本应属于人伦的范畴划入道德的地盘。这时的伦理,在整体上呈现出理性的色彩。而当人伦处于强势时,它也必然要侵入道德的地盘,把一些应属于道德的范畴划入人伦的地盘。这时的伦理,在整体上呈现出感性的色彩,从而出现审美化的倾向。道德与人伦都既有理智的一面也有情感的一面,但就其侧重点来看,道德必然是偏于理智的,而人伦则必然是偏于情感的。因此,建立在理智主义德性基础上的伦理学,其所论述必然侧重于道德方面;而建立在情感主义基础上的伦理学,其所论述必然侧重于人伦方面。不区分道德与人伦,所谓的“理智主义德性”和“情感主义德性”实际上很难说清楚。  相似文献   

19.
李岩 《船山学刊》2008,(4):80-83
荀子之“性恶论”既是一个相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的事实判断,又是一个关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荀子正是以告子实然主义人性论发端、明确而自觉地站在儒家德性论的传统的立场上批判了孟子那种流于言辞、陷于浮夸的“性善论”的德性论,以“性恶”的人性论为儒家的德性论传统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以欲解性、以恶解欲”,由合于告子的自然之欲求到反于告子的对自然之欲的批判到合于儒家德性论传统的礼乐教化、圣人之礼,都反映出荀子力图在新的高度上重建儒家的德性哲学,并且试图建构与儒家德性理论相匹配的社会政治礼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儒道尊严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清举 《社会科学》2013,(4):107-112
在先秦儒家哲学中,尊严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威严,也是德性的结果。先秦儒家认为人因其德性而具有尊严,这是"德性尊严论",类似于康德的自律尊严论。同时,先秦儒家也强调人的尊严应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撑。老子宣称道具有尊严,可称为得道尊严论。其方法是由被动、无为而致主动,与康德尊严论不同。其缺点是没有为人的欲望划出一条不可再削减的底线,故易导向尊严的破坏。庄子主张任何事物都有相等的尊严,其尊严论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是对康德思想的突破,有利于建立对自然的生态态度。宋明儒学的道德哲学是超自律论,其尊严思想是超自律道德尊严论。其要点是强调人通过修养功夫使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自律。超自律是心与理的纯熟统一,是成圣的必要条件。朱子认为,圣人德盛,具有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