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迥然不同的地方。本文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社会功能、媒介发展等三个角度作了系统分析,说明网络传播的整合性和创新性。网络传播既包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网络传播是对以往各种传播方式的汇聚融合和创新,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传播手段的不同、传播主体心理动因的变化,使网络舆论表现出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中舆论不同的特质。网络舆论对社会、群体、个人的影响力在日益增长。对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对其加以引导和控制,使网络舆论成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众传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控制研究,是伴随着传播学的兴起而开始的。本世纪初的“社会责任理论”,中期的‘“守门人’理论等,都对大众传媒控制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大众传媒控制研究还仅停留在介绍国外传播理论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展开。本文试图用现代系统理论知识化大众传媒控制有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大众传媒与大众传播是两个既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研究大众传媒控制,必须首先了解传播和大众传播。什么是传播?什么是大众传播?由于外延过大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目前尚无完整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传播是指传播者有目的的通过一定方式向受传者…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泛社会化应用,推动了网络原生传播从初期的小众现象发展为当今的大众化行为。基于传播类型的划分,网络原生传播主要体现在网络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与人内传播中,并各自具有独特的传播机制。同时,网络原生大众传播的浮光掠影、群体传播的封闭化与个体的双重困境,凸显出网络原生传播理性导向的三个维度:精神的沉淀与塑造、传播渠道的策略优化与对个体网络生存境况的人文观照。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活动,它还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追求。大众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互动行为,既是传播道德的活动,又是道德的传播活动;既对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和个体道德品质培养发挥作用,又受到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个体的影响和制约。实现大众传播的道德性离不开科学的社会道德体系和优良的制度保障,同时更是所有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道德个体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体互动式传播效果控制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宣 《中州学刊》2007,(2):254-258
传统媒介时代,大众传播效果控制的研究,主要以单向式传播运作模式为出发点。随着社会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互动式传播已经越来越普遍,由于传播方式的变化及新媒体技术带来新的传播运行特点,以往的传播效果控制理论已不再完全适用,需要重新审视它的规律。新媒体互动式传播的交互性、实时性、网状发散性、无限循环性使传播效果的控制趋于更复杂、更困难的局面,突出表现在媒体“把关人”弱化、实时交互的难以应对、网络传播的失控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信息环境,通过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强自觉传播意识的控制、努力形成互动传播中的协作与共识以及智能数字技术的支持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激烈。作为接受对象的每个个体,都位于大众传播的中心,使受众的个体乐于接受是信息传播的基本条件。电视传播要想在众多的大众传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树立牢固的受众主体观念和传播的服务意识。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论述。受众是传播的重心受众,大众传播的对象,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的主体,电视传播中指电视观众。他们是传播的重心。受众是电视传播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无论传播者提供什么信息,信息所包孕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和艺术的内涵,只有在受众的接…  相似文献   

8.
编辑一词的确切含义,是在编辑活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以传播别人成果为业的人群出现后才被确定的。随着人类逐渐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作为大众传播把关人的编辑,在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性质具有双重性、再创造性和"超前"意识的共性,也因不同的传播渠道导致了各种媒介编辑的行为差异,不同媒介的编辑总是根据各自不同的传播对象挑选信息、过滤信息、放大信息。  相似文献   

9.
"议程设置"理论下的记者博客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者博客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与记者自我传播的融合.记者博客的议程设置与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记者博客议程设置上的特点给网络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如果运用失当,也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政法 《兰州学刊》2006,(12):192-194
本文从社会、传播、个人三个层面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话语责任进行了探讨,并理析出了确立和承担话语责任的两个基点:立足于大众传播的性质和任务,立足于主体的认识和创造。文章认为,社会层面的责任承担,在为大众传播确定方向的同时,也为具体的有声语言创作确立了高远的目标;传播层面的话语责任是主体对大众传播作用具体化的认识;而在个体层面,话语责任则是指传播主体进行具体的语言创作、话语表达时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袁园 《北方论丛》2007,(6):50-53
80后文学是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在主流文坛之外生成的青春文学思潮,呈现出青春化、娱乐化和网络化的特征。处于文化传播核心环节的传播媒介,凭借强大的传播力量使80后作家一夜成名,这典型地反映出:大众传媒在文化市场中由单一的信息传播载体向集传播、生产、策划、营销多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产业转变,通过包装作家、引导文学消费、直接生成文学现象等,绕过主流文坛对文学产生重大的影响,给当下文学的生产、传播、批评、消费机制带来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是一种处于传播系统中的文化产制活动。那么,作为一种大众化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文化样式,哪些因素决定了一部电视剧在市场上的成功呢?以电视剧《蜗居》走红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提出的经典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先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视剧传播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等因素在电视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然后在综合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抽象出了电视剧传播的系统模式,从理论层面较为深入地讨论了电视剧传播涉及的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这是由新闻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的这一功能,既要得到理论的印证,又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从传播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事例上说明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交往互动实践的出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路径与表现形态,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与历史演进的有序化、层级化特征。其中,作为网缘式的网络人际互动交往实践形态的出场,无疑是人类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与形态的顶层制序,形塑着人类交往实践的崭新格局。网络人际互动创制了人类交往实践新的技术规则与逻辑、新的人伦规则与逻辑、新的经济化规则与逻辑、新的网络习俗与逻辑。网络人际互动生成着人类交往实践的新型权力关系,建构了人类交往实践活动崭新的“意义—权力”场域。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组织传播策略,依靠文件、开会、口号和广播等路径,将国家意志传递到乡村,从而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国家整合乡村社会、开展乡村治理的主要策略.相对于组织传播而言,大众传播是一种“软性”治理策略,并且建构了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三角”关系,容易形成乡村社会博弈力量的均衡,有利于趋向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6.
马宁 《阴山学刊》2014,(2):5-10
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在中性技术的作用下从大众传播语境到新媒体语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些变迁对如何解读新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大众媒介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在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关系变迁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数字化和关系化、信息网络的社交化和媒介化、多场域复合扩张与连续在场,共同呈现出已成为技术现实的无处不在的媒介和持续不断的信息流,而传播力和媒介使用者的关系变迁将让这种技术现实继续转化为社会现实,并带来信息价值和媒介伦理等值得反思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族群"(Group)式传播形态的网络萌芽--兼论"族群"传播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趋势:无线、互动、族群式等,其中族群式传播特征最为显著,集中体现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和个人网络出版的传播实践中。在新的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性需求更加主动,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不断走向分化,媒介类型和媒介形态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提供的多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蜂房结构的多种小众化传播构成的结合体,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Group”。具体而言,“族群(Group)”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推行的步骤是同步的,这将贯穿于未来媒介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8.
图书是一种媒体。不管是对新闻业还是对出版业来说,都要正视图书的媒体属性,把图书当做一种与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并列的媒体看待。从传播学的视野中观察,图书的媒体特性主要体现为:它是一种信息载体,它具有一定的新闻性等。因此,改善媒体传播和进行新闻改革必须重视并依据现代图书的这种媒体特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传播中新闻发布渠道的多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菲  白贵 《河北学刊》2006,26(6):220-225
在政府传播视野中,政府作为传播者,凭借权威的、独特的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意志执行者的身份,独占核心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把关、整理和开发利用,期望达到对内推行政策,形成一致的目标和态度;对外塑造政府形象,与受众沟通,依据反馈信息调整政策。从完善政府传播效果出发,新闻发布渠道势必要以组织传播为主导,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以高度整合的多元传播渠道,改变以往单向的、缺乏信息反馈、忽略非组织传播渠道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在政治传播学学科基本理论、政治传播的范畴和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观点。学者们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也为促进政治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理论高度不够和基本概念不清晰、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等问题。政治传播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学术界应在构建本土化的政治传播学科、网络政治传播和国际政治传播等方面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