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信息处理的“瓶颈”汉字是中文形音义综合信息的载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由汉字记载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它却成了“瓶颈”!到底什么是“瓶颈”呢?字数太多?字形太繁杂?……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本的问题。区区数字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面前何足挂齿!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佟秉正教授说:外国人学中文最难的是没有一种好查的字典帮助人们自学。换句话说,汉字没有科学的形序和音序。汉字的结构成分——音元汉字并非无序,只不过暂时没有找到它真正的序列,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指导产生真正序列(包括形序和音序)的理论基础。汉字的性质众说纷…  相似文献   

2.
王文康 《中文信息》1998,15(10):94-95
本文讨论了藏文文字识别与规范化,藏文文字规范化与手写藏文文字的关系,进而提出藏文文字识别与规范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扬之水 《兰州学刊》2011,(12):136-139
玛丽玛萨文是一种使用人数极少,使用时间不长的文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大调查时偶然发现,至今关于其使用情况仍不十分清楚。2009年我们对玛丽玛萨文字进行了田野调查,了解到了这种文字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文字不一定就是文学语言,不是文字的即非文字的符号也可成为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5.
楚文字是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含义。目前可知时代最早的楚文字保留了西周早期文字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楚人使用汉字最晚在商末周初。这些楚文字是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已经与西周晚期通行的文字拉开差距,形成了一些字体与构形诸方面的特色。春秋楚文字形成颀长整饬与屈曲美化两种字体,随着楚国军事与政治的扩张,风行江汉与江淮流域。经过战国早期的过渡,战国中期楚文字实现了内部的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汉字系统。随着楚地域的不断扩大,楚文字内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差异。  相似文献   

6.
早期文字作为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在文字制度与符号体态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色。我国早期文字的代表仰韶文化出土符号、大汶口文化出土符号和河北藁城台西出土符号在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文字符号体态等方面都蕴含着表词一意音文字的萌芽。早期汉字中的表词一意音文字萌芽,为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材料。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片面观点的束缚 ,人们论及思维的有关问题时 ,只谈语言思维而忽略对文字思维的研究 ,从而遮蔽了对人类思维的历时性进程和共时性态势的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重新考察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 ,我们就会发现 :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发明的另一套与语言并列的“为事物命名的符号系统” ,从而文字思维不仅是与语言思维并列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级思维形态 ,而且在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深刻性、严密性等方面具有超越语言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符号学理论的观照下,考察文字的符号属性,进而考察汉字的性质,加强对"汉字是语素文字"这一观点的分析论证,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电子档案高度使用的今天,计算机代替了大量的文字书写,电话代替了书信,人们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丢失了传统文字档案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使档案文化出现了断层,本文多角度、多视角地论述了文字档案的文化美和视觉美。希望引起人们对传统档案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几百年来,一直有东西方学者主张早期商文明出自域外.他们提出中国文明起源于古埃及说、古巴比伦说、古印度说、中亚说等等.本文从甲骨文字和其他几种象形文字的对比研究入手,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字分化属于历时现象,但是某一共时的文字系统如楚简内部也有分化。楚简文字的分化反映出较为明显的特点与相当的复杂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化的不均一性和有意区分词的语法意义上,分化的不均一性主要包括分化用字不均一性和分化进程不均一性。错综复杂的分化关系,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母字A分化出字B,B又作为母字分化出字C;母字为其承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分别造分化字;母字A分化出字B,B又简省为字C。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论坛》2011,(7):122-125
客:中国有“古文字”说法,没有“古典文字”说法。“古典文字”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古文字”和“古典文字”的含义,区别何在?主:“古文字”是历史概念。汉字的“甲、金、大小篆”都可称为“古文字”。“古典文字”是类型学概念,说法来自西方。初指丁头字(楔形字)、圣书字和汉字(“三大古典文字”),后来加上玛雅字和云南彝字。他们外形彼此不同,而内在结构基本一致,都是自源文字,有意符、音符和定符,能用“六书”说明,都表“语词和音节”,都是表意兼表音。在人类文字史中,他们是“原始文字”和“字母文字”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蔡安延 《理论界》2005,(4):212-213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字和应用文是同时产生、互为因果的.文字的产生为应用文的形成提供了信息载体、思维引导和观念启悟;应用文的实用需要又促使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字处理和排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降的古音学者以“体用之辨”的眼光看待四声,将其视作天然古音掺杂后世人为元素后愈行愈下的退化表现。而随着西方语言观传入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追求言文一致的文字拼音化改革,四声在新的知识范式下获得重视。尽管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废除注音字母中四声符号的意见,不过主流的国语运动最终把四声确定为具有中国特性的代表元素。国语派知识分子提出国语罗马字方案,要求在新式中国拼音文字上用专门字母标识四声。这一做法在1930年代遭到左翼文化人的反对。左翼文字改革者提出拉丁化新文字方案,要求废除拼音文字字形中的四声。然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语言民族主义的诉求占据上风,拉丁化派也开始向国语派的立场靠拢。中国语言文字改革者最终回到了民国初年注音符号的立场。近代中国文字拼音化思潮中四声存废论争呈现出学理背后不同政治文化在文字场域的复杂竞争样态。  相似文献   

16.
每种文字的产生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汉字也是由甲骨文逐步演化而来,甲骨文与汉字的这种渊源关系已经得到了实物证明与学界广泛认可.通过对汉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历代书法字体的不断丰富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建议撰修全面反映汉字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字演变汇考大典>,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论汉语言文字的三维性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认为,拼音文字采用“元音、辅音”二维方式来表达“所指”,而汉语语音则采用“声母、韵母、声调”三维方式表达。它们没有好坏高下之别。在文字结构上,汉字也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二维线性排列,而具有三维立体特性,并决定了它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这是重新认识汉语言生命力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文字的发展演变都存在讹变现象,水族文字也不例外。尤其是没有刻版规范传承的水族文字,讹变特点突出。水族文字讹变现象有:与汉字字形有联系的讹变,与汉字字音有联系的讹变,与汉字字义有联系的讹变,水族文字自身书写传承的讹变等。其讹变的主要原因是:随意性的异体书写导致讹变,素养差距性而导致传承中的讹变,神秘性的神本文化意识导致讹变,反叛性的反叛文化意识导致讹变。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传播速度快、阅读广泛,信息社会的文字写作极为重要.在鱼目混珠的文字作品中,总有行间段落令人咀嚼回味、流连忘返,因其通俗易懂、风格迥异或是意义非凡.笔者将其称之为"警语式文体"."警语式文体"运用时下的传媒语类传授必要的哲学、知识和技能,努力将一个较大的篇章分解成较小的,易操作的语段.这些语段是经过思索和技能、满载激情与呵护雕琢而成的.它们充分说明了生活在信息社会或者网络世界并非意味着我们应该忘却我们首先并最终是"学习语言的躯体",这一唯一使我们成为人类,成为"文字人"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