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钱选《会真图》,特别是文徵明对它的描述,有助于我们确定关汉卿《崔张十六事》创作于王实甫《西厢记》之前,进而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厢记》的“真正”作者;而元明以来有关《西厢记》作者的文献记载,明代嘉靖以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其后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种种异说都不过是人们附会、颠倒、误会出来的东西而已,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初年,朝鲜文人(李朝时期)已经知道著名元杂剧《西厢记》。到了18世纪,文人们对《西厢记》故事已非常熟悉。韩国收藏的《西厢记》的汉文本和韩文本很多。朝鲜文人对《西厢记》的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视如灾书,褒之者奉为奇书。不少文人对《西厢记》作了深入的研究。除了派往中国的使臣和历代少数留学生及书商,大多数朝鲜文人没有机会观看中国的戏曲演出,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多数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因此对中国戏曲的理解难免会有错误。他们始终将《西厢记》当作案头文学来阅读。《西厢记》曾对朝鲜的文体文风产生过影响,一些文人还模仿它写了一些作品如汉文演本《东厢记》、汉文小说《春香传》等。  相似文献   

3.
黄季鸿 《兰州学刊》2010,(Z1):80-82
《〈西厢记〉接受史研究》《西厢记》选本与曲谱收录予以系统深入探讨考述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他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对《西厢记》的各类改、续之作所做的材料搜集与研究,较之他书用力最勤,是集大成式的总结,在《西厢记》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并不是偶然的。本文通过对《西厢记》形成的梳理,从宏观的视角探索《西厢记》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如此高的成绩,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金元草原文化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作时其体例当受到南戏(传奇)影响,在角色、人物演唱及结构等体例上,已呈现传奇化特征。但由于其仍用北曲演唱及具有题目正名,元人仍视其为杂剧。毛晋《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自成一体,收录王氏《西厢记》,应不是作为元杂剧的代表,而视之为与传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是传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编选体例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6.
才子佳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理想的婚姻观念,这类故事中的主角类型有高度的相似性。《西厢记》是才子佳人故事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姻观念,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发展。作者在传统的"才子佳人"的世俗婚姻观中注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忠贞互爱的新婚姻观。理想爱情的描写赋予了《西厢记》巨大的思想魅力,使它成为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典名剧《西厢记》从古到今,出现了诸多版本。“董西厢”是第一部彻底改变《会真记》主题命运的文学作品,“王西厢”则将“西厢”故事推上古代文学艺术巅峰,而“石西厢”的成功在于继承和发扬了董、王《西厢记》具有的、而我国戏曲史上较少自觉到的戏剧意识,完善了我国戏曲从抒情诗向现代戏剧的转变。从《会真记》到“董西厢”到“王西厢”再到“石西厢”的发展演变过程,是“西厢”故事从传奇逐步过渡到戏曲的过程,是我国戏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我国戏曲文学的戏剧意识从自发到自觉、逐渐被唤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温斌 《阴山学刊》2012,(1):41-46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体制功能、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倾力创新,把婉曲细腻的张生和莺莺的曲折恋爱的世俗故事与金代草原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杂糅共生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起来,构成了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化交汇与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相互支撑、促进、对立、矛盾的人文景观,为王实甫《西厢记》的卓然独秀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这些变化主要来源于女真民族婚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传奇《莺莺传》流传数百年,从宋代秦观、毛滂《调笑令》、赵令畴《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西厢记》,经历了从本事缘起,因袭发展,根本改造的演化过程,到元杂剧《西厢记》已定型臻于成熟。由于作品产生的客观时代背景,作家主观思想心态的及经历,文学接受的欣赏习惯与心理态势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些作品的思想题旨以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形成了西厢故事深厚的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用所谓"消遣法"评点古书"当赠后人",达到以批评鉴赏命世、垂名不朽的目的。他把《西厢记》视为"天地妙文",既充分肯定了《西厢记》的伟大文学价值,也揭示了《西厢记》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来就存在的"天地自然"。他推重才子、佳人之间所发生的"必至之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叛逆。此外,他对艺术虚构、人物塑造、捕捉灵感等问题的论述,都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有益于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1.
王实甫的<西厢记>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作者在西厢故事改编中创造性笔法的运用,尤其是对崔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物形象的重塑上,作者根据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凸凹人物性格,重塑人物形象,与<莺莺传>迥异,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同中见异.表现了王实甫高超的改编技巧和创造性笔法,为中外文学人物画廊刻画了一组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  相似文献   

12.
王实甫的《西厢记》艺术成就很高,达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峰.历来的研究者多关注于它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等方面.文章从解析《西厢记》的典型环境入手,分析它的艺术成就.剧中的典型环境可以概括为四个,这就是普救寺、梨花深院、月夜、长亭.这四个典型环境是作品结构的基础,其中以月夜环境的描写最为详细丰富,它具有整体上起承转合的特色,构成了整个戏剧的中心意境.  相似文献   

13.
金批《西厢记》受佛学禅宗影响甚深 ,金圣叹用“赵州无”公案阐释了艺术创作中超越艺术构思之“有”“无”的充分自由的特定创作规律 ,并由此揭示《西厢记》所潜涵的超越意识观念之“有”“无” ,从而达到无住无念 ,精神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的思想意旨 ;用佛禅的虚空、梦幻观念解析了《西厢记》人生如梦及追求随缘任运的人生境界的思想内涵 ;用“极微”论等阐释了《西厢记》小中见大的创作方法。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艺术解析是立足于作品实际的科学阐释 ,而对思想的解读则完全是出于寄托人生感慨的自我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庆芳 《江汉论坛》2004,(7):108-111
诚信是元杂剧《西厢记》的"主脑",王实甫在剧中以张生与老夫人、张生与莺莺为主体的戏剧冲突中分三步刻画了张生诚信的个性特征,由此表现出全剧诚信的"主脑".这一"主脑"定格于作品所产生的那个具体时代的历史支点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优良道德准则和民族性格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与实体性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天星 《兰州学刊》2008,(2):184-187,37
明末清初,关于王实甫《西厢记》的结局,在明朝中叶开始的第五本是“续作说”的基础上,曾引起较广泛的讨论。从传统美学、社会人生的角度来看,可把这场讨论中提出《西厢记》的结局意见分为三个相互混融的类型。本文认为这三今类型属于当时戏曲“案头化”和戏曲理论由重品“曲”向重论“剧”倾向的范畴;其中包含的对团圆之趣的突破、流露出的悲剧意识则反映了古典戏曲结局处理理论向近代演进的趋势,在深层上反映出中国叙事理论和创作由传奇向写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明弘治年间岳家刻本《新刊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在戏曲研究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这个本子的"释义"却鲜有探讨。笔者检核发现,该书"释义"的主要特征是征引类书,且多有混乱,具有通俗读本的特点。通过对"释义"所征引类书的考察,还可进一步推断"释义"编撰于明初建文到弘治十一年这近一百年间。  相似文献   

17.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提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婚恋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因情而生爱,因爱而结为婚姻。提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高于现实之上的纯真爱情的基础,反对"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婚姻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戏剧从《牡丹亭》开始有了复合式结构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爱情题材戏剧惯用的、以《西厢记》为代表的单线链状结构模式,在“爱情”的主线之外又添加了“政治”的副线,使结构呈现出政治与爱情复合的样貌,使剧本从狭窄的情爱主题中跃出,具有了更大的容量和表现张力。换言之,是使《牡丹亭》相对于以往的戏剧作品来说显得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枝蔓过于繁复的弊端。这种戏剧结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9.
《西厢记诸宫调》究竟创作于何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炳森 《河北学刊》2002,22(4):140-144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及其创作年代 ,元代以降 ,学术界多以为金章宗时人董解元作于金章宗朝。其实 ,无论是从作品本身所反映出的宗教思想、民情风俗、名物制度、民族称谓等而言 ,还是就作品孕育、产生、流传的故事地域氛围与土壤基础等而言 ,都说明作者不为金人而为南宋人 ,作品不作于金章宗朝而作于宋孝宗一朝  相似文献   

20.
来到普救寺,自然联想到《西厢记》。 作家多是多情的种子,《西厢记》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对我们山西作家黄河采风团而言,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导游小姐黄莺般婉转一句开场白:“欢迎大家来到爱情圣地普救寺。”将我们引领进一段历史。普救寺是佛教的十方禅院,按说应该是“佛家胜地”,然而,前来的游人们焚香拜佛的不多,大多是慕名来感受一段缠绵悱恻的传奇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