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毅 《文史哲》2007,(6):62-69
曹魏时期官员的任职资格认定并非由中正所垄断,而是存在中正与行政长官两个评价系统:行政长官对官员入仕与晋升,不仅有提名权,而且评价其政绩才干;中正作资格审查时,仅给在职官员定"品",而不给察举对象定"品",仅以"辈"论。中正评价在职官员与察举对象的两种话语,在魏末改革中合二为一:中正之"品"化为"官品",而父辈官职决定子弟起家官职的选举惯例,使父辈的"官品"随之成为子弟的起家"资品",两者相差四等,是西晋"资品"与"官品"级差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汉末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创立时,仅针对在职官员;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仅限于在职官员与进入选举程序者,并存在着两种话语系统;中正之"品"在魏末分化为"官品"与"资品",是晋初上层子弟起家"官品"与"资品"之间围绕四级级差上下浮动的原因。曹魏是"士族"社会的孕育时期,关于该制度在这个时期实施情况的传统观点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3.
关于设置九品中正制的指导思想治史者鉴于魏晋时期正直的官员对九品中正制在士人品级评定时向高门甲族倾斜多有讥刺,认为曹魏政府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巩固门阀制度。这种说法不尽符合历史事实。检讨史料,笔者发现曹魏政府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以下几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第一,纠正世家大族及名士对人才评定及官吏选拔的垄断,因为它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东汉时期,士人入仕门径主要通过察举和辟召二途①,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茂才、明经等。其中孝廉科年举一次,其他科目要待皇帝特诏才会施…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文武区分和文臣统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朝对官员的文武区分比前朝严格,以重文轻武,以文制武,防范和猜忌武将为传统国策。 据《宋史》卷158 《选举志》说:“太祖设官分职,多袭五代之制,稍损益之。凡入仕有贡举、奏荫、摄署、流外、从军五等。……其后典选之职分为四,文选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铨,武选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元丰定制,而后铨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铨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这段文字介绍了宋时文武官员的入仕之途和负责大部分文武官员铨注的机构演变。 事实上,宋朝文武官员入仕之途颇为驳杂,而非上述的“贡举”至“从军”五等所能概括。对文官来说,自然是科举入仕最为荣耀。据《永乐大典》卷14624《吏部条法》载,武臣有“武举出身”,“军班出身”,“武艺出身” 等等。宋朝虽设武举,而武举并非是武将的主要来源。洪适甚至说:“武举人以文墨进,杂于卒伍,非便也。”有的武举人“既第  相似文献   

5.
《晋书·李含传》中所见的魏晋选官制度罗新本魏晋时行九品中正制,但入仕道路与汉大体相类。《文献通考·举士》称:“按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之门与两汉一而已,或公府辟召,或郡国察举,或由曹椽积累而升,或由世胄承袭而用,大率不外此三四途辄。”所不...  相似文献   

6.
东曹、魏尚书的选举与中正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汉建安时期 ,曹操府东曹与“在朝之臣”在选举中所负职责各有侧重 ,“在朝之臣”作为曹操府内官员负责推荐人才 ,起到了九品官人法中郡中正的作用 ;东曹则对所推荐人才加以任用 ,成为后来吏部的前身。在魏国建立前夕 ,曾进行了一次选曹的调整 ,曹操在保留东曹的同时 ,通过对东曹掾的人事任免 ,体现了对“在朝之臣”选举权益的维护。在随之成立的魏尚书台中 ,则延续了这一思路 ,魏尚书台成员的共同选举 ,促成了九品官人法创立时州一级中正 ,即州都的设立  相似文献   

7.
刘啸 《文史哲》2023,(5):106-121+167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中正,一种是朝廷任命的州郡中正,一种是北朝州郡辟除的中正。魏晋南朝时期朝廷任命的中正始终是一种职位,可以讨论是否设置与废除。由于这种中正没有任期,也没有考课,所以他们举人必然朝着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北朝中正有朝廷任命与州郡辟除的分别,且都在北齐获得比视官品。北朝朝廷任命的中正仍然是一个职位,需有本官;州郡辟除的中正虽然地位很低,但是独立为官,有比视官品,有俸禄,不再依附于其他官位。这种州郡辟除的中正的产生可能与北朝的军事行为有关,在东魏时已完全固定为地方僚属。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北朝中正职官化的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之后,官爵在门阀资格及其等级评定中的重要性。由于隋废九品中正制,所以中正职官化的道路也随之终结。  相似文献   

8.
潘培伟 《理论界》2013,(1):112-113
行政首脑限任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到了限任制思想,亚里士多德的限任制思想触及了行政首脑限任制的灵魂性特征。行政长官限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雅典宪政时期,官员一届任期普遍较短,而且一个人不能连续两次担任同一职务。古罗马时期限任制思想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强调官员应该是由选举产生并且不得连选连任。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官员普遍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时间和任期次数。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苹 《船山学刊》2005,(4):133-135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经历了军功制、荐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发展过程.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形成于政府划分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选拔官吏的途径很多 ,各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时代特征。举其要者 ,有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客卿制”注重实践性 ,但缺乏必要的教育程序 ,具有较为原始的色彩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获得性”身份的选官制度 ,具有强烈的特殊主义与感情色彩 ,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科举制”作为一种“自致性”身份的选官制度 ,在贯彻公平原则上较为彻底 ,体现了择优录取、一视同仁的合理化原则 ;“察举”与“征辟”是一种“赞助性”身份的选官制度 ,介于“获得性”与“自致性”二者之间 ,过于原始、粗疏 ,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 ,缺乏合理化的有效保障。科举制不仅在于考选人才 ,对于维护中央集权 ,促使社会流动 ,有更深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展的一个阶段 ,是察举制过渡到科举制的一个必经环节。它的发展演变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为纠正察举制主观性太强的弊端而日益客观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 ,也是与当时各级官学和开馆授徒的私学全面衰落 ,而士族家学却一枝独秀状况相适应的。九品中正制在特定时期是起到了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经学传统与汉唐北方士族的盛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九品中正制始于公元二二○年,这一年三易年号,是不平凡的一年。九品中正制持续了三百六十八年,对魏晋士族的强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流行的观点认为士族始于九品中正制。其实士族源远流长,早在西汉中叶便开其端,至魏晋而制度化;而且士族的精神主流与九品中正制并无根本关系,而是两汉形成的经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教育改革 ,大概“科学”一点是要从1905年的新政算起的。如果像我们现在的大学给自己找历史一样 ,硬要再往前推 ,那么九品中正制下的学校变成科举制下的学校要算一次 ,察举制下的学校变成中正制下的学校也要算一次 ,秦朝的“以吏为师”到西汉设立博士子弟员 ,似乎也是一次 ,最后 ,孔老夫子办私学当然也要算。我这么算其实没有给改革拉一个显赫的祖先意思 ,眼下是21世纪 ,不是康有为变法的年代 ,断没有必要将大成至圣文宣皇帝的鼻子涂红 ,拉来撑台。没办法 ,如果按“改革”这个思路 ,那么孔夫子在民间办班讲学 ,而且规模庞大——…  相似文献   

14.
《人物志》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毅 《东岳论丛》2007,28(6):86-91
刘邵是第二代建安名士中的曹丕太子党成员,作为魏明帝的近臣,参与了太和~景初之际压制"浮华分子"(早期正始名士)的活动。《人物志》形成于黄初~青龙之际,是为了配合选举制度改革而作,保留了有关曹魏九品中正制草创时期的宝贵信息。该书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中和型人才系统,反映了在黄老道家"因循"政治哲学指导下,曹魏前期官方人才思想与选举政策从"赏功能"到"重德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涛 《船山学刊》2019,(1):92-98
治国先治吏,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奉行的法则,因为官吏选任的好坏与公权力运用的质量息息相关。一名官员的行政行为是与其自身内在素质密切相关的,在相同的情境下,不同官员之间行为举止的差异,在相当大程度上基于各自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鉴于官员素质对国家治理的重要影响,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官员素质内容都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在选任、培训官员时都对其素质结构和内容要求注入了新的成分。一些有益经验对于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领导干部素质提高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恩荫又称“任子”、“荫子”、“门荫”,是封建政府根据文武官员的职、阶高低而授给其子弟或亲属以官衔或官职的制度 ,是封建社会中官僚阶层拥有的一种政治特权。明代恩荫制度既是对唐宋恩荫制度的承继 ,又依据本朝政治制度作了适时的变通。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选官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明代恩荫的承袭规定明代实行恩荫 ,最早见于洪武三年 (1370 ) ,到洪武二十六年 (1393)遂成定制。主要表现在文官、武官子孙的承袭、品秩、俸禄、入仕等各个方面 ,其中承袭制是明代恩荫制的基础。(一 )文官、武官子孙的承袭规定明朝初年 ,…  相似文献   

17.
夏侯玄《时事议》的核心论旨,是要理顺中央吏部、台省长官与州郡中正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中所说"伦辈"、"辈类"诸语,是中正在品第人物时使用的专业术语,与曹魏三年一定品之制有关,意指列为同品。官品制度并非始于咸熙元年之后,而是创立于曹魏初年。上品二品与起家官品的对应关系并非是相差四品,而是表现为多层次性。自九品中正制一创立,中正之"品"就与"家世"有关,具有"门第"色彩。但"资品"之"资"不是指门资、世资,而是指资格、资历,与"家世"无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或称“九品官人法”,是封建社会中一种腐朽的选人、任官制度。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政治上纷乱不已,阶级矛盾尖锐,道德风尚败坏,这一切同“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是有密切关系的。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必须批判腐朽的“九品中正”制度,肃清它在一千多年来没有彻底肃清的余毒。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幕府制度承接秦汉并有所发展。作为幕僚制度核心的辟署制度,仍沿用汉制但辟署范围有所扩展;出现了幕职名称并最终固定化;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但对魏晋南朝的辟署制影响较小,很多寒士通过辟除得以入仕,而其对北朝一系的辟署制特别是地方州郡辟署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出现了预备取代中央政府的霸府。作为幕友制度重要表现形式的游士宾客在此一时期继续存在但最终趋于衰微。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陈向明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量”(quantitative)和“定性”(qualitative)之争。本文无意加入这种论争,而只想对国外日益兴起的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作一点简单的介绍和评论。因为从弄清楚这个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