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预期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据此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从流转土地使用效率同农村产业组织交易效率和农民参与产业分工交易效率之间的计量分析对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证明农民参与产业分工和农村产业组织的交易效率对土地的使用效率有着显著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柳钦 《阴山学刊》2007,20(4):93-99
产业集群的交易论强调,企业空间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交易特质决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述评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关于专业化分工和报酬递增研究思路的演变脉络,指出以专业化分工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于现实经济更具有解释力。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本文认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交易网络的扩展,各种交易费用迅速增加,为了减少交易费用,增加报酬递增,协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集群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反之,集群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专业化分工深化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柳钦 《天府新论》2007,38(3):46-51
如果从分工角度考察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正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经济空间表现形式。任何产业集群都表现出明显的分工和专业化特征,而且,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集群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自增强动力机制来源于由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5.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集群成长从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个方面实现了市场创造,深化了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珠三角地区在2012年要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下一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应重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成长来推动区域一体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即如何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来加快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江静  巫强 《南京社会科学》2012,(8):12-18,27
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组织优化需要从多个维度理解。除了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优化以外,还应该包括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以及空间结构优化。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产业组织优化呈现出不同的路径。开放条件下,国际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以及产业国际转移使产业组织的调整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即要以全球价值链作为载体。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形成并嵌入了俘获型全球价值链。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实现超越,进而形成由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相适应、强调效率到强调统筹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协调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形成过程;从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增长、分工格局趋于合理化和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长级等方面简要评析了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然后.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区域土地政策、区域财税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和区域环保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最后从发挥产业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实行严格的土地环保政策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给出了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的交易特征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企业—中间层组织—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产业集群既非一个企业,又非纯粹的市场,而是一种中间层组织。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易属性是关系型交易,它是在动态过程中、在重复交易中形成,其内容是在交易中伴随着生产的因素。这种关系型交易实行双边规制,并通过信誉效用机制以及预期收益和违约成本的增加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家庭承包制作为我国地权市场的发端和基本的要素组合形式,从经营性地权的层面提升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了利益分配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资产性地权为主导的土地需求成为地权交易和要素组合模式的新特征.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使得逐步市场化的地权市场和多样化的要素组合模式正在推动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益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和交易的便利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河北省具有发展医药产业集群的良好结构基础.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集群的构成要素,进而构建了河北省医药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型,同时就如何优化集群结构,提升集群竞争优势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城市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与结构优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企业共生网络组织,它具有对内的开放性、对外的统一性、有机的内部联系以及良好的信用、风险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其集群效应和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能够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业分工与专业化不断深化。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分工、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与市场、企业共存的第三种生产组织方式,而其形成与发展往往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由此可见,产业集群优势的获得与产业分工及网络化产业协作等是密切相关的,即产业集群崛起的根本动力是基于产业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的集群经济优势。在分工、专业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进行了持续的发展、演化,以有效适应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些适应性差的产业集群将遭到淘汰。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中,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发挥着一脉相承的重要作用。其中,在产业分工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既突破了传统产业链的组合方式、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集群演化的规则与路径。模块化对全球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效率、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行业标准化等,同时也会给产业集群带来风险的集聚。  相似文献   

15.
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一般理论出发 ,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了企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集群与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关系 ,提出江苏区域发展必须借鉴产业集群理论 ,政府要创造有利于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农地产权制度固有的缺陷、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和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卷化"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同时,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或诱导流转、土地流转规范化程度低,以及流转土地的"非粮化、非农化"现象等不客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保证土地流转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分工理论经历了斯密、马克思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非常丰富,但依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仍有必要。产业集群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社会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承接的来自发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较多。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它的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不断减弱,中西部地区不断显现出低成本与土地供给优势,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长三角相邻的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注意建设“靠城(大中城市)、沿线(交通干线)、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演进 ,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必须抓住这个“千年大机遇” ,争取成为制造业大国 (世界制造业中心 ) ,才能创造出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 ,并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为此 ,要大力提高交易效率、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并要按照国际产业分工的内在规律选择适当的切入点 ,积极利用跨国公司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产业集群已成为地区参与竞争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迅速兴起,是因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可以刺激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可以转化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