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吉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吉林省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吉林省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省,粮食商品率、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等多项指标,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粮食生产成为吉林省的农业主体和重要产业部门。 (一)吉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分析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其地域分布规律十分明显,粮食生产大都集中于中部松辽平原。其中,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永吉、公主岭、梨树、伊通、东丰、东辽、扶余、长岭(利用当时行政区划的名称,下同)等十三个县(市)是国家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建立的商品粮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省粮食生产水平,左右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就界定在这一范围。 1.吉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吉林省的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潜力较大,表现为吉林省耕地较多,土质肥沃,光、热、水  相似文献   

2.
为调动农场主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美国和欧盟对直接补贴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强调程度均非常高,其中美国的实施更为全面彻底.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增加粮农的收入,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水平.通过对粮食规模经营大户、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大县实行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持,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在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中应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重点要保护农民利益。同时,要充分考虑本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合理确定粮食总生产量、总储备量和品种结构;要充分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处理好粮改与提高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借鉴世界产粮大国保护农业的政策,实施适度倾斜与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既是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客观地分析,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备诸多条件和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投入、高标准建设以及打造影响全国的商品粮生产、畜牧业养殖、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应是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和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保护和提高种粮积极性,是中国粮食安全之路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承载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任和多元目标,以及部分政策的实施机制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粮食市场扭曲严重、经济社会代价高昂、实际种粮者受益减少、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困、合规性挑战和贸易争端等问题。据此,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将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重心转到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种粮者利益保障、主产区粮食产业集群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上去。同时,应积极探索“政策保本兜底稳预期、市场提质优价促增收、科技节本增效提效率”的种粮者利益保障机制,让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共保种粮者基本利益。这种政策的创新完善和转型升级,既能夯实粮食产能基础,也能让实际种粮者和主产区抓粮者受益,同时可提升中国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合规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常德市鼎城区是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区,是全国商品粮、商品鱼和油茶生产基地县(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1989年全区粮食、油料和肉类产品产量被列为全国“百强”。目前,全区人均产粮居全省各区县市之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亿公斤左右。但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税源不足,财政吃紧,经济不活。成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怎样使鼎城摆脱“高产穷县”的困境?关键在于坚持从本区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为此,鼎城区委提出了“兴工促农、强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发展的思考□栾亦波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90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登上200亿公斤台阶,1994年突破250亿公斤大关;1996年猛增到304.65亿公斤,居全国第五位。为了确保...  相似文献   

8.
一、吉林省商品粮基地种植结构现状 自1980年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以来,由于认真地执行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9年来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从1979年到1987年,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180.6亿斤,到1987年增长到332.7亿斤。9年间平均产量为246.3亿斤,比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惠农政策的逐步确立并常态化,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粮食生产的补贴较低而且分散,粮食主产区产粮越多财政越困难.建议据上一年各省工业总产值,抽肥补农,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重点解决粮食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销售地区主动承担相应的扶农、护粮义务,对口援建,产销两区“互帮结对”,实现互利共赢;中央财政承担提高和扩大粮食风险基金的提取总量和使用范围;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差额为参考,逐步加大粮食补贴比例;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给,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充分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但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相比,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存在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政策缺乏、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政策措施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解决粮食产销利益失衡问题,必须借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的论文《谁来养活中国》,引起了一切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世界性大辩论。21世纪中国粮食能否自给、供求缺口多大已成为举世国目的焦点和热点,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回答问题。作为中国粮食大省和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在21世纪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上能做出怎样的贡献,是全国和全省人民关注的热点。本文便是基于以上问题,根据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出现利益失衡:“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呈负相关。利益失衡的原因为:粮食主产区为生产粮食承担的权利、责任与利益不对等,粮食生产对地方政府不仅没有税收,反而还要地方政府增加其配套补贴,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发展工业和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要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长效机制,中央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建立粮食区域补偿基金,加大向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国家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健全和完善粮食主产区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有着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粮食生产在全省农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产值占50%多,在农民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并未转化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现实的障碍因素,使吉林省形成了粮食越多,财政越穷,农村经济发展越滞后的恶性循环.如何使产粮大省及早走出这种困境,是实现吉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粮食生产发展迅猛,其粮食产量连续登上1000万吨、1500万吨、2000万吨三个台阶,1998年达到2506万吨,年平均增幅为5.3%,大大高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2.8%的速度,全省粮食生产在运行中显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反映了吉林省粮食发展的实际状况,又印证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某些不合理性。分析这些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对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量分布上看,吉林省粮食生产具有区域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长期的价格扭曲,使得市场机制在粮食供需调节中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国家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导致粮食产销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大量转移给粮食主销区和粮食经营者,从而影响了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进而对我国的长期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协调粮食产销利益关系,解决粮食产销利益失衡问题对保护粮食生产者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结束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新的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也表明世界多数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都将受到新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的约束与协调,尽管中国“复关”未果,但中国迟早会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由此,我国的农产品即融入国际市场,农业生产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需求,还要考虑国际市场需求。一、黑龙江省农产品出日贸易现状黑龙江省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大豆、玉米始终是全国的主产省,粮食一直是黑龙江省出口的大宗商品。1988年至1993年累计出口大豆399·2万吨。近年来,大米也成为黑龙…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综合利益补偿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实施的"普惠性"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不仅越来越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有补偿机制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土地发展权。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们应兼顾粮食安全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协同作用,筑牢粮食主产区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粮食补贴"双挂钩"制度,加大适度规模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以土地发展权为政策工具对粮食主产区实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复杂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粮食产业固有的一般性矛盾,即粮食的私人性与粮食安全的公共性、粮食产业收益隐性和危害显性、粮食市场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粮食的国内生产与国外进口的矛盾,又有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特殊性矛盾,即粮食安全极端重要性与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城镇化持续高速发展与农民种粮争地、粮食增产目标的压力与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争利、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及粮农利益与消费者福利的矛盾。分析这些矛盾的根源及现实表征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完善粮食产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质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推进种粮规模经营、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健全种粮激励政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我国粮食供应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粮食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形势堪忧: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都会减少粮食生产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会提高粮食消费数量,国际贸易新规模可能影响到粮食进口。粮食金融化会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四个方面影响粮食供应。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