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十四行诗”在我国古已有之,这是华夏古国诗歌的形式丰富多彩的一个佐证,但不是古代诗人的自觉有意的创作。“十四行诗体”在我国现当代走过了“模仿、创造、发展”的三个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十四行诗人,但中国诗人在创作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按照汉诗的特点习惯进行改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这是中国诗人对世界诗歌的贡献,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就注重审美效果,这一重视发展到极致就是西方上个世纪的接受美学。在艺术领域里,接受的重要性在电影、电视剧中就更加的重要,因为其高额的投资最终需要观众来买单。如此的高风险就要求影视的创作者深入把握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别是民族性,努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威胁,民族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影视的创作,而且成了衡量影视剧好坏的一个潜在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宏观考察衣俊卿一、问题的提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或表现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命运问题,在近一个世纪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中国文化人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这并不是学界的某种...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现实主义的重新解读——路遥小说创作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遥的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坐标上定位。一个时期内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历史评价主要是在以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及其相应的批评原则的具体引导下完成的。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宏观文化视野之内,“路遥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从人民,特别是从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和立场出发,表现他们疾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把自己作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①这一结论应该是对路遥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品位的历史的衡定和崇高的评价。我们感到不能满足的是,以中国当代文学中特定的现实主义理论原则对路遥小…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批判性王德胜迄今为止,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研究中,某种程度上的“精英”情结正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在我们的有关考察进程中。必须承认,如今有关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种种“批判”,在反省或克服当代审美文化现状层面的种种流弊、重新厘定当代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6.
袁瑾 《兰州学刊》2009,(9):181-18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宋词文化批判兴起,民俗文化就成为宋词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评论者或从宏观的大文化视野关照宋词的产生以及担负的社会文化作用,或将之作为某个历史时期民俗生活材料的记录,在历史层面上进行信息的还原。但是,由于民俗具有生活相和风习的文化意识两个层面,它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风俗画、世态人情的表层展示上,它在更深层次影响着词人的创作情感和艺术思维,以传承性的巨大感染力约束着词人的创作。文章拟就从民俗对词人创作过程的影响切入,探讨民俗文化与宋词创作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废名虽同为京派作家,但二人创作在本质有着根本的区别:一个温婉,一个冷寂;一个恋生,一个厌世,这正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道、禅精神。二人创作走向上的分歧与其出生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及家世密切相联。无论是沈从文的道还是废名的禅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它们在寻求中西文化的融合上给人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李奎报的“诗以意为主,意亦以气为主”的主气论,包容诸多内涵:或指创作主体之气即作家或诗人的气质、个性、才性;或指创作文本论即气在作品中指称的精神、力度、风格、美感等要素;或指创作过程论,即创作主体在创作思维中的“灵气”、“气机”、“灵感”,也就是“文之气脉”。从这些方面来关注它,无疑,李奎报主气论既是对中国诗歌理论的审美接受,又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
郭茜 《兰州学刊》2008,(11):198-200
“春梦婆”故事是中国文人喜闻乐道的一个话题,从北宋到明清,“春梦婆”故事一再被记述、创作。这个故事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况味既与传统的“人生如梦”思想一脉相承,又与宋代形成的士大夫文化紧密相关。“春梦婆”故事点破了封建文人无法逃循的命运归宿,同时,在它形成、流传、变迁的过程中,也融入了佛、道二教的因素,具有复杂、深厚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交织着三条叙述线索:一,横的比较。通过“愚公移公”和《圣经》、“吴刚伐桂”和“西西弗斯”及其现代诠释的比较,力图阐明中国生命文化作为人类生命文化的共同价值蕴含和作为民族生命文化的特有价值蕴含。二,纵的比较。在中国传统生命文化演变历程中,“愚公移山”和“吴刚伐桂”作为两则自我批判的神话和仙话先后两次宣告了人的觉醒:人从对于神和仙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而中国现代生命文化又在一个更新或更高的层面上重复着同样的历程。三,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从“愚公移山”到“吴刚伐桂”及其现代诠释,体现了中国生命文化精神源流的底蕴  相似文献   

11.
佛教中的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庞大的子系统,对沈从文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沈从文的“湘西系列”艺术世界中。无论是渗透在作品中的悲悯的情怀、生命无常的感悟、回归自然的愿望,还是在创作心理的把握中,都体现出一种禅学风范。  相似文献   

12.
一、博士论文提要 本论文旨在从创作主体文化心态角度对80年代文学进行系统的考察,展示出对“文学史,即是一个时代的心灵史”的当代理解。论文试图通过对80年代作家所创作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对作家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进行把握,剖析出隐藏在作品和作家创作历史背后的深层作家文化心态。通过对作家们这些文化心态的优长与缺失予以甄别与梳理,对作家们在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中国文化开始“破”中有“立”的转型,一个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适应中国现实国情的现代文化得以生成。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文化失范现象,影响着自身文化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在文化转型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永恒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在与各种文化激荡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传统派、现代派、融合派等各种形式相互生辉,使中国画的创作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散文母题摭谈张屏当前的散文创作,自从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叫响,便有“文化散文”的倡导。一时间,许多散文家竞相开掘中国文化历史。这似乎是好事,文化意识的自觉,毕竟标志着散文的进步。然而文化乃植深根在人的学养乃至无意识里,在成熟的散文中,文化只是一种天...  相似文献   

16.
文化代言者与“根”的意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角度和作家创作精神角度对赵树理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赵树理创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作为农民文化的代言人上。正因为如此,赵树理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非常特别。同时,他对农民文化的熟稔和热爱,是他能够立足于农民文化立场创作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对于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们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月,对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如同西方把“阿波罗”(太阳神)作为西方文化原型一样,月可以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精神原型来加以研究。大凡自然物象进入艺术境界,必是创作主体的体验同物象的自然结构或精神结构相契合。月,频繁而又鲜明地出现在苏轼词中,苏轼对其又有着独到、深刻的感受,这足以说明“月”意象并非苏轼刹那间审美感受所得到的心灵对应物,而是一个具有精神原型性质的意象,它承载着苏轼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由此,我们就透过“月”这一意象所承载的信息,看一看苏轼…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文化有没有“自主性”呢?就是说,是不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所要的“文化”?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化是怎么样一种形态的文化呢?我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困惑的,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的,是缺乏“自主性”的。换一个说法,就是自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相对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从自身发展成为近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古代的历史。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中西之交,古今之异”。在中国和西方相接触的时候,中国文明或文化代表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晚林 《天府新论》2016,(2):137-147
“富强”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不能仅从“富”上考量,还须从“强”上来阐发。即,一个国家或民族物质财富上的“富有”,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一定足够“强大”。“富强”如果既意味着“富有”亦意味着“强大”,则必须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富民,藏富于民;其二,教民,官吏以身作则使百姓知文化德义、礼义廉耻;其三,社会养成君子品格,能意识到财富在人生价值中的限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并不排斥物质财富,且于以上三点都有极具价值的论述。故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富强”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资源。  相似文献   

20.
近十来年,有关历代帝王、后妃的书籍,包括各类丛书,层出不穷。再放眼看,在影视历史剧的创作领域,在报刊杂志的轶闻趣谈专栏,及至在各种行业的商家炒作中(如广告、招幌),反映或涉及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或以此为素材、为背景的,比比皆是。凡此种种,折射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涌动着一股“宫廷文化热”。这一现象的出现,基于怎样一种文化心理,或切合了怎样一种社会性的审美趣味、大众意识;在求知的层面上,又是以什么样的欲求为其支撑点,看来都颇值得探究和反省。从这样的认识出发,笔者觉得有必要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