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源头活水.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早期的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持辩证的扬弃态度.一方面,主张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尤其是主张革新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这一民族文化思想对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永芳 《学术论坛》2007,30(8):150-153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青少年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是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德育中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要遵循辩证性、开放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重要载体;隐性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统是一个有着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结构-功能体系.在文化及其传统形成过程中,社会和个人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发展来源于个人思考追求整体进步的理性理想.并把它付诸现实.文化传统的传承是社会历史中的一个自然演进过程.不能因为过分看重、依赖传统而忽略了现在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进入消费社会的包装改造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中国已表现出许多消费社会的特征,许多传统文化也成为消费品.由于传统文化的消费主体已不再是文人士大夫和文化精英,因而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和改造,以使其转换为适合大众消费口味的文化形式.通过去除深度模式、图像化、类像化等包装改造途径,传统文化才可以进入消费社会.经过这样的包装改造后,传统文化在消费社会成为具有平面化、碎片化特征以及注重感观刺激效果的后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英语强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处在自然接触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出国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其魅力而言还相去甚远,还有很多因为不了解文化而对中国的误读.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失、创新性挖掘以及国人传播意识的欠缺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内因;主要外因则是西方缺乏中国语言和文化常识.对此,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内需提高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优秀文化的创新性挖掘;对外则需推进多层级的中外交流,以便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7.
从现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碎片化的,又是虚拟的和泛化的,且尚未实现创造性转化和现代化转型.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虽然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能作为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批判者和补充者,维护价值理性和提供人文关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融入世界和赢取话语权的文化资本.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向有三:一是自觉地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二是不能任意解构传统文化中的固有精髓,三是要努力化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高度集中和凝聚,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精品,是高校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将世界遗产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是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戏剧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其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比较,具有表演性特征;而与其他表演艺术相比较,传统戏剧则具有综合性特征.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传统戏剧的存在,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价值集中地体现了传统戏剧的价值;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延续有效地保证了传统戏剧的生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三种文化功能,即保存文化遗产、再造文化产品,熔铸文化心理、塑造文化品格,传承文化传统、加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既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我国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的发展和继承,探索其中蕴涵的传统思想渊源,对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科学发展现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深刻的历史渊源: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注重综合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民为邦本"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于其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当今大学生,特别是西部大学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值得深思.文章拟从唐宋诗词中的渔父形象所映射出的自由道德意识,考察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主义,或称文化保守主义和国粹主义,是近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思潮,也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中国士大夫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最初的本能反应模式.在文化传统主义者看来,中国文化优于他种文化,近代文化的进化必须以传统为本位,因而它排斥或轻视西方文化,具有一种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在近代中国的不同时期,文化传统主义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对这一文化思潮进行系统的剖析,对在新的条件下借鉴和继承文化传统,建构中国新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自觉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秉承文化民生的理念,综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认同,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崛起,实现区域立体式发展,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使传统文化获得强劲的创新驱动功能和深邃的意义延伸,成为促进民生幸福的正能量.这既是传统文化重归本真价值的应有取向,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战略命题.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它所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被历史认同的文化生活内容.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传统与落后联系起来,把传统与时代文明相悖联系起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有相当多的人给这个传统的内容作了一个简单的鉴定,非常武断地把它叫做"封建迷信".其中,文化失望是误读的基点.时代诉求与文化转型、文化重构与文化复兴、民族记忆与文化精神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索.要想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必须认识到文化作为传统内涵的整体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势难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迫切需要探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从中国民间传统的特质来看,持中贵和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传统文化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压力.  相似文献   

16.
旅游对东道地的影响,尤其是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是旅游人类学者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剖析,揭示出文化变迁、文化自决与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指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不是保存,更不是封存,而是在保持原有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变迁.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法律文化是构建现代法治不能割舍、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中国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中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中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外部条件,并且造就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两次机遇.两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的现代转型.这三个层面文化转型的逻辑是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基本路径是:"基本原理"必须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民族化;"文化传统"必须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必须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性,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依据.这一改造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选择与融合的过程,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