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符号学有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意指性和交流性。意指性研究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性质和类型,交流性则研究符号的意指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从交流性角度来看,接受者对符号所指的理解主要依靠主体业已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理解的外在参照系。使符号的意指作用得以实现的这两方面条件是相互联系不容割裂的。一方面,接受者主体“先”结构是个体理解的根本前提,它决定着理解的个性特征,文学接受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产生的原因即在于此。另一方面,当个体接受者之间处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之中时,他们对符号意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认为,符号的认识功能仅只在于它是人类借以传递、存贮和加工信息的主要手段。符号的认识功能无疑是包含这一方面的。但是,符号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认识关系和本身得以确立和实现的中介,因而符号的主要认识功能应是分化功能、内化功能、社会化功能与信息化功能。 一、符号的分化功能 主、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确立是以主、客体二者的分化为先决条件的。主、客体的分化不是与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步发生的。外部世界客观存在着这个经验事实并不构成主、客体分化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原始人所感知的外部世界与我们所感知的物理世界全然不同。对原始人来说,纯物理的现象是没有的,每个存在物、每种自然现象都具  相似文献   

3.
时于卡西尔的"人是符号的动物"这样的命题,我们过去常常把它理解为"人是创造、使用符号的动物",这是片面的理解.实际上,这个命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不仅指人对符号的形构.也指符号对人的形构;不仅指人被先验的、抽象的符号形式所形构,也被后验的、具体的符号形态所形构.符号对人的形构,一方面指人的世界的形态被符号形态所形构,另一方面也指人观照世界的方式被符号形态所形构.在这个命题中,两个方面的理解有主次、显隐之分,但不可有所偏废,否则会造成对卡西尔的片面化和贬低化,贬低卡西尔思想的深刻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从理论回到实践必须有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决策认识。 我们知道,人不仅要认识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即进行事实认识;评价客体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即进行价值认识,而且还要改造客体,占有客体。主体改造客体,改造世界,是人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根本标志。主体占有客体,把客体变成自己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主体占有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结果,是物化了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主体改造客体,主体占有客体,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关系。但是,事实认识面对客体本身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对现有的客体现象、本质和规律作出说明,它告诉人们客本质和规律是什么。价值认识面对客体存在和发展规律这个价值物,对这个价值物的价值作  相似文献   

5.
同类相应是感应现象发生的总体规律,<淮南子>从不同的主体关系探讨了艺术感应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并且,<淮南子>意识到了艺术感应现象是发生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感"和"应",不仅对主体之间的感应关系有所论述,而且还论述了艺术感应最重要的主体--人在艺术感应活动中应该具备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理路。后者从康德到黑格尔始终坚持着建构主义理论倾向,即我们只能认识自身建构的世界。在观念论的传统中,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都是建构主义。黑格尔用概念来构建和理解历史,马克思借助费希特富有主动性的主体来构建资本主义世界,从而使主体能够认识和改变这个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是一个观念论者。因此,恩格斯所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认知博弈过程。认知博弈的本质即交流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信息交互的目的在于彼此的信念修正,达成公共信念。信念交互通过认知命题而得以进行,通过认知命题所承载的意义而得以实现。随着当代社会信息化特征的日益增强,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做信息命题,透过言语行为的信息特征,认知博弈就能够刻画信息的社会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8.
潘绥铭  鲍雨 《学术界》2015,(2):76-87,323
本文着力解决的是主体建构在社会科学诸多范式与取向中的合法性问题。主体建构是一种视角、一个解释工具,也是一种方法论取向,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论倾向。主体建构以现象学关于主体意向性与意义建构的论断为认识论基础,以理解社会学为理论源泉,试图理解关于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主体的视角下的不同的意义。主体建构的目的是对这些不同的意义进行差异性理解、过程性理解与情境性理解,并以此解构垄断意义与固化意义,寻求社会现象的多元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话语主体间实现有效交流的首要载体,其最显性的功能就在于话语主体对彼此之间表达意义的共同理解。但是,这种理解的有效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于话语内容的准确性和主体知识结构的丰隘,而更决定于话语间性的张力度:张力太大,则抑制话语功能的有效实现;张力太小,则主体之间就会失去交流的意义。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符号差异性;二是主体间性;三是语境间性。虽然,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或者语言学问题,但是它的逻辑根源却只能在哲学认识论那里寻求到存在的合法性。话语间性的存在使得话语主体的话语实践更显得丰富多彩,但其衍生的符号异化、文本冲突和话语霸权等问题却使得主体间表达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因此,如何把握话语间性的两重性,突破话语间性的两难选择,就成为主体间达于共同理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陈红 《学术论坛》2006,(11):47-51
作为认识的心理域运动的基本原理有:心理基因原理,即主体具有作为信息处理程序的心理基因,认识的心理域运动是心理基因加工认识信息的组织过程;“有色眼镜”原理,即认识感知过程所接收、识别的信息中已加入了心理基因的处理信息;个体语言原理,即心理基因的信息编码程序是个性化的;整体信念原理,即认识稳态都是主体的整体信念;超循环生成原理,即认识能力和心理基因通过超循环生成机制形成、进化。认识心理域运动基本原理的研究,将有可能推动模仿物质生产的知识生产计划模式,转变为组织心理域运动的个性化方式;并有可能推动充分张扬学生心理自组织能力的全新教育体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