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中,日食与月食的记录比较系统和完备。从现有的记录和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当有日食或月食发生,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施行相应的"救护"仪式,用以救护日月,这一传统礼制从周代一直延续至清末。追溯日食与月食的"救护"仪式从不同趋于相同,研究这一变化并且进行系统分析,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也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与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科学认识活动都是基于科学认识主体固有的本体论承诺,在认识论意义上,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来进行的。这一认识模式中,承认并且确认科学认识对象(即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与独立性成为科学认识的理所当然的基本前提。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迫切要求对这一前提作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阐发。本文依据客观实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与认识主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方式的不同;依据认识主体在认识中对客观对象把握的程度的不同,将通常所讲的实在划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认识:自在实在;对象性实在;科学实在。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的评价是科学认识确立的核心环节,是科学认识获得社会承认的认识基础。对于评价标准如何规定以及对评价主体如何选择,不仅关系到理论自身的命运,而且直接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因此,评价问题不仅是西方科学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所应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认识评价的实质和作用 所谓科学认识评价,从狭义上说是指在科学家正式交流场合中对科学认识成果的系统全面的审核、衡量或鉴定,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理论与诸方面的对比,而获得对其真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科学哲学的发展中,科学构成与演化的模式问题曾经是甚或目前仍然是科学哲学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本文借助系统概念和“四面体”模式,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索。一、科学系统的构成要玩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科学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有机地结合而成的整体。①1、科学认识要素科学认识要素是由科学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组成的。科学认识主体是在同客体发生相互作用中获得其规定性的。它在整个科学认识过程中,始过处于主导地位。在广义上,整…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理念     
谢鸿昆 《东岳论丛》2002,23(2):103-107
近现代科学是卓有成效的认识方式 ,它的全部根基是科学理念 ,即存在信念、可识信念和经验信念的统一体。科学理念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逻辑前提 ,潜存于任何现实的科学认识活动过程中 ,原则地规范、指导着实际科学认识。没有科学理念 ,科学既不可能生发 ,也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代科学不是概念的表述,而是凝结在物品设计、制作工艺等等之中的知识内容。研究和评价这种科学认识,无疑需运用现代科学概念对其技术机理加以解析,否则,无从说明其中涉及何种科学认识问题,更难评论它们在科学史上的价值。但这种解析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知识水平。在此,有几个界线需注意划清。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诸多卦、爻辞是对古代天文现象的记载,丰卦卦、爻辞便是中国最早的“太阳黑子”及“月食”、“日食”记事。  相似文献   

8.
考察科学认识的发生,实质就是考察从无科学认识到怎样有了科学认识。其研究方式是回溯式。引进回溯式研究方式,有助于科学认识发生及其与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等关系问题的解决。科学认识发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科学认识系统发生和科学认识个体发生,科学认识系统发生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科学认识系统发生与个体发生实际过程是同时的,但从逻辑上看,它们二者并不同时,而是科学认识系统发生在先。除了伴随科学认识系统发生而出现的那些科学认识个体,其他科学认识个体发生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事实上也后于科学认识系统发生。  相似文献   

9.
“建构”(construction)一词源出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发生论识论原理》中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认识的个体在与外部客体进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自我平衡调节机制”逐步建立起思维结构和认识对象的概念以达到对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体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引用“建构”一词同皮亚杰的原来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有其确切含义.所谓科学认识的建构是指科学认识主体(科学劳动者)在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有目的地观察或运用各种科学认识工具和手段对科学认识客体进行作用,对所获得的有关对象诸信息要素或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加工和处理,或构造新质信息并使之概念化、形式化和系统化的思维操作.建构是科学认识的动态机制,是科学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性地反映认识对象本质规律的过程.因此建构正是根本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体现,是科学认识发生、发展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科学既具有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价值,也具有多方面的精神价值。科学的认识价值是其精神价值的重要组成部份。科学所具有的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目标价值。科学知识由于具备确定性、精确性和逻辑融贯性等优点,从而在一定限度内能够对认识的发展起到目标或典范作用;二是认识方法价值。一方面,科学认识可以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认识方法;另一方面,科学活动所运用的方法,即科学方法,对一切认识活动都具有方法上的直接借鉴意义;三是认识条件价值。科学能够从变革思想观念、提供知识背景和输送科学精神等方面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创造条件。 研究科学的认识价值问题,目的在于为人们能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和实现科学的认识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因此,仅仅对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表现有所认识还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涉及到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评价问题。对认识具有价值的并非仅限于科学,实践对认识具有价值,各种非科学认识,如哲学、宗教和艺术等认识形式对认识也具有价值。在这多头绪的认识价值所组成的价值体系中,科学的认识价值居何种地位呢?科学的认识价值和实践的认识价值,以及各种非科学认识的认识价值是什么关系呢?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也就是所谓科学的认识价值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盛新娣 《社会科学》2003,(10):120-128
要对“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问题做出断言 ,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科学的概念。在当代 ,科学不仅指一种知识 ,且是人类获得知识的社会活动。科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同时 ,通过修正、扩充乃至更换内涵 ,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 ,不断地确立起自己的存在。从此意义上讲 ,中国古代科学就应当能够被纳入科学的内涵 ,从而成为科学的一种形态。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 ,并不构成我们使用“中国古代科学”这一概念的障碍。本文具体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这一概念的使用所要备具的三个方面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人类抽象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伴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实事求是”作为一条简洁又丰富的科学认识路线也在不断地深化。在世纪之交,历史地回顾这条认识路线的思维方式形态,探讨其在当代应然的最佳内涵,对于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这条认识路线,从而推动科学、哲学和社会生活顺利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科学认识路线是能保证获得真知的认识路线;我国学者概括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是一条科学认识路线。“实事求是”最早见之于《汉书》。《汉书·汉间献王传》曰:“汉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休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即以事实…  相似文献   

13.
一、重心律的涵义在自然界,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有其重心。相映成趣的是,作为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有自己特定意义上的“重心”。科学史表明,科学认识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相反,却是有轻重缓急或主次先后的。在科学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科学认识的某些部分的存在和  相似文献   

14.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形成的基础。但什么是科学事实?它具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它同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存在着不伺的观点和看法。 一、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 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现是科学探索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成为了科学革命的先导,对科学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巨大的影响。这种发现,从完整意义上说,并不只是停留在经验事实的发现和陈述,而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揭示,并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确定性描述所建构起来的系统理论的完整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它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现阶段我们对宗教及宗教问题的科学认识和行动指南,它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学术界的某些观点,依据量子力学的科学事实和量子力学创始人的思想对测量仪器的新的认识论意义作初步的探讨。 一、仪器的一般认识论意义 所谓仪器,是指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认识的主体所设计、制造和操作以把握认识客体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在经典物理学中,仪器只具有人体感觉器官的有限延伸的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工具的作用。仪器这种经典的认识论意义是由经典物理学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其本身的作用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认识发展的诸多规律中,人们谈论最多的,大概莫过于科学认识发展的加速度规律了,加速律之所以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主要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从科学认识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较易感受到加速律的存在;二是许多著名人物,如恩格斯、普赖斯等曾有过专门论述.尽管如此,对加速律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仍大有人在;而且,在某些关键性问题上,譬如,在造成科学认识加速发展的原因,即加速律的理论根据上.该规律也的确有其欠明朗之处.为此,很有必要对加速律作一番深入的考察.一、涵义与事实证据1.涵义1844年,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科学认识发展加速律的思想.他说:"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客体作用于主体并在主体中形成其映象(概念、理论等抽象形式表现着的客体映象)的过程是科学认识过程。相反,主体作用于“客体”(客观实在)使其成为真正认识论意义的客体(即人化客体与人工客体)的过程是科学实践过程。前一过程是由主体中的科学认识结构调控的,后一过程则是由表现认识结构外部功能的科学智能结构支配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科学认识形成的问题时,一个首要的任务就在于从科学认识的成果出发去寻求它的成因及其规律性。诚然,科学认识成果必须经过科学认识主体的活动才能取得,因而这同从科学认识成果本身出发事实上是不可分割地联系者。然而研究的角度却可以不同。科学理论场思想的提出,主要着眼于科学认识成果,从科学认识成果本身出发,力图解决科学认识形成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