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246-250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结构、转方式构建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整体发展的主要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顺应形势革新培养方式,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艺术类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分子,其就业前景、能力、趋势一直以来备受多元主体关注。在当前就业压力的背景下,从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现状出发,大力进行艺术院校创客空间建设,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平台,转变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法,一方面能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创客价值,另一方面能切合当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评估机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导向和规范的重要功能,建立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不能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要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艺术学科建设的特点,构建科学的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评估体系既要注重定量的层面,又要注重定性的层面,才能达到艺术院校的教学评价目的。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的一流学科和专业在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也需要有更完备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本文在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充分挖掘"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对森林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从学校整体及学生个体两方面研究并构建了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为国内其他农林高校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繁菊  苏久青  徐欢  蒋爽 《理论界》2012,(6):214-217
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我国近3000万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和艺术工作者,他们既承担着学习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如何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真正将艺术院校学生培养成"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客观真实地了解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对制约教学效果瓶颈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组以艺术院校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调研成果,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制约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部崛起,必须研究中部崛起的动力机制.中部崛起动力机制涵盖三大方面:一是内生性动力机制,即构建"产业群"集聚机制,加速中部工业化进程;构建"城市群"带动机制,提升中部城市化水平.二是外生性动力机制,即建立农业补贴机制,破解粮食主产区三农难题;构建多项政策扶持机制,增强中部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联动性动力机制,即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群龙共舞的发展格局;构建体制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中部崛起.中部崛起动力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多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几何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针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产学合作平台单一、机制建设薄弱、运行"两张皮"等问题,阐述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创新合作途径,丰富合作内容,构建学校、企业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做法,以及探索与实践的成效,为深化产学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构建遏制"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政治机制的三个角度,即政治机制的价值体系、政治机制的制度框架、构建政治机制的物质基础等着手,论述了构建遏制"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政治机制的必要性和途径,特别是对构建遏制"东突"恐怖分裂势力活动的政治机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新时期最重要的资源。作为吉林省的省会、老工业基地建设的重点城市以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城市,创新长春市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此从分析创新长春市人才培养机制的现实动因入手,提出了创新长春市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步骤,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特色没有充分体现、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基础素质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学队伍等方式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受到主客观、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大致有观念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机优质的高校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和教师协调、学习和科研协调、大学和社会协调的机制;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评估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社会时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化的重新构建,创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村庄"多元"治理模式是与"一元"治理模式相对立的一种模式,是以"多元化"治理权力为基础,以"多元化"治理主体为核心,以"多元化"治理资源为桥梁,以"多元化"治理手段为途径的一种村庄治理模式.要建立理想的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就必须根除实践中存在的立法、行政和经济文化三大障碍.同时还要着力构建"多元"治理权力和治理手段的合法性机制和协调机制;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的培育机制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开发背景下经济学类人才培养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促进经济长期发展、人才强桂战略实施和参与国内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规模偏弱且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方法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加大对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方法,构建对接产业需求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观,从物质、组织和文化三个层次出发,研究构建"三环一体"潜性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创新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教育的必然.构建民办高校和谐校园就是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实现育人的和谐、教师的和谐和学生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要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又要探索出适合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当前,加强和改善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从增强"三性"入手:增强教师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向心力;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提升教材对现实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室内设计实践课程面临教学方法封闭单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考核内容过于片面等问题,为此以"项目"为导向、基于CDIO模式对室内设计实践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以培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推进实践课程改革:以室内设计案例为载体,设计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课程流程,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基于CDIO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的细节信息;此外,基于项目教学的过程性特征创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过程性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实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何江 《学术论坛》2012,35(2):178-181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的问题较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僵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在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前提下,结合地区民族特色,对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通过对全国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艺术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以广西本土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发展需要、具有民族地域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目前特殊教育乃至普通教育领域最流行的国际教育思潮之一,对世界各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全纳教育视阈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顺应了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我国一些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积极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与实践尝试。本文主要对全纳教育视阈下构建特殊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