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分期有多种方式,主要有"共和"、"中华民族"和"世界化"等标准.在"共和"与"中华民族"标准中,中国历史以民国成立为界分为两大时期,民国以前的"古代"为专制或民族纷争时代,民国后的近代是共和或中华民族形成的新时期;在"世界化"标准中,中国历史以明清之际为界分为两大时期,清以前的"古代",中国处于停滞与封闭状态,近代是中国融入世界也是反抗西方侵略的时期.1930年代后,多样性的分期方式简化为单一的"世界化"标准,并由此形成中国历史公式,成为历史书写的基本样式.梳理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历史分期,其意义不仅在于了解史家如何运用分期策略来建构中国民族的历史,还在于检视我们今天业已形成的历史认知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晚清吉林省报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报业发端于清末,至民国成立短短的几年间发展迅速,呈现出政府倡办官报、民间办报活跃、进步报刊涌现、报刊文种多样等特点。而正是晚清时期,吉林省向近代文明的变迁,促进了吉林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所体现出的办报理念、办报实践及经营方式,无疑对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新闻事业等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芮 《兰州学刊》2012,(3):66-71
在清末近代京师警察机构成立之前,北京的公共饮食卫生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专门管理。京师警察机构成立以后,承担了北京公共饮食卫生管理的任务。民国成立后,京师警察厅成为负责公共卫生最重要的官方机构,在整个民国初期,其负责北京的食品卫生管理,在对多种公共饮食物品的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北京城市公共卫生的发展,也成为全国城市公共卫生行政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邮政储蓄始办于1919年,1930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此后,随着邮政储蓄体系的发展,邮政储蓄在民国经济金融中的地位及功能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拟从微观金融机构、中观金融市场组织及宏观金融变迁的角度对邮政储蓄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演变展开论述,主要厘清邮政储蓄与近代金融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承古代语言学研究之文风,民国语言学研究在中国语言学研究史上具有无异的学术权威与历史痕迹;启学术后藻,民国语言学研究引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并体现了民国语言学发展的三大学术特点及矛盾:(1)强语音研究与学术实用倾向的矛盾。清末之前,语言学研究主要为"解经"服务,自清末开始,注重实用成为趋势,而语音研究与实用学术并无直接关联,民国语言学研究却仍有很强的语音研究倾向。(2)主流学术机构语法学研究缺乏与民间语法研究火热的矛盾。民国时期,语法学受官方学术冷落,而作为"民间学术",语法研究却堪称近代学术的一大亮点。(3)"语言"系统与"文献"渊源的矛盾。民国时期,语言学与文献学的界线存有诸多模糊之处,"考证类"文献的归属也是一件"麻烦事"。事实上,文献问题本无碍,因为中国语言学原本就包含有文献渊源。  相似文献   

6.
无锡在鸦片战争到民国初期的六七十年中,终于发展成为我国近代经济重镇,有着其自身的发展道路;近代无锡经济的形成实际上也是无锡近代民族资本的萌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民权与国权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及不同语境中,民权与国权的内涵不同,民权与国权之争论及变奏贯穿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清末民初,围绕政体设计,由民权与国权孰为优先的争论到国权至上、以民权提振国权的国家主义狂飙,再到民国初期民权派与国权派的激烈交锋,展现了民权与国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彰显出后发国家民主转型与国家发展的内在深刻矛盾。对清末民初民权与国权争论的三个重要阶段的思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阐释,有利于深入理解这些争论的思想实质及近代政治转型面临的特殊困难,也为推进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历史借鉴和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经济立法,起始于清末新政时期。20世纪初,清政府为推行新政,发展近代工商业,陆续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带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法律、法规,这些经济法规的制定和颁行,不仅在中国近代立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清末经济立法的历史背景清末经济立法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首先,社会经济的遽变,引起法制的遽变。经济立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或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福建近代经济演变的趋势,来论述近代福建经济落后的原因,资作史鉴,并就正于方家.一海外贸易在福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福建濒临东海,境内多山少田,发展粮食生产受到了地理条件的限制,而辽阔的海洋却为福建展示了无限的发展前景.因此,自古以来,福建经济的发展就和海外贸易息息相关,海外贸易兴盛,福建经济就繁荣,海外贸易衰落,福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福建教育会社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福建教育会社的产生及其演化的发展脉络,解构了福建教育会社的组织机制,阐述福建教育会对近代福建教育的贡献,并揭示福建教育会社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图像传播形式兴起较早,持续几个朝代,但在清朝中后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中国近代图像新闻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图像新闻传播的形式重新得到重视,图像新闻开始被用来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市民生活和针砭时弊.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年间,图像新闻发挥了记录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激变的多维历史断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国图像"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民国边疆研究是近代学术趋势中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在近代大变局之下,厘清新旧中西之间的冲突与调试,边疆研究应具有"贯通"的理念。考察民国边疆研究,既应重视考镜源流的工作,也要对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还不能忽视"人"的表现与作用。只有将边疆学术的发展与民国时期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地分析,才能深刻理解民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建设与价值取向,亦为现今的边疆学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农会组织.它的诞生既是清末全国农业生产的衰微、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吁请以及清延"新政"的实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又是与该省"地瘠民贫"、"京畿重地"以及"新政权舆之地"有着直接的关系.直隶农务总会的基本特点是对申请入会者无任何限制;会员等级分类较为详细;会务经费主要依靠自己筹措等.该会主要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试验场、举行农产品评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其对于清末各地农会组织的广泛兴起、推动近代中国的农业改良步伐,具有前驱先行的作用.但由于其受到官府监督、绅商控制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又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二十世纪初年,四川社会经济形态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四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代大机器工业,但是,除了清政府的军火工业和造币厂,除了民族资本中的个别企业,四川绝大多数资本主义企业却处于全行业手工工场阶段,直到民国二十年左右,动力机器才在各行业中得到普遍使用。显然,工场手工业是近代四川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本文试图对清末四川工场手工业的一个侧面——棉织业手工工场的发生和发展作一粗略探讨,希望能对四川近代经济结构变化、四川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清季审理刑狱多以仵作行检验,奉《洗冤录》为圭臬.近世以来,传统检验奉行的“仵作验尸”显然不足应对变革之需.在此背景下,自清末以至民国,官方皆有司法检验改良之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民国司法、卫生部门大力培植法医取代传统检验吏,稳步推进司法鉴定的近代转型.不过,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朝向近代的转型却遭遇颇多困扰.这种困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法医培植人数有限,不足以应对基层司法检验.民国司法检验究其实际大多仍操于旧式检验吏之手.其二,新式法医与法官、检验吏存在人事冲突,以致有“边缘化”的倾向.其三,受司法检验制度制约,“鉴定人”的选取与“鉴定结论”的权威不时引发争执,导致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严重削弱.司法检验直接关系司法公正,透过民国司法检验的困境,不难观察民国司法改良的成效与制度转型的艰难.  相似文献   

16.
清末农会肇始于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清末农会呈现出农事活动的广泛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它是一种旨在改良农业、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7.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作用于大学内部的核心权力.我国近代大学内部权力随着清末、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始终贯穿于大学发展的整个历程.清末,行政权力独揽,学术权力微弱,两权合二为一;民国初期,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服务,两权初步协调;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此消彼长,两权再度走向平衡.这一变迁的历程对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内部权力治理具有较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教史上的地位福建部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①。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则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不是创办于北京或天津,而是创办于福建。历来中国教育史或中国高等教育史,对于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的考证,有几种论点:(一)创办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置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二)创办于1895…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管理思想与实践大抵滥觞于洋务时期、开始于清末民初之际而成型于民国时期。从器物之变、制度之变直到观念之变,这种过程源于对“西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管理思想近代化的嬗变是持续“回应”西方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洋务时期、清末新政时期和民国初创时期三个阶段入手,对中国近代管理模式的变革、管理主体结构与功能的转型以及管理主体理念的进化做一种历史性的考察,以回溯并反思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影响及其本土化走向。  相似文献   

20.
赵炎才 《天府新论》2004,3(3):118-122
清末民初雷铁崖揭露批判封建伪道德杀人祸国,伪道德导致清末民众公德沦丧、私德扭曲,吏无官德、士无人格及民国初期道德愈坏、邪恶肆虐,理论上主张斟酌时宜,变通旧说,创"适合国民心理之学说","尽以铸造新国民,以竞争新世界";内涵上以爱国为核心,提倡国与民、家、地方统一,在价值取向上崇尚近代理想人格;在具体规范上继承与吸收中外积极美德;方法上主张立志、修身与践履结合,磨厉志士精神,刻苦其志气,早振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