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要介绍语境研究的历史,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建构的心理机制及模式,揭示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在心理机制的制约调节及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动态地建构交际语境的规律,分析了语境动态建构的心理过程及认知特征,并总结了语境建构特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际语境由各种不同而相关联的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外显因素和内化因素这两大类。交际是交际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从而顺应外显语境因素和对方的内化语境因素的一个动态过程。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丈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有助于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幽默与合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正确的应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产生除了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探索在不同交际环境下所产生的交际功能。以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为指导,对违反原则时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提高读者对幽默的欣赏水平和创造能力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关联-顺应视角下的委婉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的探讨和分析一直方兴未艾。基于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之上的关联一顺应模式从特定的角度将关联理论中的明示一推理过程和顺应论中的语言选择顺应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交际过程中的委婉语。根据此模式,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过程是依据交际语境,寻求最佳关联,顺应关联假设,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过程。该模式有效地剖析了交际中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同时也充分凸显出动态语境对交际双方选择和理解委婉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扬 《学术研究》2023,(11):32-38+177
斯托内克语境理论将语境定义为交际者的共有场,即交际方在某一时刻所共同预设的信息。我们可以从“概念特征”和“基础问题”两个方面对斯托内克语境进行深入的考察。斯托内克的语境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关于语境的表征理论。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是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或传达数种言外之力的语言现象。在此运用关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语用模糊的产生和释义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参与,认知语境、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导致语用模糊。受话人在释义中,通过语境推理和优化关联原则对话语进行信息加工来达到最佳释义,从而完成语用模糊的交际认知互动。  相似文献   

7.
语言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际的成功离不开语境。语境不是一个静态的、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也随之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前,语言学家们多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语境的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语境研究引入“动态”的概念,语境的动态性也逐渐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现有对预设和语境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这一设想,根据语用预设的特性以及语用预设与语境的关系分析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的可行性,从说话人对语境的操控和听话人对语境的延伸和选择方面,详细论述了认知语境对交际意图的语用制约和推理功能并指出虚假语用预设可以积极体现说话人意图,构建体现说话人意图的理想语境并达到交际顺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交际手段虽然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非言语交际手段的作用。这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了更加强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境下的动态语言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语境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的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英国伦敦学派的弗思以及英国功能学派语言学家韩礼德等等,都对语境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认知语用学理论框架下,语境被赋予了不同性质的解释。Sperber&Wilson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这一概念能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语言认知理论体系正在发生大的变革,其真正动因是"字本位"理论的提出。"字本位"的立论源于对汉语本体的研究,解决汉语言的生成问题,促使语言认知理论本土化。汉字具有意象表义的语言特点,字形与字音在表义功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形声字并非表音文字,其字体结构依然遵循表义原则。字形表义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对汉语语言的构成影响较大,推动汉字完成了由记事转为记录语言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2.
前景化语言是英语新闻标题的重要文体特征之一。从前景化理论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英语新闻标题前景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实现的功能,认为前景化理论对于研究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时代里,阅读英文报刊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英文报刊文章不同于一般文章,它已形成一种使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并借自己的特点成为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英文报刊的语言特色有助于提高对英文报刊文章的理解与欣赏。  相似文献   

14.
称谓语是说话人用来称呼与其对话者的用语。“小姐”一词是当代汉语语言生活中的一个极为常见的称谓语,因此在“权势”和“等同”语义对立模式基础上,分析“小姐”称谓语的历史演化、语用特点以及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5.
鸿篇巨著<红楼梦>中大量体态语的妙用是曾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体态语的形式,<虹楼梦>中个性迥异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体态语可分为三大类:表情语、手势语、体姿语.体态语独特的功能、特征使其在塑造人物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Interlanguage理论中variability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种连续体为基本观点,讨论了学习者的各种变异的类型、特征。这对于语言(教育)工作者了解为什么语言学习者在不同的场合应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同一种语境下使用了不同的语体、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与目标语不一致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语言迁移是二语和多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学习初期,语言迁移的影响尤为强烈。对于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研究多见于二语,而三语习得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从三语习得的角度,探究以汉语为母语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三语言德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以期减少英语知识对德语学习的负迁移,提高德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诗学理论与新诗形式的现代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波  魏建 《齐鲁学刊》2003,3(5):99-101
在中国现代新诗学理论的现代化建构中,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闻一多诗学的语言观首先区分了诗性语与实用语,由此确立现代诗学的本体论形式观,并进而确认现代诗的"有意味的形式"。闻一多提出的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原则,是其诗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观和形式观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规划是外语教学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语言行为和社会能力的角度对外语课程的规划提出看法。鉴于语言行为主要通过篇章类型反映出来 ,因此它构成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场特殊而复杂的文学大变革,它以其背离传统、鼎新革旧的艺术形式以及荒唐奇异的扭曲形象来折射现代社会中的人生百态。本文试图以海明威、福克纳等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为例,探寻20世纪美国短篇所表现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旨在体现这一时期美国短篇小说在形式、结构、表现形式及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新奇性和灵活性,同时也留给现代读者更深广和回味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