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3岁女孩萌萌是家里的"淘气宝",白天常奔走疯玩的她晚上总会睡得特别沉。可是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萌萌突然哇哇大哭起来,一问才知道她右侧膝关节疼痛。起初父母认为是孩子调皮,不小心磕到了膝盖,所以就没放在心上。可是过了两天,萌萌仍然说自己膝盖很疼,父母赶紧带着她去医院检查,终于揪出"真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自体免疫性疾病,常见于16周岁以下的青  相似文献   

2.
教生物的方老师今年快30岁了,人长得挺不错的, 但就是找不到男朋友。原因何在呢?据几位曾和她交过 朋友的男士反映:方老师这个人呀,过于仔细,仔细得 让人受不了,像是有啥毛病。 的确,由于方老师的父母都是医生,她从小就养成 了一种特殊的性格,对人对事都以十全十美的标准来 要求。譬如房间里的东西一定要严格地按自己的规定 摆放,钟一定要放在五斗橱靠墙一边的正中,一对花瓶  相似文献   

3.
邻居家有个女孩,长大了离开父母去外地上学。每当学校放假,女孩回家时总要给她爸妈带回诸如一条围巾啊,一瓶酒啊,一盒补养药之类的东西。妻子去串门,对此羡慕不已,回到家总要感慨一番:瞧人家的姑娘多懂事,咱们家的孩子怎么心中就没有爹娘呢?又说,当初要是也生个女儿该有多好啊。言外之意流  相似文献   

4.
寒流 《快乐青春》2009,(11):18-19
1989年,波兰诞生了一个女孩,她出生的时候右臂肘以下部分先天性缺失,父母曾一度想把她丢弃。女孩的父亲是一位乒乓球爱好者,在父亲的影响下,7岁那年,父亲成了她的教练。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和你妈妈一起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这是流传在情侣间的经典话题.提问的大多是女孩,带着两分任性、三分期待和五分不确定,硬要从男友口中掏出一个彰显爱的答案.男孩们于是深陷两难:你嬉笑应对,她怪你不正经;你若认真,答案必不能叫她满意——若答先救妈妈,女孩们必定怨怼:“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若答先救女友,她们又会纠结:“一个连母亲的生死都不顾惜的男人,能有多爱我?”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和邻居只有一墙之隔,但根本不认识,平时连招呼都没打过。只知道他们一家三口住,男的经常出差,只有女人带着一个四五岁正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孩。邻居女的嗓门比较大,经常听她训斥她家女儿,埋怨她孩子脑子太笨,简单的数学题老是做错。她家女孩确实有些木讷,或许是经常挨骂皮实了,即便是  相似文献   

7.
1.双方父母如果他(她)的父母还是把他(她)当小孩,希望你和他们一样哄着他(她),他(她)也很享受这种待遇,而你的“母性”又没那么足,以后会产生很多摩擦。如果双方父母相处不欢,连表面和谐都很难做到,也将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牧辰 《快乐青春》2014,(11):21-22
1963年的一天早上,天突然下起大雨,并伴有大风,住在青瓦台的11岁韩国女孩朴槿惠,带着一把不太结实的雨伞,跟着母亲陆英修来到大门口,她要自己去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9.
杨金凤 《快乐青春》2009,(10):42-44
病房里有位患尿毒症的乡下女孩,名叫小小。陪她来医院的哥哥是个哑巴,整天挂着一脸笑容。女孩的命很苦,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哥哥一手把她拉扯大的。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哥哥不愿看着妹妹在家等死,就用自己做的小木车,一路风餐露宿,推着妹妹来到了省城医院。  相似文献   

10.
宽容是金     
近期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名初三女生暗恋上自己的老师,被一时强烈的感情驱动,给老师写了一封表示爱情的信。信件寄出后,她后悔了。老师是一个有了幸福家庭的人,收到信后对自己会产生什么看法?父母知道这件事会怎么办?同学们又会怎样鄙视自己?女孩子越想越害怕。她怕老师和同学们的眼光,怕父母亲突然出现在学校里。恐惧咬噬着女孩的心灵,她甚至想到了轻生。  相似文献   

11.
爱的呼唤     
有一对恋人特别相爱,他们还差一个月就要结婚了。男孩给女孩买了一个呼机,只为每天给她呼上许多遍“我爱你”。有一次女孩出差,在睡梦中觉得地动山摇。地震了!女孩的第一反应是把床头的呼机抓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快乐青春》2011,(1):41-42
北魏时期,有一位个性爽朗、善良的女孩,名字叫“花木兰”,在父母的教导下,她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希望自己能够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的书报摊进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一口气买了十几本杂志.我问女孩:"你爱看这么多种杂志?"她说:"我只要一本,其余的是给别人带的."原来,他们工厂附近没有书店,离城又远,进一次城不容易,所以谁来了都会帮别人带些新出的杂志回去.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孩子也给家庭带来数不尽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小学、初中、高中……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的书报摊进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一口气买了十几本杂志.我问女孩:"你爱看这么多种杂志?"她说:"我只要一本,其余的是给别人带的."原来,他们工厂附近没有书店,离城又远,进一次城不容易,所以谁来了都会帮别人带些新出的杂志回去.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上海市一些家庭兴起了一种新的育儿理念:女儿要“富养”,尽可能为她创造优越的条件,让她学钢琴、懂艺术,上最好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同时培养她高雅的举止和不凡的品位。如果是儿子,那就要“穷养”,让他从小学会吃苦,养成坚韧的性格。然而,对于男孩、女孩要不要以不一样的标准教养,学生父母和专家却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多看几眼     
友人认识一位女孩,模样挺俊,对人也挺热情。但友人认为、她的那种“热情”有点不是味儿。于是便慢慢疏远她。后来,友人又得知她在一间发廊里干过一段时间,便恍  相似文献   

18.
法国医生为未来父母制订了一系列独特的食谱。医生们确信,若遵守这些规定,就可以选择孩子的性别。说来你也许很难相信:竟有80%的人能如愿以偿。 生女孩的食品 巧克力的饮料、可可饮料、含钙矿泉水;限量的肉、鸡蛋、牛奶、奶渣、干酪;  相似文献   

19.
初识外教 分别从美国的华盛顿、费城和波士顿,来到中国,来到重庆涪陵师范学院支教的3位中美友好志愿者圆了他们的中国梦. 3名外教中最年轻的要数Rubin了,今年才21岁的她大学一毕业就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Rubin的个头不高,在学院里,她更像一位留学生.在大学,Rubin学的是传播专业,毕业之后,她本可以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跟她的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可她却选择了中国之行.她告诉我她的父母都不支持她来,但最终还是来了.据她的学生说,Rubin在美国的学校因为成绩很优秀曾经还跳过级,的确,不然怎么21岁就大学毕业了呢!Rubin是个极为活跃的女孩,在我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时不时的随着家里放的音乐或摆头,或踏脚间跟着唱上一两句.  相似文献   

20.
女人带着孩子出门去了,留下男人一个人在家。男人喝着啤酒,不停地换着电视频道。这时,女孩的电话打来了,她说,我闲着没事,到你家坐坐吧。男人说,这——不行,我正要出去。女孩其实已经在男人的楼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