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同根同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闽台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充分发挥福建优势,加快两岸经济合作,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福建税制存在涉及面过窄、部分国家级开发区没有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没有体现福建对台特色及产业、资源、经济特色。为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完善福建税制,更好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3.
东中西互动战略视角下的海西区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应呼应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东中西互动”战略特别是“中部崛起”的战略,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长远的发展进程来重新审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确立海峡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地位,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此,确立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地位,推进边界崛起,使福建的周边临界地区真正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福建要确立以“跨越海峡、国际中转,打通中部、边界崛起”为核心的“东出西进”战略:跨越海峡,打好海峡牌;发挥海的优势,建设国际中转港,推进国际化。打通中部,突破山的阻隔,向江西、湖南、湖北等纵深腹地延伸;促进海外、台湾和福建沿海经济向内地的拓展和互动,带动福建边界地区崛起。通过“东出西进”战略的实施,形成以福建为主体的东西向“虹吸流”,扭转在南北互动合作中的被动局面,争取战略全局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际间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加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既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对接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空间及其拓展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创新适应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福建要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增强其核心地区集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集聚,避免成为边缘地带;关键在于重组区域优势,培育与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核心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7.
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融区域发展与祖国统一为一体的特殊国家区域战略,其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从全国发展大局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拓展区域互动合作思路,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将对提升福建综合竞争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接两大"三角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既是对“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延伸,更凸显福建对台区位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正视自身发展的差距、找准对接的着力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福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布局看,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加速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定位。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是福建必须在对台工作中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11.
海南自建省以来,粤琼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建立模拟系统发现,海南经济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粤琼经济存在不平等关系,分别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外围。海南要打破这种格局,创建强调自己特色的产品,把海南建成一个中国联系世界、世界联系中国的纽带和窗口,要把海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休闲旅游的中心和旅游消费的乐园。海南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对广东经济的一大贡献,在粤琼经济合作中,海南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实现海南自身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要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要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时候,优先考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有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成良 《社会科学》2000,(3):11-14
在从微观经济学通向宏观经济学的道路上存在这样一个命题: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各个微观单位,包括个人、企业、公用公益事业,乃至政府(在作为微观活动主体时),他们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构成微观主体的理性。这种经济理性与客观的经济运行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相关关系(不是一种确定的函数关系)。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时,考虑更多的往往是经济运行,而更少考虑经济理性。虽然也考虑经济主体的理性,但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效果完全相反。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制度成熟,市场体系健全的国家,主体的经济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经济新闻与经济论文写作的目的及其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安全:基于经济主权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多的人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利益、经济资源和经济制度等中心内容 ,把经济安全理解成国家不受外来威胁的一种状态或一种能力 ,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经济安全的研究基础。但当我们把经济安全置于安全一般和国家综合安全的逻辑链上思考之 ,同时把它放到民族国家与本国经济事务的互动关系上分析之 ,我们发现 :从经济主权的角度上研究经济安全问题将是—个更深入、也更合理的途径。经济安全可被理解为 :经济主权独立、有效地作用经济事务 ,构建理想的经济秩序 ,保障国家利益无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经济诉讼与经济诉讼法学--经济诉讼法概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法学界关于经济诉讼法涵义的肯定说与否定说,均失之偏颇.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经济诉讼具有特殊性.经济诉讼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6.
由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必然冲击各主权国家的经济主权 ,构成与各国经济主权互动、互享的特殊关系。经济主权与人分享 ,是在一国选择了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战略中的必然现象。因为独立的主权在与人分享时 ,对被分享的主权来说是一种安全威胁 ,于是 ,研究这种主权分享的相关问题 ,对主权国有效地保护自己 ,把全球化从挑战转变成机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溥 :近十来年 ,经济全球化 (Globalization)问题先是在国外经济学界 ,接着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了注意。东南亚金融风波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更使众多中国公众从切身经历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1998年 ,我到福建一个曾是中央苏区的边远山区小县 ,县委书记和我谈起了东南亚金融风波对该县经济的严重影响 ,深切感叹当今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是如此密切联系 ,当年路隘林深苔滑的山区小县的经济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大潮涨落而动荡不已。现代科技进步 ,尤其是通讯与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使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 ,这一方面为不少国家带来了丰厚利益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经济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其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逐渐提高。中国作为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 ,经济安全面临的国际环境要更为严峻和富有挑战。中国不仅应当积极参与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活动 ,更应理性参与构建各层次的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走势与经济发展主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初就强调,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证明,这个判断是科学的、前瞻的.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江西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在复杂形势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能力,进而努力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化危机为生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以次贷危机为引爆点的美国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向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虽然目前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太大,但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应当努力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中间构筑一道防火墙,防止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向金融领域和其他行业蔓延.因此.我们在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灵活而充分地运用利率、中央存款储备金率、汇率等货币工具,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扩大内需,妥善地处理好就业问题,真正稳定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虚拟经济的发展正在由探索阶段转向升华阶段.这是虚拟经济的新起点,中国应当更主动、更积极地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注重规范,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