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营经济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南京 民营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南京民营经济在总量、企业规模、发展水平、竞争力 等发面,都显得非常薄弱,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南京所具有的发展优势也很不相称。本文通过 对南京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发展氛围、发展空间、政府服务环境、金融服务体系以及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等方 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对南京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京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富民”,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则 是富民的必经之路。事实表明,在高度货币化的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资源配置和社会交易都离不开货币的 媒介作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作者立足于南京民 营经济的发展,以金融约束与金融深化为理论视角,着重分析了南京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并且提 出了加大南京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南京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研究和优化其社会 环境成为南京市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首先界定了民营企业及其社会环境的内涵,然后从政治环境、经 济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南京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状况,最后, 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困难仍然是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首先分析了南京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的现状及融资困难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扶持中 小企业发展的一些金融措施和经验,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南京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广州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应广大民营企业的要求,广州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社会科学成果应用推广中心、广州民营经济年鉴编委会于2006年4月26日在广州凯旋华美达酒店共同主办了“第二届广州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来自省、市政府、发改委、工商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与广大民营企业家、专家学者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十一五”规划给民营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外向型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深受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南京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正成为影响南京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政府和民营企业要营造 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构建促进技能人才成长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职工学 习现代科学知识与先进技能,为南京民营经济发展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民营企业国际化已开始全面推进,民营开放型经济 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南京民营经济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但与杭州、温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特 别是民营开放型经济起步晚、基础差,影响了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南京民营开放型经济发展 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促进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大南京整体开放型经济发展力度、借鉴温州 模式、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民营产业集群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城市的经济名片和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南京民营经济只有一个国家名牌,比青岛、杭州、 宁波等城市少得多。本文从南京民营经济的数量、资本、产业分布、平衡发展等方面分析名牌数量少的原因, 提出品牌创新的对策,强调品牌的灵魂是知识产权,品牌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南京民营企业必须开展自 主技术创新,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创新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目前已成为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并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南京的民营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贷款 融资难的问题,资金不足一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初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针对南京民营企业 发展的现状,对其自身筹资及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如:设立信用担保,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10.
南京发展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民营经济的地位、发展前景以及发展的差距与欠缺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显示了对其进行金融支 持的必要性,但当前南京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信贷管理体制改 革的滞后、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投资环境的弱化等影响了民营经济的间接融资;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主板证 券市场融资成本高昂和二板证券市场的特点等则限制了民营经济的直接融资。强化对南京民营经济金融支 持必须十分重视发展地区性的民营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积极拓宽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领域、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基金、积极推进融资租赁业务。  相似文献   

11.
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南京、服务“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 但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南京市众多的民营企业一直备受“融资难”的困扰。融资问题对民营企业 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南京市民营企业的融 资现状入手,分析出了南京市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南京市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一些基 本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南京民营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 机制也成为其成长壮大的瓶颈问题。从南京市民营经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现状分析,有效体现这种独特的区 位优势和文化优势,构建南京市民营经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从而促进南京市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南京民营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南京民营经济有其自身的特 点,南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南京民营经济与其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距离,必须选择准 确的发展战略,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南京民营经济升级发展到更高平台,提升南京经济发展的整体 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环境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已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增速的重要力量.然而就全国经济整体来讲,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要想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优化发展环境,为此:一要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二要大力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生态环境和体制环境;三要大力改善民营企业内部结构,改进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转型经济中体制碰撞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南京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转 型经济的大背景下要顺应大环境的要求,同时兼顾自身特质的具体情况,决不能贪图求快、求大,前功尽弃。 本文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突出存在的“片面追求速度”、“盲目多元化”、“重名而不务实”、“民营资本社会化” “唯规模论英雄”等问题出发,结合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南京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民营经济管理的相对滞后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主要从调查研 究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南京在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必要性,政府管理体制 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并实际操作的层面,设计了南京完善民营经济管理服务体制的方案,并根据南京实际提出 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各个时期南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现 状。在通过与世界几个主要发达国家政府以及我国浙江对民营经济支持的政策比较的基础上,对进一步促进 南京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拓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营经济是当前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对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拓展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提出了若干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与南京民营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南京市的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同时,南京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存在人才与资金短缺、政策体系与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成分,从1988年修改宪法开始,民营经济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再到1998年,国家“鼓励、引导、发展”的民营经济发展方针,到十六大上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充分肯定,这些都表明今后民营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振兴我国经济,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的主力军。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化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