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嶷山舜陵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载田  陈国生 《船山学刊》2004,(2):33-35,49
一、舜葬江南九嶷山不可疑 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一生南征北战,东伐西讨,经阪泉、涿鹿两次大规模的惨烈部族战争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同周边部落的方国统一战争之后,终于统一了黄河流域,铸鼎中原,成为众方盟主.同时,一个以黄帝部族、炎帝部族、苗蛮部族、夷黎部族为主体成份的新生民族--中原华夏族亦已融合而成.黄帝面对辽阔的领土和斗心不息的族民,取各部族群体文化之长,推行仁政,强调礼仪教化①.据<韩诗外传>:"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纡,宇内和平",便是真实写照.黄帝的这种仁政礼义思想经其后继嗣者继承和发扬,至西周随着宗法制度的确立,初步形成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义"的礼教思想.后又经春秋时期孔子等人的进一步阐发,强调"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准则遂成为中国礼教思想的精髓,并影响着中国社会达数千年之久,至今尚保存着强盛的生命力②.  相似文献   

2.
晚清反传统思潮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清理了晚清思想资料 ,认为从戊戌到辛亥 ,中国思想精英在呼吁制度层面变革的同时 ,已经开始在文化上感觉不足 ,中国前现代文化的核心元素 ,诸如三纲、礼教、圣贤、孔子、儒学、家族主义、法古等 ,均在晚清受到激烈的抨击 ,这些抨击连同“祖先革命”、“孔丘革命”、“三纲革命”、“圣贤革命”、“礼教革命”等等呐喊 ,构成强大的反传统思潮 ,从而为“五四”思想革命奏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的宗旨并非“反孔非儒”,而是“人权与科学”;其第一义是伦理与政治层面的人权。运动直接针对的现实对象是康有为等人的“孔教”,而“立孔教为国教”是与袁世凯等人“尊孔复辟”相配合的;运动针对的历史对象是君主专制时代的“礼教”,而作为君主专制的伦理政治学说的“礼教”已不适应于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按照孔子儒学原理,“仁”(博爱精神)“义”(正义原则)才是根本;而“礼”(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则应当是随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形态的转型而“损益”转换的。因此,新文化运动为儒学自身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历史的转机。  相似文献   

4.
儒学"礼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五四"以来,出于反封建思想启蒙的客观需求,"礼教"曾一度被视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负担,受到了新文学作家的猛烈攻击和无情批判。然而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对于"礼教"的非难,其涉及的内容却并非儒学"礼教"的所属内涵,比如"节操"问题、婚姻问题、"纳妾"问题以及"典妻"问题等,恰恰都是为"礼教"所抵制的社会"庸俗"。新文学将"庸俗"与"礼教"进行概念置换,这完全是一种思想启蒙的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封建礼教"吃人"这种说法是站在现代立场上对前现代礼教形态的批判。而儒家礼教的真正内涵乃是遵循一定生活方式的生活行事本身的秩序、节律去制礼以教,从而创造、建构起与生活方式相适宜的社会主体及其所置身的生活世界。旧礼教之所以是"吃人"的,就是因为基于前现代生活方式制作的旧礼教所建构起来的集体性家族实体和等级化的生活世界都吞噬和压制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制作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宜的新的礼教形态,从而建构起个体的主体性和现代生活世界。如果说旧礼教"吃人"的话,新礼教则旨在"成人",成就个体的主体性,进而成就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产生于西周末年"天"与"德"相分离的文化背景中,立足于原有的"德"规范,通过"崇德辩惑"而推演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崇德为仁,辨惑为礼,仁与礼是双向互含的统一体,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孔子通过对仁礼关系的阐述,建立了自己"礼--命--仁"的思想结构,其中"命"影响着仁与礼能否合一。应把孔子思想的这种整体结构置放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在特定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和把握,从而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的文化内涵 ,阐述了孔子思想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学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方面,即儒学在思想、道德、宗教、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与儒学在社会政治结构形成及政治发展、演化中的作用紧密关联和互动,不仅构成了儒学的特色,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孔子的仁-礼思想结构,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秩序结构的基础,既是维护、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又是对社会治理的探讨。从思想与文化,社会制度与文明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孟、荀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及意义,孟子继孔子之仁,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道德伦理的思想基础,而不是宗教伦理的思想基础。荀子继孟子之后改造了孔子的"礼"(注:孔子之"礼"关注社会秩序,荀子之"礼"关注政治秩序,是为改造),主张隆礼尊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政教合一的制度文化的基础。孟、荀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形成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两条主线,即外仁政,内礼法。董仲舒在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实践中弥补了孟、荀对儒学发展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陈卫平在关于孔子思想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将孔子之“仁”褒扬为与近代人道主义相差无己;“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将孔子之“仁”抨击为反人道的吃人礼教.这两种观点虽...  相似文献   

10.
汪涛 《船山学刊》2007,(3):102-104
儒家的诗学方向,基本上是围绕"礼--乐"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方向而展开的.探讨儒家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是使"诗言志"成为中国诗学传统的主流根本原因所在,并由此而揭示先秦儒学思想的根本精神对于中国诗学源头--"诗言志"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