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治学者大概多有这种体会:或者由于尚不成熟,或者限于表达方式,有些感悟是很难以论文或著作这类形式进行系统表述的,但这些感悟有些又往往非常精彩,被人们誉为“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火花虽然不易以论著的形式发表,却能在对话或聊天时得到痛快淋漓的发挥,从而产生一种震憾的力量。因此,我们开办了这一新的栏目——当代学术问题与学者访谈,计划以每期2-3篇的数量,将目前学界前沿中活跃者们的思想火花,以访谈的形式发表出来,作为一份当代学者的思想资料加以保存。出于方便的原因,我们首先聘请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刘景钊博士对哲学界的部分知名学者进行了访谈,每个访谈有一个大致的主题。随后我们将向其它学科拓展,还望学界广大同仁给予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
张旸 《人文杂志》2012,(5):187-189
德性是人在实践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具有价值特征和生命力量的内在精神品质。德性需要可以被理解为人对自身道德内在精神品质的依赖和要求。重视尊重德性需要的内容及其形成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性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德性源发的生命性和自我性,任何道德内容的展现及其德性的形成都包含着与个体生命发展逻辑相一致的个人的选择和谋划,是个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用理性来规定人的本质不同,中国传统用德性来规定人的本质。由于人是一种德性的存在,人就应该过一种以德性为根据的生活,中国的古代文明是一种德性的文明。在这种德性的文明中,中国的传统科学是一种德性的科学。这种德性的科学以德性修养为基础,通过把握"道"或"理"来认识和把握自然万物。德性的科学有其不同于理性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陈红兵  亦辛 《东岳论丛》2006,27(2):175-178
古代文化世界观是一种建在直观体悟认识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活力论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主要包含文化价值的自然取向和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取向两方面;现代文化世界观是建立在近代物理学和数学基础上的机械论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主要是一种主体性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是对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其世界观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发展基础上的自组织演化的世界观,其文化价值取向是对古代整体性文化价值取向和现代主体性文化价值的整合,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是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德性是什么"是其关键性问题.亚氏用下定义把德性的种差规定为中道,把德性的属规定为品质.品质是一种特殊的状况,更是一种稳定的习性;这种品质是一种卓越,是人之为人本性的圆满;这种品质的实现,是指德性作为一种倾向性会产生与这种品质相同的德性行为.亚氏的伦理学既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也是一种品质伦理学.  相似文献   

6.
日本民俗学会机关刊物《日本民俗学》每隔几年刊行一次"研究动态专号"以总结日本民俗学会的最新学术成果,确认学界当前的问题所在,从总体上调整其努力方向。日本民俗学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兴起于1997年,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俗学者参与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讨论之中。本文是才津裕美子在《日本民俗学》"研究动态专号(2003—2005)"上对日本民俗学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讨论所做的第二次综述。尽管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基本是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规定下的政府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但作者始终围绕着无形"文化财"和无形民俗"文化财"等基本命题展开评述,并通过"模型"、"价值"、"心意"等概念,从日本民俗学的理论—经验立场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当前世界性的"文化实践",具有学术的深度并突显了文化实践中的学者身份及其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学者的精神     
什么是学者?这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大凡舞文弄墨之人都可归为学者行列。在学界中,有学者、学家、大家和大师之分,这些概念的区别仅在于从业时间、学术成果、学术地位上的些微差异,归根结底都是学者,都是做学问的人或者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学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实际上亦是一种史实的积累与研究,这种研究讲究一种客观的态度,如实地记录学者的学术活动和治学方式,同时还包括分析学者与学者的关系,学术流派与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这不免涉及到很多一般学者避而不谈的东西,比如说学术思想之间的辩驳,比如说因学术辩驳引起的学者之间的矛盾,甚者还有一些纯学术以外的东西,比如学术腐败。尤其是做同时代的学术史研究,这些问题就更为棘手,作为圈内或者圈外的人,大家多多少少的彼此了解一些。多多少少的有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对于这些问题如何来记述,如何来评论,颇见一个当代学术史研究者的品质和水平,是讳疾忌医避而不谈,  相似文献   

9.
李无苑 《北方论丛》2005,(5):127-130
知性文化以人和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人征服自然为目标、以科学理性为人性根据.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所能做出的文明贡献,也决定了它必将面临的种种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我们必须倡导一种与知性文化根本不同的德性文化.德性文化以人对自然的归属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的自主和谐为目标,以综合的理性为人性根据.从知性文化到德性文化的重建之途,自我控制是首要的一步,自我升华是其后必需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官商现象古已有之,其发迹可上溯春秋战国。究其历史发展的轨迹,这历来不是一种兴盛而是藏垢纳污、流弊丛生、腐化社会、激发危机和动乱的败亡之象。鉴于历史的教训,官商这种败亡之象理当为当代中国人所彻底摈弃。然而,随近年“官倒爷”的大量出现,理论界亦有人为之张目,称之为“将中国经济推上去”的“第一级运载火箭”,视之为“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必然转换物”(《光明日报》1988、6、23《学者答问录》)。这是一种不能容忍的歪曲。是混淆政革的视听。对此,本文试以史实说明之。一、官僚特权和商业资本的历史契合官商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现象。而是官僚特权和商业资本的历史契合。这种契合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哲学性质和功能的争论 在前几年有关哲学性质和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一年来,学界围绕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 一、如何理解哲学的性质? 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并不需要统一的定义,各派哲学家都有自己对哲学的独特理解和定义,这就是哲学的根本性质所在。 有学者对上述观点表示异议,认为作为学科的哲学没有共同的性质是不符合历史和现实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政治德性与道德德性能否区分,是孟德斯鸠思想中的一个难题。在1757年版《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补写了一个“著者说明”来强调该区分的重要性。但是,在围绕政体问题的具体论述中,这种区分并不清晰,似乎只是他回应批评的一种修辞策略。然而,如果跳出政体论的局限,从更一般的道德哲学来看,政治德性与道德德性的区分在孟德斯鸠那里是可以成立的。他认为,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兴起,政治德性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而道德德性的内容也发生了转化。在政治德性与道德德性区分的背后,孟德斯鸠提出了一些新的道德原则,从而在西方德性思想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换中,扮演了承前启后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古代希腊以理性为人的本质,奠定了近现代西方理性文明的根基.古代中国以德性为人的本质,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是一种德性的文明.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文明史,可以看到,或者理性或者德性的文明都是对人性的一种片面性偏执.在对话与交往成为主流话语的今天,历史的发展要求克服对人性的片面性的偏执理解,理性文明与德性文明正寻求着在对话与交往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麦金太尔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越存 《北方论丛》2005,(4):122-125
麦金太尔的实践观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他认为,实践是一种人类协作性活动方式,在这种活动中,人既获得外在利益又获得内在利益,并且指出实践活动中内在利益与德性的密不可分.因此,他一方面强调内在利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过分重视外在利益的危害.这对我们今天的实践哲学的建构及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的话:胡适生前死后都是极富争议的人物。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学界实事求是地研究胡适蔚成风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胡适是一位在学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者,是一位  相似文献   

16.
“两浙”文化在原型构成要素上,具有“博纳兼容”、“经世致用”、“刚柔并济”和“开拓创新”和诗性品格特点。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两浙”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建构开放理念空间的文化场,一种耻为人后的忧患意识和心理认知方式,一种不断向外开拓进取的精神巢穴,并以其独特的开放进取的文化原型,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围绕学术语言所进行的讨论,最常见的一种是关于学术语言的晦涩与平易之争。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学术研究已成为一种专门行业,但它同时又承担着追求普遍真理的责任,因此当专业化的学术活动与多数人的接受视野产生距离时,便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类似质疑:追求真理之思是专属某部分人的特权吗?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公共事业难道不应以启蒙大众为己任?相对于日常语言而显得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则成为首当其冲的矛头所指,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好文章应当深入浅出,晦涩的语言则有刻意制造垄断学术资源的壁垒之嫌。但是,学术研究既然作为一种专业活动,必然有…  相似文献   

18.
"学界务须‘无中心’和‘祛导向’"的主张者,明明知道"以学术为本"是学者群体"自然存在的法理逻辑与社会基础",却又将学术界要"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视为伪命题,并断言李醒民的主张和对国内学界弊端与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陷入了"超真实"的更为隐蔽的权力奴役。论者不惜以种种违反逻辑之手段来反对李醒民的主张和声张自己的反主张,试图摧毁"以学术为中心和导向"这一学者的职业伦理底线。他们认为"无中心"和"祛导向"能"成就思想开创、智慧积淀之学界大业"。该文认为这种"文革"式文风的论说方式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试图以"无中心"和"祛导向"来祛除学界之疾,根本就是个无法达成的虚幻主张。学界岂可"无中心"和"祛导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哲学界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一种以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和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它是“对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超越”。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因而有必要对它作一番评析。  相似文献   

20.
周尚君 《学术界》2012,(7):135-142,288,289
古典自由主义早就试图在自我的自由与共和德性之间达成和解,但最终不得不在资本蔓延的现代自由主义面前走向"虚无"。黑格尔从宪政的伦理国家角度提供一种共同体的德性保全,最终也免不了被马克思看作是君主制的时代翻版。马克思发现,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基础不是使人回到人的类本质上来,反而是分裂人的这种本质。左翼自由主义同样放弃了对自身法权根据的追问,无法解决古典自由主义的德性缺失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