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经济基本面数据测算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通过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拟合和划定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组合范式。以MS-DSGE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转换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具有较好的现实经济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更佳,已考虑调控取向转换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济调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成长的新兴市场,股票、债券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资本市场自身发展政策调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透过数据分别考察了中国的股票与债券市场.分析认为,要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资产价格水平,但不需要时时盯住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央行的货币政策同样应关注债券资产价格水平,也不需要盯住债券资产价格的波动.央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调控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2005年7月到2014年6月的月度数据样本,文章用广义矩方法回归分析了货币政策国际传导对中国价格与数量两类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总产出的调控效果好于价格型。美国利率政策的国际传导强化了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调控有效性,而美国的量化政策总体上提高了利率提高对产出的抑制效应。美国利率政策通过国际传导增强了中国提高利率缓解通胀压力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一国宏观经济调控需要高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设计为出发点,构建NK-DSGE研究框架,从理论层面对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刻画和解读。基于SVAR方法严格检测了相关国家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晴雨表,有着重要的显示功能,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是否纳入资产价格提供了参考、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薛瑞鑫 《学术论坛》2007,30(7):103-105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方式转向间接调控方式 ,中央银行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 ,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但同时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功能 ,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 ,就要依赖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程度往往较高,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的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从我国已有调控的即期统计特征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的效果不仅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且多次出现调控失效的现象。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控两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股市波动的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存在有显著的时滞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置实现对股票市场调控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货币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本文放松了货币在效用函数中的可加性假定,将货币引入到经修正的 IS - LM- BP 模型中,估计其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货币在反映总需求和总供给的 IS 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中均不显著,且随着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不断推进,货币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处于一个不断减弱的过程。基于此,认为货币当局应加快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的进程,改变目前主要倚重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战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工具相应地要进行变革。战后到80年代,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管制、信贷分配、央行指导信贷等直接工具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机制这三大间接工具被广泛采用,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控制重点由银行系统转到证券市场上来,三大间接工具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日益下降,出现了法定准备率降低甚至为零的趋势;贴现机制的调控作用也下降了,但作为金融监管的工具仍受重视;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与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信用创造的角度,现有互联网金融体系已能够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通过拉长信用链条和多次证券化实现倍数化信用创造,从而给现有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新的挑战:①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无法体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生的广义信用,央行需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②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总额控制等货币政策工具效力减弱,未来的调控手段更依赖利率调控;③互联网金融体系增强了社会信用扩张的内生性,其信用创造的相关指标可以作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8):53-60
本文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下对中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展开述评,认为货币政策在实际传导过程中确实存在结构性效应,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和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使其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响应不一;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是导致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性效应的重要原因,而其区域结构性效应的成因主要源于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特征;我国目前实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维护整体社会融资成本稳定,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我国央行应全面考虑不同行业和区域生产要素异质性,持续创造更多具备定向调整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对冲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使货币政策在定向和微调上更加精准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2001—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201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人行债券在整体上并无紧缩效应,提高存贷款利率有着信贷扩张效应,与这些政策手段相比,调控新增贷款规模的有效性最高。"十二五"期间中国货币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需要解决好五个问题:完善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完善中间目标和操作手段、积极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论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推进前景及细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一定领域进行定向调控.我国近期采取的以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定向调控的新措施,既是对经济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要想在实际执行中达到预期效果,发挥“稳增长,调结构”的实际作用,就应科学地界定定向调控的范围,严格监管资金的流向,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金融调控权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抑制通胀、稳定币值达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创设或调整金融制度的权能,其金融监管和金融规制有着本质区别,除具有宏观调控权的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特点,金融调控权的主体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调控权的内容为货币政策制定权和货币政策执行权,由于金融调控权的特殊性,金融调控权的目标应是抑制通胀、稳定物价。  相似文献   

16.
国家调控市场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来实现的。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家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着比其他政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和更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更为关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大庆社会科学》2013,(4):80-80
王世杰、刘义圣撰文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采用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与利率的情况下,频繁使用货币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但对经济增长波动的调控基本是无效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货币传导机制不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是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数量。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以及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所形成的治理方式缺陷,使得它们的运行处于高成本、低效率状态,从而产生了偏爱于向效率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地区差别化及其对内蒙古经济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已出现了货币政策统一化还是区域化的争论,对此笔者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调控性工具,因此不能轻易谈区域化。而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货币政策在全国统一化的前提下,在内蒙古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适当差别化。这样既能保证货币政策"物价稳定"的全国性目标,又能达到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地区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理性预期革命在当代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已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本文从理性预期的视角探讨公众的理性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分析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真正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0.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