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跨界河流的上游国家在利用跨界河流时,负有不对下游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义务。如何判断是否造成了"重大损害",上游国家和下游国家及学者间经常有非常不同的看法。2013年国际常设仲裁法院裁决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间的基申甘加水电工程案对这一原则的内涵进行了重要的阐释,为我们适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上游国家不对下游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义务在时间上不是永存的,在范围上不限于环境损害。仲裁庭的这些结论,对于作为中印跨界河流上游的我国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跨界河流利用中予以认真考虑。  相似文献   

2.
西部·云南     
《中文信息》2007,(5):0-33
云南有大小河流600余条.分属世界著名六大水系的上游,其峡谷落差大,湍流汹涌.适合涤荒的不多却很精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06-110
在特定的情境下,自然界河流的流动特性和洁净作用激发了作家心中由来已久的集体无意识,河流具有的这种洗礼的神秘色彩,被作家应用到其作品创作中。小说中的人物沉浸着河流洗礼,精神上获得救赎,得到再生,河流在这类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意味。河流的救赎意义在中国与西方都有迹可循,现代人面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河流的救赎原型性象征在作家的作品中反复被书写,在文本中增加了宗教的说教意味,而且具体到不同的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意义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夏,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分别对初头朗镇三座店遗址、上机房营子遗址和上机房营子西梁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并由此拉开了阴河两岸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文章拟就以上三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考古发掘的收获,并结合以往考古调查和试掘的资料,对阴河、英金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的分布规律、营造方式、功能及起源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聂武钢 《南方论刊》2007,(11):28-29
有失偏颇的河流观,导致我国向来只重视治水治河,注重筑坝防洪发电或是调水满足人的需要,却对取水或调水时如何保证河流健康认识不够,导致我国河流保护的基本原则尚未建立,相关制度和措施没有明确,大多数河流也逐渐失去了健康。尊重调整对象本身的规律,是法律法规体系立法过程中应遵循的起码原则,我们对河流等自然界要素的认识正在经历从浅到深的过程,所以,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以保证我国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相似文献   

6.
敬重黄河生命倡导河流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儿女应该尊重黄河,与黄河和谐共处.以敬重黄河生命为契机,我们更应倡导河流伦理.河流伦理与环境道德具有浓厚的思想渊源与物质基础,振兴河流伦理,倡导环境道德,也是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韩会敏 《理论界》2009,(5):146-148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树下>运用了多个内涵丰富的意象."树下"是作品的中心意象,象征着一种生机勃勃、安稳、踏实的生活,代表了人生的归宿;河流与白轮船,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动荡;小白马则象征着生活中的温暖与梦想,四匹红马的马蹄声,意味着死亡的相随.在漂泊中渴望着坚实的生活,而死亡又如影随形地相伴.通过这些意象,叙述了七斗充满诗意的苦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浊水溪     
浊水溪是台湾的一条最长的河流,全长有一百七十公里。名字是日本人所取,因其溪水夹带大量泥沙,长年混浊而得名。浊水溪的发源是玉山的佐久间鞍部,源头标高2880公尺。由雾社溪,塔罗湾溪和万大溪,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2):93-99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自古与文学密不可分。中国是大河文明之国、内陆河流大国,书写河流是古老而恒久的中国文学母题。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丰富的河流文学文本,是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但至今"河流文学"并没成为一个通行的概念术语,尚未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河流文学"主要指以河流或与河流相关的事物为主要题材、表现对象、核心意象、叙事背景的文学文本,它与临河住民的生存状态、文学家主体的生命体验、诸多现代性话语密切相关,既是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重要内容,又是乡土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论域。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与河流     
古代人们的生活与河流关系密切。《诗经》有许多篇章出现了河流。《诗经》直接写河流或与河流有涉的诗篇,读来给人无尽的艺术美感,提供多方面的历史知识,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展示了一幅幅及其广阔丰富、生动形象的古代社会生活的鲜活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