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久和 《兰州学刊》2005,(3):127-129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新世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进器".发展循环经济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为了实现河南的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如何通过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制定和实施为循环经济保驾护航,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分析并克服中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制约因素,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正确选择,也是保持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不仅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产业、技术、法律等条件的支撑,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期,在河西地区聚居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他们人数众多,时叛时降.他们与汉族交错杂居,对河西地区影响深远,使魏晋时期的河西走廊呈现出多种民族聚居的居民结构.  相似文献   

6.
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都是人类反思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矛盾的结果.我国在现阶段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都存在无法突破的困境,实现两者的系统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通过从发展背景、目标、推动力、运行环境及实现途径系统地考察两者的异同,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有效整合两者的异同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对策,实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无疑是走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单行推进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再造一个河西”是以区域非均衡增长的优势带动甘肃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面对21世纪决心缩小甘肃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是其决策的省情背景。只有保持10%的增长速度才能逐步缩小同全国的差距。只有打破均衡发展的格局,培育新的增长中心,才能推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和产业指向的识别证实,甘肃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优势,一是向省内重点工业城市集中;二是向河西地区集中。河西地区不仅具有发展第一产业的优势,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而且第二、第三产业在全省也有较强的竞争力。河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完全可以达到12%以上,大有希望在不到六年时间内实现全区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极为不利.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用较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最终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全面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涵文,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针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当前提高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方针,是促进区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晋江市为例,针对晋江市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不足现象,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晋江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依此提出了晋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烽燧亭障规划营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代烽燧亭障遗址的考查研究,认为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边塞建筑无论平面布局手法、构造形式选择还是防御设施配置均显现出鲜明的中原建筑文化特征.以边塞防御工事的兴筑为契机,河西地区开始全面吸收中原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营造技术方面的经验."拿来主义"加速了中原建筑文化在河西地区的传播,由此而引发的建筑变革并不仅限于边塞建筑一隅,我们注意到河西地区的居住模式、城市规划以及建筑技术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自此该地区的建筑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地区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之间时,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最严重的时期.后发区域如何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当下急需研究的课题.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构建和分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度、解析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安徽省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发展循环经济主体定位与产业选择,为安徽省及其它后发区域今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是西北地区重大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典型地区.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以河东地区和河西地区受灾率作为衡量受灾情况的指标,采用GE指数法对1998-2008年甘肃省农业重大灾害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将差异分为地区之间差异和各地区内部差异后,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大于各地区内部的差异.同时,河西地区平均受灾率小于河东地区,但是河东地区内部各市间受灾差异大于河西地区,此外还分析了不同灾种间受灾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施行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妒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循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来看,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循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承担减量化义务,以期更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循环经济理念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旅游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目标,加快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转型与升级,扩大其辐射与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态化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态化经济。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 ,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思路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中资源化的一个新手段,是一个再循环过程,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的新型循环经济时代,丰富和发展了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与应用技术,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衣物疏起初只是简单的随葬品清单,至迟在三国时期发展出了"署名"类衣物疏。其后由于南北分裂,河西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衣物疏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文本格式的衣物疏。河西地区将衣物疏与过所文书杂糅,并融入了一些其他文书的因素,在十六国时期形成了"过所"类衣物疏;南方地区的衣物疏则进一步加强对所有权的强调,并在南朝时演变为"死人移书"。在当时丝绸之路河南道兴盛的大背景下,十六国时期南方与河西地区的衣物疏存在着一定的交流,高昌地区的衣物疏此时受河西地区影响较大;南北朝时,南方地区与西域通过吐谷浑河南国直接联系,高昌衣物疏受到了南朝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使儒学成为汉王朝的正统思想。汉代河西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统治者在经营河西地区的过程中,儒学在该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成为河西地区的官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以取得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成果为基础,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为其整合的理论相生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与对策,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我国才能走出单行推进低碳经济或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