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5):180-187
随着时代发展和网络普及,贩毒人员将主战场从现实中转入了网络虚拟时空,传统贩毒犯罪逐步异化为网络贩毒犯罪,严重危害着我国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网络法治化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网络自身的特点暗合毒品交易追求的高利润、低风险的目标需求,贩毒人员利用网络实施犯罪行为可以获得更隐蔽、更安全、更便捷、更暴利的效果,网络贩毒也因此成为了传统贩毒模式的升级版本。治理网络贩毒问题,可以从加强网络贩毒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互联网和物流寄递企业的相关立法、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监管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开展网络普法宣传和完善监督举报制度,从根本上控制网络贩毒犯罪。  相似文献   

2.
网络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镇  刘瑞华 《理论界》2007,4(3):21-22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的生存空间,传统现实社会中的人全部或大部分将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由此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互补、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行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必须考虑网络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历史任务。本文对网络社会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网络和谐社会的含义,深入分析了构建网络和谐社会的动因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了提出了构建网络和谐社会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阅读与图书馆指导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本文主要从网络阅读的特点及其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指导工作,使网络阅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市场的扩张,网络交易平台中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与理论障碍。通过对我国典型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调研与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现实挑战与有效举措,进而探索未来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需求与实践困境,并提出完善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框架与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结构扁平化、主体多元化、过程互动化、监督主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网络反腐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对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网络反腐中存在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和网络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网络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路,从制度、技术、互动等维度去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与民间舆论,以期对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理性化、科学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而具有变革性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问题的探讨亦成为关注话题之一。但事实上,在现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二者均存在不足。首先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论研究中,多借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方法和观点,没有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固有理论,分散而不成体系;其次是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完善,而这种完善则需要理论的深入研究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相较于现实社会结构,其人际关系呈现更多的虚拟形态.网络社会的平等性、虚拟性和自由性特点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相对多的人性关怀.但网络社会需要现实社会的制度规范和道德约束,方能使网络社会的人性关怀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网络功能得到了全方位综合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社会时代。网络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实生活的延展,因而随着网络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网络文化也在不断生成,产生了一些新的趋势,如网络与现实交融更深、碎片化程度加剧、变得易被诱导等等,为了应对这些趋势,有必要采用注重网络与现实的统一规制、运用“大数据”整合文化碎片等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实名制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主体在网络中言行的权责利对应到现实中存在个体的身份确认机制。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降低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成本,其演进历程兼具自下而上式的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式的强制性的特点。网络实名制归根结底只是一项制度工具,需要在网络社会管理制度演化的边际上,以合理的方式,建立相配套的法律、政策,以及技术机制,才能较好地发挥明晰权责利主体、维持网络社会运行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陶鹏 《云梦学刊》2013,34(2):84-88
网络社区是新型的虚拟社会组织形态,其成员在网络社区中能够最大限度的按照个体的自主意愿进行网络活动,但也导致了网络社区出现了非理性表达,衍生出了卫道与摧毁并存、无序与有序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开放与封闭并存的多重效果,成为虚拟社会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网络社区非理性表达主体性因素来分析成因,通过加强现实社会管理与虚拟社会管理的互动,提升网络社区成员的网络文化自觉,完善网络舆论的规制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等途径加以规制,最终实现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道德:非实存的规范体系--兼论“网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伟 《社会科学》2002,(9):58-62
网络和现实都是人类生存的境域 ,它们统一于人类的生活世界 ,都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网络道德”的提出 ,只顾及了网络自身的特殊性 ,而忽视了网络与现实在本质上的同一性 ,不仅无助于生活世界的圆融 ,而且可能在伦理理论和道德实践上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困难。质言之 ,“网络道德”是非实存性的 ,在网络中不存在“网络道德” ,而只有“网德”。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随着网民规模的日益增大,网络舆论撬动现实力量的发挥,网络公共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网络化时代社会成员开展公共生活的主要领域.然而,这一塑成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及其与塑成于现实空间的传统公共领域的复杂交织,也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公共性难题,如网络缺位群体的集体失声、网络公共议题的“差序格局”、网络公共性的实现困境等.进一步而言,这三个难题分别展现出了网络主体的非公众性、网络议题的非公共性以及网络公共性的实现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8):188-192
依据场域理论和过程阶段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引发主体、初始场域和演变路径层面与"现实群体性事件"不同,在主体角色功能和作用方式上又区别于网络集群、网络围观和网络舆论等其他网络现象。从逻辑学上来界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权益受损者或社会规范的维护者有意或无意引发的群体负面情绪触点效应中单一矛盾向多重矛盾丛转化的过程。网络集体维权、网络监督、网络公关构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外延。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应该从加快转变治理理念,持续完善社会政策,不断提升制度绩效,时刻掌握舆论动态入手,以期实现遏制事件类型和规模增量,减少其负面效应的存量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的转型期。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挑战。网络舆情的突发性、非理性、去个性化以及多元互动性,对舆情监管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表明,完善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建立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对构建和谐网络舆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肌理,影响着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公民生活和国家生产在网络技术的架构上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类型,即网络社会.其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的社会特征弱化了行为主体的身份属性,导致一系列的网络失范行为,同时造成以主体意识和身份关系为基础的治理措施无法发挥的预期效果.通过对网络社会治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身份映射关系的网络身份管理路径,以期对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与法律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 ,也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市民社会。网络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是现今法律制度在网络时代滞后性的表现 ,网络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7.
论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民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有效规制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使用,已成为一个热点法律问题,保护网络中的个人信息成为当务之急。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法律规制中,应确立一般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特殊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责任适用与行为构成,明确不承担或减轻民事责任的事由,以求多方面完善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发展使得一个新的犯罪类型--网络犯罪应运而生.我国现行刑法对网络犯罪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犯罪类型较新、相关理论相对滞后和不完善,这些规定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打击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本文在介绍我国网络刑法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刑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立法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作品传播越来越广、越来越快,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案件急剧增长,给传统的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双轨并行制度的实行,使得网络版权司法保护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双轨制"冲突、网络版权管辖和侵权赔偿标准最为典型。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我国网络版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20.
网络恐怖主义是传统恐怖主义在大数据时代的新的表现形态。我国对网络恐怖主义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无法满足预防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现实需求。2015年8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法治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未来我国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化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性质和危害的认识,建立以刑事法律为主、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为补充的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法制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的反恐立法,增强社会综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