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的“一家之言”具有非儒非道、亦儒亦道的特征,每每以儒低道,以道普儒,排斥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而将儒家的阳刚精神和道家的阴柔性质有机地融为一体、首创“儒道互补”。儒道互补体现于司马迁思想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部《史记》。明此一端,关于司马迁及其《史记》思想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现为儒道互补:赞美儒家的大同小康,维护进步统一;排斥道家的小国寡民,反对分裂倒退;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摒弃儒家的繁文缩礼,以儒家的…  相似文献   

2.
魏晋名教自然之辨由儒道思想的冲突发展为“内圣(道)外王(儒)”、“庙堂”与“山林”的融合.根据这种模式,刘勰在齐梁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潮中形成了“内佛教外儒道”的人格理想。特殊的遭际使刘勰的理想人格范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隐而实际的特征.刘勰的审美理想融合了儒家重视教化(善)、道家重视自然(真)、佛教重视缛采(美)的观念,从而升华为崭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儒、道诗学发源于阴阳文化传统,是一种与宇宙观念紧密相关的诗学形式.一般说来,阴阳观念对中国诗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中国的诗学理论将看上去极为不同的两种文化类型相并存,即张扬阳刚之气的儒家与崇尚阴柔之美的道家构成了中国诗学传统的阴阳两极,并在整体上维护着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平衡发展;二、儒、道两家在历史史观与价值取向上截然相反,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却都是以"中和"、"和谐"为其至上的境界;三、儒、道两家在艺术上尽管都以"和谐"为上,可由于两者是在"道"的不同层面与范畴内谋求发展,所以在思想领域内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流.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7,(2)
北宋时期是"内圣外王"概念由道家用语向儒家术语演变的重要时期,其中,北宋新儒学天道性命与礼乐刑政并重的整体规划及其概念表达是内圣外王概念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而新学、蜀学派学者以庄补儒,会通儒道,将道家的天道自然与儒家的礼乐刑政相结合,则是其较早使用"内圣外王"概念表达儒家价值理想的直接原因。新学、蜀学派的"内圣外王"概念,既有道家的内涵,也有儒家的因素,是融合儒、道的产物,在内圣外王语义的演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儒道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道两家在价值观方面的实际影响最大。儒道两家有许多分歧 ,但也有一些共识。儒道两家都把“道”看成价值的本体论依据 ,儒家侧重“道之诚” ,以“诚”为终极价值目标 ,道家侧重“道之真” ,以“真”为终极价值目标。由此出发 ,儒家承认形式美 ,讲究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美比德、以德统美 ,追求中和之美、道德之美 :道家不承认形式美 ,也不承认道德规范的有用性 ,讲究返璞归真、与道为一 ,追求纯朴之美、内秀之美。儒家所说的圣人以诚为本 ,主张超凡入圣 ;道家所说的圣人以真为本 ,主张超凡脱俗。儒家提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 ,大力倡导合群观念 ;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 ,反对危害群体。在价值观方面 ,儒道两家相互补充 ,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价值取向。相对而言 ,道家的影响不如儒家大。  相似文献   

6.
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儒家乐生、道教长生、道家自然顺生的人生观.综合儒道,认为以生为乐,创造人生,是人生的究竟义,也是人生价值所在.以死为乐,自然安息是人生的终极、归宿.人生的价值不在向人类社会索取多少,而是以对人类社会的奉献多少来衡量.人为天地中心,既否定释氏以人生为"苦海",也否定了道教的神仙长生不死之说,而以"存顺没宁"、乐生亦乐死为大中至正之道.  相似文献   

7.
韩锐  李景平 《兰州学刊》2014,(6):157-161
从廉政文化的理念层和行为层出发,将儒、道廉政文化观概括为:儒家以"仁政爱民"为核心的廉政理念、以"正己节用"为原则的品行规范;道家以"慈爱安民"为要义的廉政思想、以"寡欲崇俭"为准绳的为政之道。其时代价值在于:儒道"爱民安民"的廉政理念,有助于强化公仆意识;儒道"正己寡欲"的品行修养,有助于促进廉洁自律;儒道"节用崇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抵御贪腐诱惑。  相似文献   

8.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学术的两大堡垒.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学术氛围,为儒、道两家长期以来在思想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随着佛教的传人以及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道教学术的形成,儒、佛、道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学术态势.  相似文献   

9.
卢旭 《船山学刊》2011,(2):110-113
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经董仲舒改造的汉代新儒学曲折地彰显出道家基质。魏晋之际,儒道互济、阴阳表里。作为“竹林玄学”的领袖,阮籍“由儒入道”,以儒道价值认同的进路通达玄学;嵇康“非儒弘道”,以重估儒家价值的进路展开其玄学思想理路。阮籍与嵇康殊途同归的哲学进路折射出魏晋玄学生发于先秦以降儒道互济的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2017,(2)
章太炎至少有五种文献涉及"庄子即儒家"议题:早年两种尚属消极评论,晚年三种已是积极参与。"庄生传颜氏之儒"是其画龙点睛之笔:颜子一系儒学由庄子传承,庄子是颜氏之儒的传人;传颜氏之儒的庄子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坐忘不是道家的本事,而是儒家的至境;即使庄子后来成了道家,但他当时也是以儒家身份,把颜子坐忘的工夫与境界记载并传承了下来。由章太炎晚年的积极参与可知,"庄子即儒家"议题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儒道互补之思所能范围,而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史内涵,理应获得自身的思想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哲学的视阈中,先秦儒、道之争实为两家"治道"之争。儒家继承周礼,又根据时代的变化改造和发展周礼的精神,既延续周代礼乐文化之命脉,又推陈出新地创立了以"德礼"为标志的"治道"体系。而先秦道家以老子为始祖,分老庄、黄老二派。黄老道家一派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诠释了老子的"失道然后德,失德然后仁,失仁然后义,换义然后礼"的思想,建构了迥异于周代传统的"道法体系",使道家之"道治"落实为"法治"。先秦儒道之争也相应地演化为"德礼"与"道法"之争。  相似文献   

12.
"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从生成论的观点来看,"和"范畴有个源起和不断演进的过程."和"的概念起源之初就有一定的审美趋向,诸子时代,儒、道、墨等诸家对其涵义进行了哲理意义的阐发.儒家论"和",则重于伦理政治的角度,重点讲"人和".道家论"和",多以气言,强调调平阴阳之气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重点讲"天和",强调只有恪守天性,排除外物杂念的烦扰的专注,才能达于生命精神之"和"的极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和谐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和谐与生命和谐的审美追求.魏晋玄学在道家"和"观念的基础上,融会儒、佛、墨等各家对"和"的涵义的阐发,将其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观念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3.
儒道两家本属同源,历史上不断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中国文化中伦理秩序与自然秩序不相隔阂,道德智慧与自然智慧并举。儒家的人文主义中有自然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中有人文主义;儒家的道德智慧中有自然智慧,道家的自然智慧中有道德智慧。两者相济相参,并行不悖。儒道之间有批评有争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因此而能"合而不同",互为体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潮。兼顾儒家儒教与道家道教之"两行",才合乎中国之"道"之流行的妙谛。儒道双行,包含人文与自然、超越与内在、无限与有限的两行兼顾,在人文到自然,自然到人文等的回环之中,找到人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  相似文献   

14.
孟子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当弟子问:“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回答中有“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一语。“配义与道”当作何解释?自汉代至今,注家均无例外把“浩然之气”同“义”与“道”相配,赵歧、朱熹、毛奇龄等甚至干脆把“义”与“道”合而为“道义”一词,以与“浩然之气”相应,这似乎已成千年定论。然而问题正出在这千年定论上。“道”虽是道家学派的核心范畴,但并非是道家的专利,儒有儒道,墨有墨道,诸子百家莫不如此,只不过含义不同于道家之“道”而已,在儒家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郭店楚简材料的十四篇儒家著作和四篇道家著作,探讨其中的儒道思想.其儒家思想观点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是对个人的认识,第二是对社群的认识,第三是对政治的认识,第四是对自然的认识.文章认为郭店楚简儒家思想反映早期道儒两家思想有共同之处,道家的“反儒”性质并不明显,当时可能存在一种综合儒道思想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探讨了宇宙自然、社会政治、人生意义等许多哲学意义上的重大问题.其道家哲学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宇宙论的有关论述,第二是自我修炼的有关论述,第三是政治思想的有关论述.郭店楚简道家思想反映早期道儒两家思想有共同之处,道家的“反儒”性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儒、道学术会通论盛行一时,它肯定儒、道二家存在着学术上的渊源关系,继承并超越了魏晋玄学道体儒用的会通模式,认识到儒、道二家各有其体、用,在本体论上会通儒家的道德与道家的自然,在政治思想上会通儒家的礼乐刑政与道家的清净无为。北宋时期的儒、道学术会通论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但其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根本性缺陷。  相似文献   

17.
王凤霞 《齐鲁学刊》2003,(3):105-107
相人术作为一种预测方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留下许多记载。通过对人的外貌神情、举止言谈的观察 ,从而推断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儒道两家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儒家遵照其“有诸内则发诸外”的原则 ,认为人物的美与善具有内在的联系 ,二者经历了由分离到重合的演变过程。道家则以美与善的巨大反差诠释了其独特的生命意识。虽然儒道都对人的外貌很关注 ,但儒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品评人物 ,道家则上升到了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堪称显学的儒、道两家,都崛起于百家争鸣、诸子横议的春秋战国之世,以后,又与中国封建社会相伴生。儒、道的对立和补充,作为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演进,而且必不可免地会作用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然而,儒家尚礼乐,道家法自然。儒、道互补,毕竟是以它们之间的对立为前提的,没  相似文献   

19.
罗安宪 《河北学刊》2007,27(4):33-37
儒家人性论,根基于仁义之道。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要为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而道家的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甚至毋宁说其人性论就是其道论的具体化,以及有机组成部分。儒家强调仁、义、礼,在儒家看来,强调仁、义、礼就够了;而在道家看来,更应当强调道与德,即强调自然与真诚,诚的基础是自然。道家强调自然,突出的正是道德行为真诚无伪、真实无欺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王弼将道家本体论引入儒学,建构了"以无为本"会通儒道的玄学本体论;又从这一本体论出发以道释儒,予圣人观以新的解读。通过对"无"与"有"、超越与现实的双向诠释,王弼巧妙地解决了儒家与道家内在的紧张,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定下了理论基调。王弼发掘儒家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身存在着误解甚至曲解先秦儒学本义的问题,故其会通儒道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缺陷。尽管因此而饱受诟病,王弼仍不失为魏晋时期创造性融合儒道思想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