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葛娟 《兰州学刊》2012,(4):211-213
巴特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出发,"即任何符号学都要在能指和所指这两项之间设定一种关系"来建构他的符号学理论。他认为神话是一种符号学系统的神话,强调神话的意指功能及其特征。以此考察中国当下文学,便可发现诸多文学神话的消费性质。这正印证了当代文坛的现实境况,在热闹喧嚣的文学市场背后是优秀作品甚少的冷清文坛,故而这是一个需要创造文学神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文学、文化批评中的"神话学"方法是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的奇妙结合,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分析文学、文化文本生产文化意义与意识形态观念的内在运作机制.作为一种方法论,巴特的"神话学"还具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对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巴特思想体系复杂多变的特点,决定了国内外学术界在巴特的身份定位、思想分期、理论体系构建等研究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衍生出诸多分歧和误解,进一步加大了正确认识巴特及其思想的难度,使巴特思想研究成为学术界一座极富魅力的迷宫。在巴特学术生涯的第一阶段,零度写作和解神话这两个关键词在巴特的思想体系中得以凸显,前者以文学为研究对象,后者则从日常大众文化表征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进入学术生涯的第二阶段,巴特的符号学研究迎来了高峰期,这段时期也被学界称为巴特学术生涯中的符号学阶段。进入学术生涯的第三阶段后,巴特思想呈现出多样性、解构性等特点。在第四阶段,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文化符号学研究继续往纵深发展,除了在思想和内容上践行解构主义精神之外,巴特还积极寻求一种解构主义的写作方式,来响应所要表达的解构主义主题,从而使作品做到形神合一。  相似文献   

4.
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理论,面对的是20世纪中期蓬兴的大众媒介,立足于对法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炼金术,即借助大众媒介,通过神话化成为全社会共同文化,俘获大众意识的秘密。并指出只有用神话的方式去掠夺神话本身,即将神话神话化,才能解构神话。但巴尔特的神话理论,在涵指系统与元语言系统的关系上,神话与象征的区别上,还有进一步辨析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学》采用的方法不再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而是初步尝试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他在其中针对不同的阐释对象往往游走于社会学批评和符号学分析之间,这种双重理论架构一方面以所谓大众文化的语言工具作为意识形态批评,另一方面则从符号语义学上来分析这套语言的结构,从而达到"去神秘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世界图景,世界秩序和冷战:神话制作的历史与联合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是“意识形态时代”,在此时期有三种社会神话逐鹿天下。这就是由美国人为首的西方精英们所提出的“十恶不赦的共产主义神话”,共产主义精英们所鼓吹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神话”,以及第三世界精英们所信奉的“帝国主义和经济不发达神话”。三种神话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虽然这些依据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神话的倡导者相信各自的神话,神话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的国际关系有强大影响。因为相互抗衡的神话妨碍达成有意义的国际协议,意识形态的抗衡破坏了国际合作。联合国是这一破坏行动的牺牲品,因此50年来的成绩令人失望。随着苏联的解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失去信誉,意识形态斗争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趋于缩小,这一情况对于世界各国在联合国开展合作大为有利。然而展望未来,还会有新的意识形态冷战冒出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神话中反映了重血统观念的倾向,形成了一个个以自己祖先为中心的后裔圈,始祖神与天神合而为一,孕育着后天神话历史化的因子。至西周,周人对殷人的“帝子”观加以改造,创造出了“天命”观,将大部分干预现实生活的远古神圣们逐出神坛,代之以天德,将道统融入血统观念,形成了近人事而远鬼神的文化意识。春秋至战国的禅让说,将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神话英雄变成了人间帝王。不可改造的神怪纷纷被淘汰,直接导致了神话历史化。降至战国,学者们对神话进一步整合,形成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五帝系统,神话与历史完全接轨,汉人司马迁的《史记》选择了这种改塑,将五帝系统纳入正史范畴,宣告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当代生态经济学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波多林斯基问题保持沉默和拒斥态度,认为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其经济理论中缺乏对生产、劳动和价值等问题的足够生态关注.这种马克思的“生态断裂”的批判并不成立.波多林斯基神话的庸俗机械论和能量还原论将价值等问题脱离其历史和社会语境,强调能量转换的质的性质而非其量的性质.对波多林斯基神话的意识形态迷雾的破除有助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获得两个更为广阔的生态愿景:一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变换断裂的系统修复;二是基于热力学的能量耗散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形态,依靠它的视觉语言成为了现实社会的一种伦理载体,因而它在为人们制造视觉神话的同时,也为人们制造了一个个伦理神话。本文在通过对产生伦理神话基础的探求,揭示出伦理神话背后其实是也是一种伦理,即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荣权 《中州学刊》2007,(2):192-196
上古时代近乎无意识的祖先崇拜,至夏、商特别是西周至春秋时代,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带着浓厚政治与伦理色彩的宗族观念。周代的宗族观念是昭示宗族地位的需要、“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需要,也是完善婚姻制度的伦理层面的需要。而正是这种宗族观念成为神话历史化的重要契机:通过创造出虚构的、历史化的宗族体系,各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人物被组合到一个家族之中,从而加速了神话人物向人格化始祖神的转变;宗族意识进一步扩展为民族意识,终于形成了以黄帝为中心的五帝系统,使神话史变成了华夏的人类文明史。当神话中的神性英雄变成了完全人性化的氏族始祖之时,神话故事便成了可信的历史事实,他们所处的时代因而也从神话时代提前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