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主体性、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的.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凸显.主体间性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共识问题.话语是人根据自身目的对语言系统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主体间性的重要表征方式.话语既是人自身目的的外显,又是主体间性建构的主要手段.目的、话语与主体间性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主体间交际目的的协商是主体间性建构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既包括能动性又包括受动性。受动性揭示的是人对客体对象的依赖性、受制约性和受束缚性 ,它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受动性。人的受动性可划分为外在受动性和内在受动性 ,外在受动性体现为人对客观规律、条件、手段和社会关系的受动关系 ,内在受动性体现为人对自身肉体、思想和知识的受动关系。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能动性和受动性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两者的统一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辨证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教育实践领域的矛盾现象,做自下而上的哲学反思。聚焦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神及知与行这五类古今中外教育领域的根源性问题,通过剖析各类教育问题共同基点的五元性,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一种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生理、社会和心理的三种存在。本文主要在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人与社会之间,讨论性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性与社会伦理、性与社会结构、性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性行为既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对立统一。人不仅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性是他的本质属性。在性行为的社会功能未消失以前,性行为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和限制,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类同一性: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检讨与归纳,是人的本质向“类”的复归,是“类同一性”支配下的人类自然生存、社会生存以及主体性生存的逻辑互动和有机统一,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任何忽视“类同一性”的行为和做法,都是酿成自然生态危机、社会道德危机以及人类主体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类同一性”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协调、互动发展的可靠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6.
熊国华 《江汉论坛》2004,(10):109-112
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不同于以前的叙事性结构、描绘性结构、抒情性结构、涵括性结构和梦幻性结构,标志着诗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构思能力的重大突破,完成了唐诗由主要对外部世界的描写进而向心灵世界拓展的艺术转型。其诗歌的心灵性结构打通了人与世界的阻隔,建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超越时空限制,重整现实秩序,展示了人对自由与无限的追求,为中国诗歌史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人的自主性行为为中介来构建。和谐性社会行为造就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造就和谐社会,而和谐性社会行为根源于和谐性社会心理。就此而言,和谐性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得以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和谐性社会心理包括合理适宜的心理需要、合理客观的认知心理、合乎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法律情感以及稳健合理的行为模式的选择心理等四大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从人生价值论中国文化和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和历史的差异之深层原因在于人生价值观。中国古典人生价值论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源初性基点。中国人从天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中构造出人文性与现世性的人生价值观,由此演绎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9.
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二重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小明 《学术界》2005,3(6):194-202
人既是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二重属性的统一。人的二重属性是指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人的三重属性是指人的类性、群体性、个体性。人的三重属性与二重属性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的范畴体系,它们之间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同时还具有交叉重叠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哲学以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对世界本体上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自控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以及建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哲学思维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达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具有永远开放的气度、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概念,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构成了它的丰富内容.在人类思想史上,费尔巴哈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多维视角来探讨人的完整本质的第一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既不单一,也不抽象,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彦泉 《齐鲁学刊》2005,(4):144-147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和谐是21世纪人类关心的主题。和谐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强调可持续发展。确立和谐社会的科技发展观,将有助于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载在本体论上提出了"气"说,认为天人一气,天人同质,打破了天人异质学说中的等级界限。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天人同性的"太虚"说,认为"太虚"是天地和人的精神意识的本原,由此人就具有了天地的健顺之德。他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并提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同时还从生死观方面论述了人心之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思想史上,有关人性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大体上,依时间先后,形成了神性人、理性人和自由人三重假设。神性人假设存在于荷马时代和古风时代,认为人是神的创造物和实现神意的工具,神性人的本质是感性的人。理性人蕴育于古风时代,盛行于古典时代,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其实是将人的根本归结为城邦政治。自由人盛行于希腊化时期,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5.
在概述人性假设及相关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产生背景、主要观点、主要管理措施和评析等四个方面对“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劳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即从实践出发解读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对以往人本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史上,将人作为目的或价值尺度而具有显著特征可分为三个是时期:人作为物的尺度.人作为自己的尺度,以及人作为他者的尺度。根据这种变,“人是万物的尺度”表征着人作为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表征着人作为自己的尺度;“我与你”则表征着人作为他者的尺度。  相似文献   

18.
人的完成及其多重向度——哲学视域中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与人紧密相关,正如康德所说,世间只有人需要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其目标则是人的完成。人的完成意味着使人成为社会意义上的存在,获得文化的品格,达到文明的形态(由野而文)。作为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育涉及多重方面,并展开为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具有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其创立的出发点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追求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无产阶级解放基础上的全人类解放;理论整体立足于“现实的人”、围绕着“现实的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展开。但是,很少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思考。立足于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我们发现其主要特点有:以人类为本、以非异化状态的人为本、以一般的人与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与理想的人统一为本、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本。具体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是“能动”与“受动”的矛盾;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要积极促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