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各领域中工程项目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新挑战,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对工程管理人才的急需,反思探索和践行有效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方案十分必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力度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我国物流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开始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目前教育部备案和批准设置物流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500所以上,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各层次物流管理操作人才。根据三亚的区位特点和物流产业的现状,以琼州学院为例,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适应性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现阶段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争取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法律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已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急需通过本科教育进行知识产权人才的大量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使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一般本科培养模式有较大不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必将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严重阻碍科技变为强大生产力、为经济振兴服务,也拖了基础科学本身发展的后腿,也难于满足更多更好地培养大批各类人才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管理、政策和体制的改革。这在当前的中国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否则,整个社会就会缺乏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强烈需求,科技也就失去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从社会的整体结构看,科技是有形的“硬件”,管理和体制  相似文献   

6.
新疆第三方物流存在着对其需求不旺、难以提供完备的物流服务、现行体制及政策制约其发展、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疆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会计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对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贸易在各应用领域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由于商务行为复杂多变,而实践教学模式有颇多局限,因而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为例,基于创建实践教学环境方面多年的实践积累,就校企互动网络贸易实训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教学方案的改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企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论述了培养高素质企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明确了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应确立培养高素质企业技术人才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企业技术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即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农村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并加强自主农产品物流服务品牌的培育;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国外物流企业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提升农产品物流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KAQ目标导向的物流专业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也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变化,明确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应该以KAQ目标为导向,实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综合教育培养模式,并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KAQ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等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辽宁医学院从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实验、校内外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复合型日语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基于此,分析了社会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理工科院校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化,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引入更多的信息化技术,以此更好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从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会计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的优化和处理是当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高校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而文章主要基于当下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进行优化策略的探讨,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让其成为推动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与优化对建构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重要作用,对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中国要想发展专业的社工队伍就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加速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化和本土化进程,促进社会工作良性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隆华  钟华 《云梦学刊》2014,(1):109-113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凝炼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创建一种全新理念的实践育人模式。根据实践育人培养需求构建了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突破了实践师资“短板”.走特色人才强校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的方向是培养特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性能力。把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并上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点播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案例结合到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对实际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蒋莉  李丽芳  潘燕华 《云梦学刊》2012,33(6):120-123
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学生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地方高校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以社会心理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涵盖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践环境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和制度建设体系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方法:河北工程大学立足邯郸市地区发展特点,培养适应实际需求,为政府决策,为企业创新,为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价值所在。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应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培养人才,才能建立其独特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校人才的市场竞争力。结论:地方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发展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和值得进行推广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实践,就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当下,媒介形态、生态环境都促使各种媒介趋向融合,也对媒介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单一学科、单一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及新闻实践的变化,就必须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人才评价机制和引进机制,构建适合自身的学科架构,推行特色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培养具有融合理念、多种学科知识、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