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妇女解放运动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其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如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其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即“五四”运动以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由于受本阶级局限,缺乏正确的理论作为妇女运动的指导而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妇女运动幻想在保留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男女平等,而且将运动范围局限于少数中上层妇女,因此无法铲除阻碍妇女解放的根源,注定使妇女解放无法实  相似文献   

2.
实验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并曾长期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而整个现代科学则基本上是近代自然科学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因此,鉴于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自然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必定存在有冲突.或许,上述认识作为基本思想动力之一,致使五四时代的先驱们在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鼓舞下,兴起了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反省与检讨的运动.不过,那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与检讨,是在以整个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杨张乔批判和变革封建的婚姻制度,批判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是“五四”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理论前提。毛泽东在社会批判和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确立了他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本文从婚姻制...  相似文献   

4.
<正> 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全国学术界纷纷举行学术讨论会和座谈会,结合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针对当时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和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文化传统,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对中国的旧思想、  相似文献   

5.
“五四”前夜的新文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坚决性和深刻性,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文化传统,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封建重压下的一次新觉醒,对于后来可能彻底铲除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封建主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端。(一) “五四”前夜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是同当时的实践政治紧密相关的。尽管《新青年》周围那群先进的思想家一开始就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他们的批判锋芒,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指向中国固有的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并没有破除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软弱的资产阶级,不仅无力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上的反扑,也无力防止其政治上的复辟。所以,尽管  相似文献   

6.
一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五四"时期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是这个运动的深刻反映,它自然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这因素赋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一种完全崭新的性质.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地指出过"五四"以前和以后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的这种不同的性质:"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  相似文献   

7.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我国,“五四”以后,妇女解放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作家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鼓吹民主革命和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妇女生活领域,关注妇女的爱情婚姻问题,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巴金是在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的。他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对中国妇女深受封建专制的压迫具有深切的体会。对妇女的处境、命运遭际、前途的描绘成为他创作的重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历史特征。坚持民主革命的政治立场、弘扬个性、顺应立宪共和的客观要求,是“五四”文化批判的合理诉求,也是近代中国知识革命基本特点的体现。学术与政治的矛盾、政治规范与伦理规范的矛盾,决定了“五四”文化批判的内在紧张关系。在探索真理、推进民主和输入外来文化方面,应当继承“五四”而又超越“五四”,以形成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的新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当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自然地会想起鲁迅。“五四”运动和鲁迅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列宁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伟大的“五四”运动造就了伟大的鲁迅;而鲁迅也在“五四”运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五四”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同样,鲁迅也从辛亥革命时的“精神界之战士”,进而成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的文化革命的英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一五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个运动的主要锋鋩是反对封建主义。而这个反封建的思潮,後来和五四革命运动相结合,更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传统的威信动摇了,人民要求对封建文化重新估定价值。这时,混迹在新文化运动内部的大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胡适,就从美国贩运了一套最腐朽的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来“整理”中国哲学史。由於他表面上对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史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所以,竟获得连他自己也不会梦想到的影响。解放以前,胡适派资产阶级哲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五四”的重读,就几个有关“五四”的敏感话题发表了看法,对以下观点作了详尽的分析:所谓“五四”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所谓“五四”在文化上的“欧化”倾向严重丧失了“民族主义”的立场;所谓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失范、价值无序、道德失落等问题是由于“五四”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过了头;所谓“五四”在社会革命和政治经济关怀方面有所缺失。文章认为,随意抹杀“五四”的历史功绩是一种轻率的、不严肃的态度。如果能以较为客观的态度,将“五四”摆到本世纪文化发展的特殊语境中考察,我们就能看到,本世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五四”的开创之功,“五四”所提出的许多文化命题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文化中深富道德和权威原型意义的“父亲”形象,曾被五四先驱者们作为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者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充分揭示“父权”及整个封建思想的残酷、冷漠和腐朽,一度是五四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动荡之后,三十年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其中一部分作家作品继续沿着五四文学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传统,将“父亲”作为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者来批判;一部分作家作品则感应着“红色三十年代”的革命情绪,将“父亲”作为政治的和阶级的代表来表现;一部分作家则着眼于自然的、健康的人生形…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化需要文化反思,尤其是对"五四"新文化模式进行检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是伟大不朽的,但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负面效应。要开拓对文化传统进行反思的新界面,超越"五四"而重新理解和阐释中国文化传统,必须探索两个问题: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从传统拟家族性向现代个体性转化的问题,另一个是从排斥西方文化和文明到吸收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翠芬 《阴山学刊》2001,14(3):67-69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它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的妇女解放思潮,其原因在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推翻封建制度的客观要求."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我国妇女运动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追求经济独立,确定社会主体地位方面探索“五四”新女性在五四思想文化背景中从觉醒到反抗到无路可走的心路历程,对“五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与探索,以期揭示女性意识的彰显和遮蔽,再现“五四”背景中女性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五四”启蒙是一次独特的思想文化革命 ,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它给世界和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认识 ,并开始了对国民性进行总体性和自救性的理性批判 ,从而为重铸中华新民族魂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 ,对“五四”启蒙独特的思想背景、现代化的张力、历史价值作一客观评述 ,以实事求是地揭示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诗的草创时期,郭沫若迎着“五四”时代的狂飚,以火山爆发式的《女神》,横厉诗坛,树起革命浪漫主义旗帜,开拓了新诗创作的崭新局面。《女神》是“五四”新诗的佼佼者,郭沫若是当时最杰出的一位新诗人。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的潮流,给正在日本留学,过着异邦生活的郭沫若带来了希望。”读的是东洋书,受的是西洋气”(《三叶集》),欺凌和压抑早已郁积于心。他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这个“对于旧有的封建礼会做决死的斗争”的民族“自卫运动”,并组织“夏社”,撰写文章,宣传“抗日”。然而,对于郭沫若更突出的彤响,则是进发出创作的灵感,“得  相似文献   

19.
话说中国男女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男女平等”作为不容质疑的社会公理,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女性为追求与男性同样权利而奋斗的一种准则。“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宽泛化和绝对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到底是不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不一样”,女性在中国社会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平等,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 本来,“男女平等”是一个不难说清的问题,按照《辞海》中解释道:“妇女和男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实际中,人们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和运用远不如书上规定的那么简单。从权利运用上说,男人可以上学、工作,女人也可以,男人可以当教授、部长,女人也可以,这样在相当多的领域造成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会议的主题,我想谈一点与五四传统有关联的问题。文学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产品。在我们的观念中,五四文学是怎样的文学呢?那是一种由于思想比较解放而人的精神得以张扬的文学。如果封建专制的精神环境不出现变化,五四时代的新文学是不能出现的。但是,中国封建传统的根基非常深厚,“王纲解组”的时期往往是短暂的,一己封建势力“重整纲纪”,加在文学上的压迫就又来了,精神又再萎缩,原有的“新文学”的意义也会逐渐消失。精神环境变坏了,文学当然还在发展着,正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学也一直发展着一样。但这时候就容易走回老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