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以及建区的目的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拓展,自由贸易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也是为其功能的发挥而设置的.我国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区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体上看,与自由贸易区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制约了我国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必然会遇到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这需要双方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并借鉴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以确保自由贸易区的顺利运作.  相似文献   

3.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以及建区的目的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和拓展,自由贸易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也是为其功能的发挥而设置的。我国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区的某些特点,但从整体上看,与自由贸易区又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制约了我国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扬 《理论界》2009,(8):71-72
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可谓全球经济的三极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诸多原因.至今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之"空白地带".面对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中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已进入到必须赶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的时候了.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层次也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和产业布局都面临着重新的选择和布局.本文对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和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形成了东北地区产业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5.
闽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闽台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将开辟闽台经济合作的新局面,改变闽台政治经济发展历程。因此,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未来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建立闽台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和经济效应,会坚定对闽台自由贸易区选择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相似文献   

6.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的创新价值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它根据区域一体化组织内成员国的差异性需求,设计了一套兼具软法与硬法特征的组织架构与法律制度.这一模式通过灵活性的制度安排不仅恰当解决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乎不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开创了"南北合作"的新路径,对于"南北合作"类型的区域一体化具有较强的模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政治高度确立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中国注重全球战略布局,表现出一个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区域性经济体向全球扩展的强劲势头.中国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不断拓展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注入动力,但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仍然受制于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借发展自由贸易区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防范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8.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实施已有十周年,囊括了4.2亿人口和11.4万亿美元的GDP,使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为第一个由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两个发达国家所组成的非多边自由贸易协定。10年来,由于取消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美加墨三国都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NAFTA可以看成是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其10年发展成效也给了我们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即将结束并有望在2012年进入政府谈判阶段。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在商品及服务贸易、投资以及经济合作领域保持了高度密切的联系,并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为中国创造更为广阔和稳定的市场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其意义不止于此。应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认识该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争取主动地位的重要战略意义,并采取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推进该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孙军 《学术论坛》2023,(2):61-72
认清中国在RCEP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加以有效推进,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运行比较成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分析该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以及各成员方所扮演的角色,寻求自由贸易协定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并基于美墨加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探讨中国在RCEP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发现,美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技术优势以及在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是承接并消化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大量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基础,是区域自由贸易区运行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在RCEP中具备市场供应方和最终需求方双重角色,在依托RCEP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规避运行中的风险,把潜在超大需求空间变成现实需求,做实内需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主导型区域价值链,实现从适应规则向主导规则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汇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洪流当中,2010年1月1日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便是一个典型。河北省是一个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都具有特殊性的省份,其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负面清单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面清单作为上海自贸区改革一大亮点,体现了我国开始着手建立高标准的投资规则。国外的负面清单制度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无论是多边协定NAFTA,或是各双边协定,其负面清单模式都可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推行中,应对重点行业实施重点保护,将负面清单制度化,使经济开放与经济安全相平衡,使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自由相平衡,使立法与司法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NAFTA第11章被喻为“投资者的权利宣言”,而投资争端仲裁机制则是投资者权利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然而,该机制运作至今,对其欠缺透明度和民主参与性的指责就从未平息过。众多非政府组织、代表不同领域公共利益的民间团体,不断提出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投资争端仲裁程序的要求,并积极向N A FTA投资仲裁庭提交书面意见,希望通过这种途径监督国家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换取对外国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从计划经济坚硬的土地上崭露头角,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文章试从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曲折的发展过程入手,论述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华侨华人经济问题研究的进展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学术界在海外华侨华人经济的研究方面有明显进展 ,尤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有所深入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问题有 :关于海外“华人经济”的概念、性质 ,华人经济在居住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华商经济网络的功能与内涵变化 ,亚洲华人企业集团的兴起与发展 ,海外华人资本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华人经济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针对上述问题的争议 ,本文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三来自知识产权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些企业也贡献了美国一半的出口,以及数以百万计的高收入的就业,对美国的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从美国专利法的修订背景着手,简要概述了美国专利制度沿革,研究了美国专利法第4次修改的主要方面,重点分析了修订中的典型问题,以及美国专利法修订后对科技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独特的环境.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成为宏观调控的体制环境;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历史性的飞跃成为宏观调控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国际大国地位日益加强成为宏观调控的开放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代大众文学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合法化运作与文化市场的转型;此外,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导致了文学书写由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移;最后,1990年代以来新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世俗化倾向,使得大众文学强化了自己的美学特征,生产出一系列文化热点以及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日本经济改革的持续进行,如何重新审视和评价战后日本经济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战后改革及其经济改革之主体是否为美国占领当局,战后日本经济体制如何形成,其是否等同于"1940年体制"等问题成为研究焦点.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萌芽、生长、基本定型和走向衰败的若干阶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战时期只是战后型经济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战时经济体制的某些要素对战后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两者具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使得我国近 几次出现的经济波动特征也很不相同。近十几年来,我们一直使用预警信号系统等方法监测宏观经 济运行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波动,及各主 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探寻我国增长率循环(growthratecycles)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