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合作创新的多主体性特征使得伙伴选择成为合作创新项目实施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基于项目视角,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可以划分为前期风险、中期风险和后期风险,通过建立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创新风险的作用机理模型,分析了企业合作创新风险的类型,验证了伙伴选择因素对合作创新风险形成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程度,明确了合作创新各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合作伙伴行为可能产生的风险:合作创新项目在前期应重点关注合作个体因素和后效应因素;合作创新项目在中期应关注个体因素和关系因素的影响;合作创新项目在后期应重点关注合作关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在分析知识创新成果转化风险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诱惑效应与约束效应的平衡模型。基于"投资、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和多元函数微分学原理,建立了合作伙伴收益有效分配机制的数理模型,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投资与所承担的风险,给出了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合作各方收益分配比例—"β"的科学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些模型的建立和理论分析对知识创新成果转化风险管理及其合作机制的完善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71-178
协同创新是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求产学研联盟各主体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也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权属纠纷和开发风险,其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冲突是合作各方关注的焦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法律制度是产学研合作联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英国校企间合作的《兰伯特协议范本》为我国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我国需要建立以独有知识产权为中心、权利合理运用和分享的法律制度,以平衡大学和企业对知识产权成果拥有和运用的权利并保障产学研联盟各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4.
创新政策主体是创新政策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政策制定主体和执行参与主体。对创新政策制定主体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创新政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14年我国中央部级及以上部门制定颁布的创新政策文本的统计,以部门联合发文状况体现创新政策主体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协同成为创新政策制定与颁布的趋势,并且协同程度不断加强。但同时各创新政策制定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平衡,不同政策主体间协同度差异过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应通过重构跨部门协调体系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创新政策主体协同机制,进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层面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订单农业风险管理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远期合约是最为基础的衍生品,具有远期合约特性的订单农业内在地具有农业产业风险与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的双重特征。现代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引发了金融化特性越来越明显的订单农业风险频繁暴发,由此内在地要求对订单农业风险实行金融化管理。研究认为:基于我国家庭承包制仍将占主导的前提下积极利用与创新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搭建订单农业交易主体——农户、公司参与现代金融市场的桥梁,让现代金融市场来反哺农业,让社会游资来分担农产品市场风险,形成合理的风险配置与利益分配机制将是促进订单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辛宇  郑鑫  叶明海 《江淮论坛》2014,(1):159-163
文章从组织学习理论出发,构建学习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能力对知识创新有正向的影响。即组织若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则知识创新的绩效越好。学习能力的各观测变量中,应用能力最具解释力,其次为获取能力,再次为整合能力与转换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对知识创新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即组织具备的协同合作能力越高,则知识创新的绩效越好。协同合作能力的各观测变量中,信任与协同合作技巧最具解释力,而目标一致性次之,再次则是先前合作经验、互补性能力和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研究开发的法律风险管理方面,应重视制度构建、技术档案管理、保密控制和建立预防机制.合作创新中同样存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问题.企业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可以从创新主体、创新行为等方面分析.企业也需要建构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产权形态客观上经历了一个由共有状态向私有状态转化的社会历程 ,其产权性质对转轨经济中劳动力失业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失业风险的成因与类型 ,国家与劳动者应分别承担总失业风险中的“系统风险”与“个别风险”部分。中国转轨经济失业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就是建立“国家与个人共担、个人为主体”的失业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是对现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重要改革和发展。通过研究协同创新的内涵、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显示:协同创新包含目标、资源和运营三个层面协同,各层面中又包含诸多要素协调;协同创新的形成必须经历一定的演化阶段,其中,组织协调能力、优质资源、知识技术兼容性、沟通渠道及合作经历等因素对协同创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协同创新网络(SIN)是以主体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知识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合作各方从创意提出到方案选择、试验、中试再到生产的全程,某些环节需要共同的投入与参与,形成益损与共的创新同盟或主体互利合作的新模式。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各资源要素特定属性的协同支配创新系统向着有序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强化整体系统功能,促使创新要素经过一定的组合放大而功效倍增。协同创新网络(SIN)具有系统性、协同性、网络性、竞合性、整合性、动态性、开放性、复杂性、异质性、自组织性等特性。将不同的特征因子整合集成可有效地应对创新过程中的系统性失灵,实现协同效应,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心怡 《东南学术》2021,(3):96-104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可持续问题,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大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建立和完善了包括个人、雇主和政府三方责任主体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由各主体共同承担筹资责任,通过机制设计调动各微观主体的缴费积极性,同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养老保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分担.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改革经验对我国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充分发挥和有效平衡各主体间的责任分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产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作为美国最成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在组织结构、运行及管理机制上都具有其明显优势.江苏物联网发展应借鉴其协同创新的成功经验,注重产业协同创新的需求导向、强化政府的战略引领与支持、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协同创新评价机制以及加强物联网人才协同培养和引进,以此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全面协同,推进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模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应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分析物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模型,阐述创新要素间的流动路径与方式.针对物联网产业外部环境变化快、产业风险大等特点,可借助生物体的自平衡与自主协同机理,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自平衡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当代中国正逐步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然而,我国社会风险治理主体单一、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化、公民治理能力低下等因素致使我国"风险社会"的治理陷入了困境。合作治理理念为我国"风险社会"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强调治理主体间的平等与合作,通过治理主体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实现共同治理。当前,在信任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党群合作,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府合作,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社会组织协同合作的社会合作治理格局,是我国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背景下,流域内各主体普遍形成了协同保护的共识。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协同保护过程的集体行动分析框架,通过对黄河流域不同区段生态协同保护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黄河流域不同区段的现实困境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上游存在贫困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地方竞争与区域协同冲突和协同风险较高的困境;中游主要存在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冲突、生态用水与工业用水矛盾突出和管理分散难以满足协同需求的困境;下游则存在合作成本高和参与意愿低的困境。基于此,在黄河流域生态协同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化流域协同、完善流域协调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和加强复合型合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能源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创新发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能源资源型城市往往都面临着在资源枯竭后不能持续发展的困境.通过建立新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来设立协同机制,明确不同创新主题的协同绩效和主体责任,建立明确的信息交流机制,能够促进地区的协同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为产业持续发展和能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储备科技支持,有效降低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协同成本.  相似文献   

17.
社会协同是指社会各行动主体之间形成紧密配合的和谐关系与相互支持的合作行动.社会协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由此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协同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社区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协同.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将经历有限参与、发展参与、充分参与三个阶段.需要培育“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协同良好环境;转变社会管理思路,调节社会协同定位;完善法律规范,建立社会协同准则;加强信息透明,形成社会协同监督.  相似文献   

18.
自协同创新战略计划实施以来,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模式,协同创新理念也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应通过提升协同创新信任度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自觉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共享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拓宽人才国际视野,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借助协同创新平台来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成本分担制度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是让国家、用人单位、高校和研究生等直接受益主体合理分担成本,研究生家庭、亲友和社会捐助者等间接受益主体补偿成本不足,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培养机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落实以科研主导的导师资助责任制,逐步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同演化理论,引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技术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外部辅助环境子系统两个方面对福建省林产品加工业技术协同创新复合系统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福建省林产品加工业技术协同创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技术协同创新主体和外部技术创新环境的有序度逐年提升,但各序参量的协同度发展较不平稳,从而影响复合系统的整体协同发展。基于实证研究结论和理论分析,针对福建省林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协同度的提升方面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