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粗疏的、不系统的,在董仲舒前早已流行,后者虽荒诞不经,但却成系统,体大思精,是由董仲舒创立的。董仲舒言“天人合一”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天人感应”,在政治上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两者实际存有一种体用关系,“天人合一”是体,而“天人感应”则是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应命名为“天人合一”说,而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天人感应”说。  相似文献   

2.
在《史记》所叙的西汉史中,有大量天命神怪思想。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四类:君权神授论、祥瑞灾异谴告说、因果报应及相面说。其形成原因主要为:“天人感应”理论氛围的熏陶、对刘氏盛世王朝的礼赞、遭遇李陵之祸的心理影响以及司马迁史官思维方式的习惯。其中,“天人感应”理论是天命神怪思想的总体原因。  相似文献   

3.
肖航 《江淮论坛》2013,(2):78-83
汉代宇宙论的丰富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形而上基础,“天人感应”思想也构成了汉代儒学的鲜明特色。以《大学》这一典型文本为例,从“天人感应”这一特色思维模式阐释来看,其意义基本可以自足,并不存在后世所认为的缺简错简等问题。“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三个维度阐发了“天人感应”这个主题。在工夫论中,“格物致知”讨论的是“天人之际”即“天人感应”的边界,实现过程中需要有天的参与。诚意、正心、修身等均为人力所及之范围。《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儒者对时代命题的思考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地主阶级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命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所谓天人感应,认为和人一样,“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与人同,“天人一也。”天不但有心有情,而且能干预人事,能赏罚善恶,降灾或降福于人。人的思念和行为亦可以感应上天。从哲学角度看来,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论是粗浅的神学天道观,它是  相似文献   

5.
雷达 《人文杂志》2023,(6):114-121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相分思想是唐代思想中的一抹亮色,但与他们同时代的白居易却有着与之截然不同的天人观。白居易的天人观存在着“天人相感”与“人强胜天”的双重面向。一方面,白氏对汉儒的天人感应论有所突破,人力的作用在他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显;另一方面,白居易对“天人交感”却又深信不疑,天人感应思想依旧构成白氏天人观的基本背景。在中唐出现的天人相分思潮中,白居易在理论深度上虽不及柳、刘,但若以宋代的新天人观为参照,白居易的天人观实则更能预示未来天人思想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林中坚 《学术研究》2004,(5):110-112
董仲舒吸收融合了新道家、新法家等诸子的礼治思想 ,以孔、孟的儒学为核心 ,形成了以仁德为本 ,以礼治为主 ,兼容阴阳五行学说 ,倡导“三纲五常” ,礼主法辅的礼治思想。主要包括仁德论、教化论、“天人感应”论和“三纲五常”论四部分。  相似文献   

7.
汪高鑫 《学术研究》2004,(12):109-114
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其具体表现一是通过考证刘汉世系, 系统宣扬“汉为尧后”说, 从神意角度对刘汉皇朝的历史统绪作出了解说, 为刘汉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是通过大量论载和系统宣扬天人感应思想, 从而表达了他的天人观。文章还对班固神意化史观的理论渊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道家天人和合观体现在各方面,比如“得一”、“婴儿”、“冲气”、“道德”等等,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严君平认为天人之所以互相感应,就是因为“六合之内,宇宙之表,连属一体”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天人在形体结构上的一致。第二是天人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的一致。第三是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帝王的一尊和政治的一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完成了天人合一由理论到政治实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健 《江苏社会科学》2005,2(6):173-178
本文针对董子天人论与谴告论的解读歧见展开深度阐释。董学之天分裂说不尽符合其思想本义,道德之天与神灵之天的相互为用和统一。在董学体系中,“天”不仅被定位为伦理的监督和保证者,也充当着伦理之源的角色;虽然董子融天道、伦理于一体,但并未达到将伦理充分本体化的水平。揭示汉儒灾异论的政治心境,在学术史上由来已久。该说要害是设定天对君主弊政的各种谴责性反应与暗示,而建构感应模式并引申出天意的诠释主体,则是代天立言的儒者,由此获得了对君主政治展开伦理批评和制衡的话语凭借。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引导新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变化的普遍规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变化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 ,与新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相适应 ,这既是新疆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伊斯兰教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 2l世纪新疆地区的大开发和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全面地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正确全面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是引导其与新疆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疆伊斯兰教除了具有同全国其他地区宗教同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越来越多,如何应对反倾销,已经成为国内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会计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应如何做好应对反倾销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日蔬菜出口在对日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品种多 ,标准高 ,优势明显。但是加入WTO后 ,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政治生涯和莫斯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提到他三次拒绝去莫斯科.通过对俄罗斯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的研究可知,中共五大前后,国际代表也多次提出让陈独秀去莫斯科,最早提出陈独秀赴莫斯科是远东局;以往研究者只注意到陈独秀几次拒绝赴莫斯科,却没有注意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拒绝他赴莫斯科;中共中央把陈独秀拒赴莫斯科作为开除其党籍的理由是不合适的,共产国际根本没有召开过审议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的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五计划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线路,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文章深刻分析了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预期年均经济增长7%左右,低于九五期间的8.3%,更低于八五期间的12%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说明7%左右的预期目标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同时,阐明对发展要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发展经济是中心,要讲究规模与环境、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底层:表述与被表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开始重新升温,尽管质疑、讥讽甚至詈骂尾随而至.这并非标新立异的时尚,而是重返文学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目的就是让"引车卖浆之徒"发出声音.陈独秀的"三大主张"之一日:"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显然,这里的"国民文学"很大程度地指向了底层.20世纪的文学史上,"底层"背后存在一串相近的概念家族.劳苦大众,劳动人民,无产阶级,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工农兵,这些概念均与底层具有密切的血缘联系.人们在各种场合援引不同的概念,意味了根据不同的理论体系定位底层."无产阶级"表明了强烈的阶级意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显示了底层的精神状态,"劳苦大众"形容的是谋求生存的劳作方式.这个概念家族的共同之处在于,底层通常被视为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人.因此,底层的谈论往往隐含了一个社会结构的视域--"底层"这个空间位置的隐喻必须诉诸社会结构的整体轮廓.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路径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社会急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需求。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大多从校门到校门,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解答学生提出的工程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是我党执政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党的执政为民宗旨的必备条件,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金岳霖先生是我国逻辑学界泰斗.系统研究他对逻辑学的认识,对于展示逻辑学三重学科性质特别是人文性质,促进我国逻辑学的发展和普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全球化格局,使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不断加强.一方面,我们不断吸纳世界各国文学营养,以激活中国文学自身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也逐步走出国门,得到外国文学界更多的认可.从时段特征来看,它呈现出由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粗放挪移,到九十年代的调整变异,再到二十一世纪沉淀寻觅的发展轨迹."世界性因素"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空间,带来了文学观念的深层变革,为中国文学参与世界对话,提高艺术水平注入了"造血干细胞".如何使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转化为本民族内在的创新动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仍然是中国文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