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荒诞     
陈开晟 《东南学术》2003,(2):128-129
英语和德语中 ,“荒诞”作为形容词都为absurd,法语为absurde ;作为名词在英语中为absur dity,法语为absurdit啨?俅哟试瓷峡?,“荒诞”来自拉丁文“聋的”(Surdus) ,原本用来描写音乐上的不和谐。 ②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阿诺德·P ,欣奇利夫著《论荒诞派》(1992年 ,昆仑出版社 )引用《简编牛津词典》(1965)给“荒谬”(有的译本为“荒诞” ,据译者李永辉称 ,absurdity 在该书中有“哲学含义”和“用来描述一种文学表现方式”两层意思 ,分别用“荒谬”和“荒诞”与之对应 )下定义时表明 ,该词除了指 (音乐 )不和谐 ,还指“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 …  相似文献   

2.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 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通过对鲁迅的 “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得 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 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 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更深地 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的荒诞意识讨论中,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如一种意见认为:荒诞只是一种手段,荒诞作家也追求理性,而且和我们的理性概念是一致的。倘若这一立论成立,那便会产生一个问题,即荒诞作家的理性和传统理性是一致的吗?既然一致,又为什么把他们称作“非理性主义”呢?难道在“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可以划上等号?如果这种意见是想说明:荒诞作家归根到底追求的是一种“荒诞理性”——也算是一种理性的  相似文献   

4.
同《周易》一书一样,《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最为奇特的一部。关于它的性质,作者与成书年代及其价值,虽历来众说纷坛,却论之者颇多;但对它的“荒诞”,至今学术界尚未作出理想的科学解释。为使《山海经》的研究走出迷茫,今笔者不揣浅陋,试力求给以合乎逻辑的解释。其说当否,恳请方家指正。《史记·大宛列传》载太史公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不仅太史公不敢言“《山海经》所有怪物”,班固在《汉书·张骞传》赞语中,更加上了“放哉(荒唐)”的判断词。王充《论衡·谈天》也说《山海经》“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英国社会文化理论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理论,以达利的《达利与骨骼》为例,解读视觉语言符号意指实践下的“荒诞”。得出视觉语言符号创设了一种“荒诞”的空间类型,打破了传统“美”的观念;视觉语言用符号意指实践了“荒诞”的非理性特征,勾画了现代人的文化意识;视觉符号阐明了“荒诞”世界中的主体特点,拓展意义多重解读的空间的表征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加谬的<鼠疫>和莫言的<红蝗>中的"荒诞"意识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所体现的非理性、语言的狂欢性以及美学追求的差异性的分析比较,来考察"荒诞"意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荒诞”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荒诞"的论述,总是侧重于不同范畴内容的指向。"荒诞"来源于人类生活自身,并抽象于哲学、美学意识,形象于艺术表现。我们在着眼于古今中外之意识、哲学、美学与艺术思索异同的梳理审辨之时,可以通过人生处境的荒诞感、荒诞的哲学意蕴、荒诞作为审美观念、荒诞的艺术变奏和荒诞的中国化样态五个部分来揭示"荒诞"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8.
“现代幽默”的核心内涵是荒诞感。“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u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音乐中用来指不谐调音。有的字典注明它是:“不合道理和常规;不调和的、不可理喻的、不合逻辑的”。在相当多的语种里,“荒诞”这个词可以被简单地解释为“荒谬可笑”。  相似文献   

9.
王凤仙 《齐鲁学刊》2012,(5):141-144
《多余的话》是文人瞿秋白面对死亡考量自己短暂一生的荒诞体验书写。瞿秋白站在死亡的边缘,终于从"沉沦"中解放,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发现了自己的荒诞性生存状态。命运的左右,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对立,真实自我与社会身份的疏离,失去了精神故乡的流浪,与现象生活的隔膜,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瞿秋白的荒诞感。《多余的话》超越了阶级、政党和各种"名目",是文人瞿秋白源于生命存在的自由言说。  相似文献   

10.
论《故事新编》的荒诞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故 事新 编》由 于内 容 和形 式 的独 特性 ,一 直是 中 国现 代文 学研 究 中一 个 广有 争论 的作 品 。本 文 认为 ,导致小 说 众说 纷纭 、争 论不 休 的根 本原 因 在于 作者 对 荒诞 感自 觉 不自 觉的 追 求。这种 荒诞 感主 要 是由 小 说题 材本身 的 荒诞 性和 古今 杂 糅手 法 的运 用形 成的 。这 种 追求 ,不 仅创 造了 一 个历 史 与现 实交 织、古人 与 今人 同 台、真实 与 虚幻 相生 的艺 术 境界 ,拓 宽了 小说 的意 蕴 ;而且 化 腐朽 为神 奇 ,产生 一 种强 烈陌 生化 的 艺术 效 果;同 时还大 大 增强 了小 说的 战 斗性 ;但也 在 一定 程度 上 破坏 了 故 事新 编 整体 上的 完 美和 谐 。总 之,《故事 新编 就是这 样 一个 特殊 的存 在 ,它 显示 了一 个 杰出 作家 对 传统 的伟 大 嘲弄 。  相似文献   

11.
《等待戈多》:荒诞中的真实 无意义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待戈多》被誉为20世纪荒诞派戏剧第一剧,在吴岳添等国内学者的评论中,往往强调和突出该剧“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①的一面。其实,作为一种“反戏剧”的艺术形式,荒诞剧依然无法完全脱离特定的时空背景,其人物语言也并非完全杂乱无章,其叙事模式自然也有内在逻辑。著名的法国剧作家兼评论家加缪(Albert Camus)指出:“当一个世界可以用一般的理论方式来解释时,即使这种解释有其失误的一面,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所熟悉的。”②从本质上说,现实世界是剧作家创作的源头活水。《戈》剧的写作时间正值二战结…  相似文献   

12.
<正> 志异与荒诞难解难分。在蒲松龄笔下,一切“异”人“异”事,大都程度不同地显出荒诞性。人竟可以换头换肠;鲜花可以随鼓声化为胡蝶;书生可以作云中游,把星星摘下藏在袖里;瞎子有用鼻子嗅出文章高低好坏的功能;……至于人变虎、鬼变人之类,更是比比皆是,不在话下。这一切,多么地荒诞。蒲松龄比卡夫卡早二百多年。卡夫卡读过中国书,研究过老庄哲学,相当深入地钻研过道教。这些,无疑对卡夫卡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发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没有任何材料说明他与《聊斋》的联系。在这方面进行考证或猜测将难有收  相似文献   

13.
荒诞的儿童文学通过“荒诞”的情节、“疯狂”的人物、“巧妙”的语言展现真实、离奇、幽默、新鲜的荒诞美.荒诞的儿童文学符合儿童思维特性、带给儿童新奇感、符合儿童叛逆心理、赋予儿童反抗动力,是儿童青睐荒诞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为例,结合文本,通过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从"人"到"虫",从"虫形人性"到"虫形虫性"的离奇、荒诞的经历和痛苦、艰难的心理挣扎历程,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重压之下人的"主体性"丧失后的生存状态以及其"现代性"主题对当代文明世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睡》虽以“睡”为题实则却是在讨论“我”的自我觉醒问题,是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探讨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含有深意的噩梦作为切入点探讨“我”主体性失落的原因和内心体悟,灵与肉分离后“我”对自己的自由空间、生存意义的努力寻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以及荒诞式结局表达的对生活的无奈之感。  相似文献   

16.
表演工作坊的作品深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乱民全讲》《非要住院》《十三角关系》这几部舞台剧非常典型地表现出有意味的荒诞性特征,具体体现为融悲喜矛盾于一体、凸显非理性、疯狂的节奏变换以及模糊复杂的人物身份设置这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创作的一篇极具震撼力的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普通人家一桩寻常小事的叙述,揭示了生活中所谓的常规性秩序所产生的难以僭越的荒诞性力量对身处其中的生命主体造成的无法修复的创伤与隔膜,从而再次阐明了人类生存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某种宿命。  相似文献   

18.
话说荒诞     
在论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荒诞问题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荒诞现象、荒诞文学和荒诞派文学是迥然相异的概念。荒诞现象既属于现实的范畴,也属于历史的范畴。荒诞的对应物是理智。人类的荒诞意识由来已久,荒诞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古今中外盖莫能外。从古代到近代,荒诞都被视为一种感受,只有到了现当代,它才发展为一种观念,进入了哲学和美学的殿堂。这是一个从渐悟到彻悟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荒诞意识并不是对本世纪西方文学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9.
加缪一向作为存在主义的荒诞文学家而被大家熟知,但透过其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荒诞仅仅是加缪理性拷问世界的起点,其隐藏在荒诞背后的是爱、和谐、理性等核心价值观念,荒诞、非理性、差异仅仅是他理性反思的起点而已。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异化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这一主题在荒诞文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荒诞小说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它看似无法卒读,却又绝非胡言乱语,它是荒诞小说家精心安排的严谨结构,把无数杂乱无章,却又无一多余的细节组成一幅异化世界的缩影。本文旨在从异化文学的创作主旨出发,以艾里森的小说《隐形人》为例,阐示荒诞文学的创作特点及其体现出的人文哲理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