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青云  郑国楠 《理论界》2014,(2):32-37,167
文章对搬迁型产业转移和扩张型产业转移这两种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运用生产份额法研究了2001年至2010年间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从行业上看,我国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产业转移最活跃的是劳动密集型生活必需品类轻工制造业,其次为资本密集型的资源依赖产业,而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非生活必需品类轻工业则有不同程度的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2006-2010年间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快于2006年之前的五年;从空间上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出和产业转入都十分活跃,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明显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省份。最后,本文从建立东部与中西部之间产业共同发展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可能引发传统产业的空间转移.河南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客观上存在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同时,还面临着内地其他省市区的激烈竞争.河南要以竞争意识为指导,在产业选择、转移通道建设、优势区位培育、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塑造以及制度文化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小明 《北方论丛》2007,(1):140-143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但是我国处于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在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的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由劳动力成本因素、行政因素、产业集群效应、文化、技术与体制等因素形成,只有通过宏观政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及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既存在一定的动力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粘性。前者主要包括东部企业利用中西部地区低成本生产要素和这些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的动机、中西部地区政府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本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的动机等;后者主要包括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企业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差异等因素。为强化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抑制、消除其粘性,应加快形成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制定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强化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对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冲击,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速度与规模的提升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商务成本、产业配套能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央政府应加紧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对区域产业转移加以引导和协调,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以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优化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工业三废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环境DEA模型测算了我国1999-2009年30个省份的工业环境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环境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普遍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地区的效率最低。此外,与不加入环境污染产出测算的结果相比,环境变量的引入会降低各省的经济效率值,表明我国工业需要在环境方面加强管制,同时应鼓励后发展地区在经济追赶中注意提高环境效率,保持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9):50-57
本文利用近年省区截面数据,研究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表明: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型的发展特征和以广东、江苏为驱动力的双核化发展趋势。在局部空间相关性上则呈现出:福建、江西和海南的"低—高"特征;四川与周边省份的"高—低"特征;甘肃、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西北四省的"低—低"特征。基于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我国应在深化市场机制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产学研科技资源统筹互动,加速智力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四川、陕西、河南等中西部内陆省份,要基于独特资源禀赋,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应加大力度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在中西部地区投资。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3):59-66
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单纯的产业结构视角或者空间结构视角均有其局限性,"产业-空间结构"就成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适视角。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外生动力,不仅会引起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高度化、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密集化,而且由于两者的互动共进,还会带来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及其优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及其优化的实质,是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基于产城融合目标,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将省域城市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影响较弱;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创新优势区域带,而中西部省份的链式创新结构尚不完整.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溢出和空间关联效应,强化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作用,破除区域创新壁垒,加强区域创新协作,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  相似文献   

10.
吕宏芬  刘斯敖 《浙江社会科学》2012,(3):22-30,155,156
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区和17个制造行业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相对专业化与相对多样化集聚度进行了计算及变迁分析,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分析了产业集聚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呈现多样化与专业化集聚均衡发展的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集聚水平,呈现产业结构单一化与非均衡化;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相对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和提高经济组织制度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工装配产业是否向外转移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本国或本地区是否还保有加工装配环节的比较优势,二是是否有适当的经济体来承接.我国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装配产业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工业化和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要采取国内部分企业向研发环节延伸,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的加工产业集群等措施,解决限制沿海地区加工装配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总结了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发现产业转移正在启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不大,且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受区位因素、政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中、西部间承接能力存在差异,西部地区不同省份也存在差异。在以上研究结论基础之上,本文就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是中西部地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紧迫的、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家",从"影响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影响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这两大方面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东部和中西部来说,都是新课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河南可依据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和增长极原则,选择出河南的有色、食品、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建材、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出中原城市群及其产业带以及其他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这对于河南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杰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100-103
河南省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接纳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在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出和中部地区产业转入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比较,并结合六大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提出结论:个别东部省份的产业并没有明显转移到中部地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还不尽如人意,六大优势产业需要继续夯实基础才能有效承担起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6):51-57
基于不同理论视角,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区际产业转移问题形成了两个最重要的学术论争:一是大规模区际产业转移时代是否已经到来,二是区际产业转移是否是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区际产业转移的实践探索随着情势变化在这两个层面上展开与演变,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践和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实践。对区际产业转移未来走势有三点预判:市场因素与制度因素共同决定区际产业转移的进程与规模,区际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共同构建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机制,东部的欠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成为区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30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再测算,围绕其时空格局特点与空间分异机理展开探讨,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12个地区处于最佳前沿面,余下18个地区则存在较大提高空间。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即存在增强且趋于稳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包含的省份数量之和已占到省级行政区总数的73.33%,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亦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聚类现象。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增强关系。具体到不同区域,东部地区的主导因子为财政支农力度,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受农业发展水平、环境规制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效应进行检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性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东中西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对东部沿海省份冲击较大,对中西部省份冲击不太明显;而其滞后性对中部省份冲击较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弱.建议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信贷供给,加快利率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19.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承接的来自发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较多。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它的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不断减弱,中西部地区不断显现出低成本与土地供给优势,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长三角相邻的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注意建设“靠城(大中城市)、沿线(交通干线)、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数字治理三个维度54个指标构建了中国大陆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份的数据,探究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速度较快,其中数字治理增长速度最快,但省际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非均衡性分布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达63.2%。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逐年减小,但近年来收敛速度有所放缓。此外,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上呈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态势,且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相邻能够提高本省份数字经济向更高水平的转移概率。因此,实现地区与省际间数字经济的包容、普惠、协调与互促发展是中国数字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