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人为本、关键在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关键在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农民、为了农民的一切、为了一切农民的原则,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当前,"人"的素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启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社会科学家》2007,1(6):185-188
与西方哲学中的主体性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变革。其特点是,在世界观上确立了实践本体论,在历史观上确立了主体实践本质论和社会实践主体论,在价值观上确立了主体实践的价值本性论。"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是正确认识和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作为实践主体、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目的和意义;具体要求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围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基础上,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2004,(4)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韩庆祥在《河北学刊》2 0 0 4年第 3期撰文《“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指出 ,以人为本 ,是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回应中 ,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理解中 ,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 ,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本” ,就是要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有三个层次的内涵 :首先 ,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其次 ,就当前中国来讲 ,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1."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尊重每一个员工.人类社会从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级,突出的一个标志就是人的权利越来越得到尊重,尤其是占大多数的、拥有财富少的、社会地位低的人的权利越来越得到尊重.现代管理学把人看成目的,认为人本身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这种看法更多地体现了管理对人的尊重.管理者对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的地位越来越得到提高,人权就越来越得到尊重.因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时代,对以人为本的第一个理解和要求就是尊重人.  相似文献   

5.
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传开 《学术界》2005,46(2):29-37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原则,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一切为了人和为了一切人两个方面,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违背.以人为本既与以神为本相对立,又与以物为本相区别,与以民为本也不尽相同.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根本区别于前者的根基是社会实践,而后者的根基则是理性形而上学.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人性和人的本质,这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其外延就是指所有的人."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包括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实质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概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关键之处是以民为本,概而言之,民本主义发展观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首当其冲的重大发展价值,应当被置于中国一切发展序列的首要位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一切发展首先是人口发展和制度发展,人口发展和制度发展是一切道理中最硬的道理,人口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中最重要的现代化.只有人口和制度首先获得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创新,才能真正建构起最能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和谐社会,才能切实延展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新闻宣传、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离开了以人为本,新闻宣传、新闻传播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基于此,我们一切新闻宣传、新闻传播活动都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作用于人.而深入理解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人"的含义,是在新闻传播中践行以人为本根本要求的基础.从社会政治和新闻传播两个层面来看,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人"既是指"人民",又是指受者与传者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人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人学思想深刻地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中落实为"以民为本".江泽民人学思想对21世纪中国建设属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使主体臻至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在国内外学术界存在争论.这一争论与对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不同理解有关.应本着发展的原则和实践的原则,对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赋予其应有的思想内涵;在现实中应正确认识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树立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述卓  王莹 《社会科学》2006,9(3):172-182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当代的流变,可以观照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东西方古典美学核心观念的两种不同美学形态,"和谐"与"中和"美论之间既存在相通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相通之处体现着人类初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同之处则见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独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发展历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和深化,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世纪。人类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本性,在20世纪的遗产中,有文明也有危机,有经验更有教训。因此,如何承继文明及扭转危机就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个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整个人类是坚强的。如果人类能够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弱点,21世纪必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张晓荣 《兰州学刊》2007,(5):34-35,66
学习能力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智能的显著特征.但是关于人类是如何学习和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若干年来学者们一直没有定论.文章试图从哲学的视野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对认知主义学习论、行为主义学习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论进行解读分析,试图得出关于学习本质研究的新进路.同时通过对人类学习本质研究的局限性引出了机器学习这个概念,从哲学角度对两者比较分析之后认为计算机仍是无法完全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4,2(4):59-63
歧见纷呈的发展中的技术哲学,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在"本体"维度无不指向"技术"。对"技术是什么"之设问作应答的"技术是……",作为经验命题仅仅限定于"现象界",谓词"什么"无法企及作为"本体"的主词之"技术"本身。只有排除谓词后的"技术是",才彰显着"技术"本身。旨在充分展示其全面内涵的"技术是"命题,经"技术是技术"达于"技术如何是技术",实现对经验命题主词作前提追问的"自行展开"的命题转换。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以人的"生命活动"为现实性基础,经"思"与"反思"及其交融,在"技术"是起来"的途中,推进着作为技术哲学"本体"的"技术"的思维建构,为技术哲学奠定着历史展开之基。  相似文献   

17.
论需要合理性的生态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城市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条件造成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需要异化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导致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的原因。在这一系列异化中,人的需要异化最具有普遍性特征,是造成生态危机和城市灾害产生的最主要根源。要克服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培养完善的生态意识,转变现代科学技术观念,摈弃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代之以生物中心主义,构建生态社会模式并走"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为需要的合理性找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比德"是古代中国人观照自然的一种独特方式。比德的目的不在于关照自然,而在于"德法自然"。其理论内涵远远超过了学界所界定的自然审美观范畴。"比德"的范围很广,不限于山水玉石花草树木,还包括学界所忽视的飞禽走兽,其影响甚至渗入了古代的礼仪习俗。"比德"的思想根源是"天人合一"自然价值观,其思维方式则是"引譬联类"的类比联想。  相似文献   

19.
郇庆治 《文史哲》2003,(6):115-120
欧美生态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社会过去几十年来发生的"亲生态"转变,但它所蕴涵的真正具有质变意义的"生态中心主义"哲学价值理念,迄今为止不仅依然只是一种极端化的"深绿色"认知,而且在促成西方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主政治制度重构方面也存在着内在的局限。相比之下,儒学"生态学"可以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重释、重估和重构",提供一种人与自然历史统一关系的、参照性的"思维平台",只是它必须明确自身作为"对话者"而非"启蒙者"的时代身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发展 ,伦理关系在变革 ,确立新全球伦理观势在必然。整个人类不分肤色、种族和宗教信仰都是一个家族和祖先 ,每个人不仅要拥有全球性的伦理道德共识 ,也要普遍承担全人类的职责与义务。要以人类利益为重 ,忠于人类家族 ,服务世界共同体 ;尊重他人、他国的尊严和选择 ;去除狭隘的宗教偏见、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关心现实人类生存 ,高瞻远瞩人类未来 ,树立全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使所有人都能尽情享受由真理、正义和丰厚的物质带来的自由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