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阴山学刊》2011,(1):87-90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我国妇联、司法等部门都对防治家庭暴力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索,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应用社会科学也为家庭暴力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优势具体包括:价值、理念优势;方法、技术优势;组织、机构优势与专业人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近年来成为破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毒瘤。反家庭暴力也就成为各国公民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防范、约束、制裁家庭暴力实施者,是全社会人民的要求。就家庭暴力的概念、特征和对策的分析,希望提高受害者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起来共同反对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正在由个人问题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社会控制失范与社会道德力量弱化、结构性地位的不平等与相对剥夺感、基于个人病理与心理动力学的病理性行为,是家庭暴力行为的根源。消除家庭暴力行为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经由社会工作介入提升案主的自主性与问题解决能力,改变和提升公民意识,建立反家庭暴力社会舆论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不仅危害家庭 ,同时又危及社会稳定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 ,指出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经济、文化根源 ,并从立法、司法及法制宣传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指出传统思想的影响、立法的不完善、家庭暴力的控制机制失范是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立法工作和司法力度 ,完善家庭暴力的社会控制机制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才能杜绝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充实了我国家庭法律规范,对于基于亲权关系形成的家庭成员内部,有了明确的法律上的界定和规制。根据该法规定,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因此,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是属于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社会是多元的,具体社会情况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出了法律所能涵盖的范围。家庭暴力是发生在有血缘或亲缘关系、互负家庭义务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违法行为。如何恰当地适用法律让加害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产生良好的社会后果,即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才是每一个法律人所追求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正义。根据家庭暴力自身的特殊的违法性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家庭暴力的违法性特征,有助于理解和执行《反家暴法》。  相似文献   

7.
赵晓红 《北方论丛》2007,(6):149-151
家庭暴力是世界性社会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如何根治这一"家庭癌症",学术界见仁见智。然而,无论是舆论监督,新型家庭道德观的建构,还是道德伦理约束,都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和法制的完善。在"反家庭暴力法"这一国家立法尚未出台之前,治理家庭暴力需要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如《婚姻法》、《诉讼法》等),挖掘现有法律资源的潜力,使治理家庭暴力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在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基础上,应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借鉴国外相关法律经验,尽快建构"反家庭暴力法"体系已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钱建平  温淑敏 《理论界》2006,(7):105-106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这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分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使得国家国泰民安、小家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9.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暴力,是人类不平等和不文明的行为,是导致家庭不和谐或破裂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既是保障家庭暴力受害者人身权利,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严重破坏家庭关系行为的家庭暴力问题进行研究。本课题通过走访、座谈、抽样调查、汇总和分析全省县以上妇联两年的家庭暴力投诉数据、列举触目惊心的案例等方式,从社会学角度对我省家庭暴力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家庭夫妻暴力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合力,首先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建构以民间组织、媒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协作防控体系。作为有强制力的制度性途径,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司法观念和执法模式需要完善。而在促成和谐家庭的社会文化范围方面,注重加强反家庭夫妻暴力宣传与法制教育、提高妇女权利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概要论述了家庭暴力的立法状况、存在的不足、立法的完善及消除家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对吉林省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机制的引入,家庭暴力案件呈上升趋势。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且使家庭不稳定,社会不和谐的后果恶劣且持久。近两年吉林省针对家庭暴力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条例,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虽然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但并未给予定义;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虽对"家庭暴力"给予定义,但与国际公约等法律文件相比存在许多不足。这不仅大大削弱了反家庭暴力的力度,而且也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利。由此可见,只有对家庭暴力的主体、客体、方式、程度和行为环境的范围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准确界定和在法律上表述家庭暴力的概念,从而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冷暴力”的主要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冷暴力”,又称精神暴力,这一隐性暴力现象频发于都市家庭尤其是知识家庭中。本文分析了家庭“冷纂力”的分布、类型、人群、行为、后果、司法及发展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引发家庭“冷暴力”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和复杂的心理因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家庭“冷暴力”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宋云超 《北方论丛》2004,(2):130-132
通过对正当防卫传统理论和立法方面在现实与逻辑上的错误的讨论,提出在家庭暴力犯罪中,主观意图不是构成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对相应不法侵害的临界时间应当辩证理解,防卫适当的认定标准应当科学界定.最后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下受暴妇女犯罪的定罪及刑事责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将"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正当防卫要件的突破而宣布犯罪女性无罪的做法,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尚需谨慎;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受暴妇女犯罪的免除或者减轻罪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此为基础,我们应当联系受暴女性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及现实状况,在满足社区矫正执行方式的条件下,尽量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方式,以达到真正的再社会化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地通过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立法模式上,台湾采用的是专门立法模式,大陆则无专门法规.在基本态度上,台湾要求警察主动防治,大陆则属于被动应急.在职责明确程度上,台湾对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职责有细致而详明的规定,大陆的规定则比较原则和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