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以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为基础,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以股权结构为中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而股权集中度和高管的持股比例都与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透过股权集中度的视角,对样本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行统计性描述,并进一步进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相对集中于第一大股东、高度集中于前五大股东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最突出表现;样本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CR5所代表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现倒U型特征;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尤其是减持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建立适当的股权制衡机制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在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凸显。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它纠正了资本市场同股不同权的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发生较大变化,但不足之处依然存在,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重要诱因。保证国有公司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到位、加强三会监管的力度,促进股东与管理层利益趋于一致,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绩效与股权结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绩效与股权结构间的关系分析对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行意义重大。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中在相关的年份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的全样本的动态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股权集中度降低;在注意提升内部人持股比例,加大激励力度的同时,提高了股票的流通性;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当年的股权激励绩效与公司第一大股东、前五大股东、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激励绩效与国有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非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内部人持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基于股权集中度展开的相关研究存在许多争议,这主要缘于所采用的实证样本数据不同,包括公司所在行业、公司规模、所处地域、国家政策等.但对股权集中度的不同测度方法正确与否才是导致以此为基础的研究出现了许多争议的根本原因.鉴于此,通过抽样调查我国沪、深两市纺织板块上市公司2006年的相关数据,改进股权集中度指标,用中位数以及95%的右单侧参考值范围长度来描述股权集中度.实证表明,持股份额中位数与公司业绩呈显著负相关,持股份额95%右单侧参考值范围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9~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FCF过度投资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单变量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不同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会对过度投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和控制。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结构的改进来控制FCF过度投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900家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其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地区差异未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从目前看来,一味追求股权分散似乎并不是最为理想的公司治理模式,而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确定较为合理的股权集中程度,使控股股东既能受到强度足够的激励经营公司,又不至于产生过度的掏空行为.因此,尽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会进一步推动股权的分散,但在目前我国的政策、制度背景下,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同时积极建立相应的监管、约束机制,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多元股权结构,对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文章选取2014年中国 A 股200家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均值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终极控制人性质、股权类型、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性质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股权类型中国有股和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法人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单独对公司绩效不起显著作用,加上股权制衡因素,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阐述了新时期国企改革的启示,即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要完全私有化;发展混合所有制,实行多元股权结构,要更多鼓励法人股权的参与;股权集中是必要的,但需要相应的股权制衡。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39-44
以2006—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PE/VC投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PE/VC投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PE/VC投资会强化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企业实际控制人就越有动力去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而PE/VC投资不仅给企业带来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本,还能为企业在决策、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强化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金持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故科学合理的安排现金的持有量显得十分必要。有必要以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4~2013年以来10年数据,对汽车零部件业的现金持有量与股权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股权集中度和国有股比例都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有正向的影响;股权制衡度、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只有第一大股东比例与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呈正相关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质量与管理层特征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考察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的角度入手,构建了一个可以反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批露质量的综合指数。应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国596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持股比例、领取薪酬的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务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逐渐成为企业自身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企业要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本文在论述会计信息质量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针对会计信息质量固有的模糊性,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评价中的模糊性的问题,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状况的好坏对相关利益者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动因,针对现实会计操作中的使用手段,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和办法,尽可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来自深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文  崔刚 《兰州学刊》2009,(10):49-53
文章以深圳A股市场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降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任其发展,势必干扰和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就如何治理和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提出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会计信息质量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体系,以期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与否是决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丑闻接连不断的实际 ,应着重从九个方面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势在必行。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经济领域,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占了经济信息的70%,因此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文章首先概述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其次讨论会计信息质量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最后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讨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建设"两型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要正确认识其含义 ,并在掌握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 ,抓住可靠性这个主要矛盾方面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同时也要改变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