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古石刻寥落,若辑安魏母丘俭丸都山纪功刻石,高勾丽广开土王纪功碑,远在魏晋间,唐刻惟今旅顺口黄金山下开元二年持节宣劳靺羯使崔忻题名一石,俗称鸿胪井者。 此石首著录于明毕恭《辽东志》,《太清一统志》亦具载之。光绪乙未冬,前登莱青兵备道刘含芳特构石亭复护并题记石旁。日本据旅顺时,载归其国宫内省。现所有惟拓本,  相似文献   

2.
冼波 《河北学刊》2004,24(1):207-208
明代学者杨士奇《东里文集》的整理出版 (中华书局 ,1998) ,为读者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学等提供了方便 ,厥功甚伟。但细读之后 ,感觉《东里文集》的标点颇有值得商榷处 ,兹不揣浅陋 ,举出数例 ,以便再版时参考修正 ,形成更为完善的版本。1 第 54页“子敬氵存历艰险 ,道万里而归 ,授鸿胪 ,序班”。按 ,鸿胪即鸿胪寺 ,乃明代一政府部门 ,“序班”是鸿胪寺中的官职。故后两句中不应有逗号 ,而应为“授鸿胪序班”。2 第 54页中有一校对错误 ,“明侪一语不合 ,不能容”之“明侪”当为“朋侪”。3 第 63页“《诗》以理性情而约诸正而推之 ,可…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 ,其主管官员 ,西汉称大行令 ,西汉末年又创置了大鸿胪 ,开始取代了大行令的职能 ,魏晋南北朝一直继承其制 ,隋唐时期这一机构日益庞大 ,称为鸿胪寺 ,主管大员称鸿胪卿 ,演变为唐九卿之一。  相似文献   

4.
唐鸿胪井刻石与渤海政权的定名、定位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698年,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靺鞨族联合其他民族在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的广大地区建立政权。713年唐遣使崔忻对其册封,第二年崔忻返程路过旅顺,凿井刻石,即唐鸿胪井刻石。通过这次册封,该政权被正式定名为渤海,定位为唐王朝的一个边疆州和都督府,从此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朝的休假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朝的休假制度,涉及当时的职官制度、军事制度、教育制度、法律制度、社会风俗等,它既是当时官僚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宋朝凡由官府按照“令式”规定的假期,一概称为“式假”①。管理“式假”的官署,在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前,一是祠部:宋真宗规定,祠部郎中和员外郎所管全年节假日共100天,其中包括旬休日36天②。二是鸿胪寺: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二月下诏,凡鸿胪寺所管式假,并令太常礼院行遣③。元丰改制后,鸿胪寺不再经管“式假”之事,完全由祠部负责,全年节假日共76天…  相似文献   

6.
略论唐后期外交管理体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前期的外交管理体系已趋完善成熟,三省六部九寺制度下的外交管理机构分工细致,配合严密。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使职差遣制度盛行,原有的外交管理机构尚书主客司和鸿胪寺变为闭简部门,由宦官把持的鸿胪礼宾使,控制了鸿胪寺和礼宾院的实权,客省使把持了客省,从而控制了外交管理之实权。虽然唐前期奠基于三省六部九寺职官体制之上的外交主管机构与关涉机构并未废止,但其职权已被各种使职差遣所取代,形成了一种皇帝和中书门下直接指挥之下的由各种使职差遣具体贯彻执行外交政令与外交事务的新的外交管理体制。唐后期外交管理体制的变化,对五代和北宋前期的外交管理体制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静 《西域研究》2002,(2):23-28
四方馆和鸿胪客馆是隋唐时期接待与管理四夷贡使的馆舍与机构,对发展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及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对促进民族融合及增进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略论明代中央外交专职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何兰娟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45-147,151
明朝建立后 ,随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 ,外交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明朝政府在与诸番国以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打交道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外交制度。通过分析明朝时期主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及其下属机构主客司和行人司、鸿胪寺等的职能 ,归纳总结明朝时期的外交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国内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中,渤海国是势力最大、辖地较广、年代悠久到几与唐王朝相始终的一个大的藩属。但除了唐代史书上少量有关记载以外,留下的文物也微乎其微。比较起来,旅顺口黄金山下的鸿胪井题记石刻,应说是迄今为止最能证实唐王朝与渤海亲密关系的信物。渤海的祖先历史悠久,商代称肃慎;汉称挹娄、勿吉;至隋,因“勿吉”音变而为“靺鞨”;迄至唐开元二年鸿胪卿崔忻奉使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之后,才有渤海之称。先是,大祚荣曾于武后圣历年间自立为振国王。唐中宗即位后,曾“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表现了唐王朝对国内部族的尊重;大祚荣也“遣子入侍”,表示渤海已正式接受了与唐王朝的领属关系。但当唐朝将派使者册立封号之际,恰值突厥与契丹在边境上的战争连年不已,以致“使命不达”。及至睿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三一年)遣郎将崔忻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  相似文献   

10.
近来见多人作文及编写之剧本中,有相沿袭用“大理寺正卿”者。其实,历史上的职官名称只有“大理寺卿”、“少卿”,从未见有“大理寺正卿”之说。《隋书·百官志》记载道:“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是为九寺。置卿、少卿、丞  相似文献   

11.
汉代典客、大行、鸿胪之递嬗,过去因臣瓒、颜师古等人关于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已改典客为大鸿胪之说而导致混乱,其说与西汉一代实际任职者情况不符,可以否定。《史记.景帝本纪》和《汉书.百官公卿表》关于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典客为大行,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行为大鸿胪的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汉简《朝律》的发现可以证明汉七年朝会中的"大行"为"典客"之属官,他们分工合作为朝会司仪。他们负责陈设的"九宾",由西汉前期的"诸侯"、"群臣"二元组合至西汉后期以后发展为"王侯"、"百官"和"匈奴侍子"为代表的外宾的三元组合,但他们又均被纳入汉朝的百官秩次等级体系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汉代九宾体系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一元性的——以汉官秩次等级为轴心的新的"九宾"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曲阜孔庙东庑碑林中,北起第二石座上有一块西汉刻石,阴刻“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个字。这就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五凤刻石”。最早发现并考证这块刻石的是金开州刺史高德曼卿。《销夏记》云:五风刻石系“金章宗明昌二年诏修阙里孔庙,于灵光殿基南三十步日太子钓鱼池取池石充用,土中偶得。”高当时为提控修庙朝散大夫,所以他得以最先看见和考略这块刻石。他摩勒于刻石之右的考略结果云:“‘五凤二年’者,宣帝时号也;‘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者,以《汉书》考之,乃馀孙孝王之时西汉时号也。”此后,明朝的赵崡,清朝的王昶、翁方刚等,对刻石皆撰考  相似文献   

13.
李云泉 《东岳论丛》2006,27(5):128-133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分隶不同官衙。明代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本文对以上机构的设置、沿革、职能等问题作了简要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发覆钱谦益、柳如是反清复明事迹,抉幽入微,颇具识见,但其有关黄甫及就是徽州人黄澍的推测,及由此得出的顺治六年冬黄甫及游吴盖为受张天禄秘使联络钱谦益抗清等一系列的推论,不免有误.黄甫及本名黄申,淮安人,与黄澍并非一人.黄甫及在明末任职鸿胪寺,明亡后为孤节遗民,放浪形骸.黄甫及多交故国遗老,虽有反清复明之意,但其访钱谦益,与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并无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海龙汉文、女真文对译摩崖真伪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海龙县小杨公社庆云大队的九缸十八锅山(过去学术界称作杨树林山)上有两块相距仅几米远的崖刻。左侧靠阳的一块为女真丈刻石,无汉字对译。被称为《海龙杨树林山女真国书摩崖》。内容系记金太祖收国二年(1117年)在番安儿必罕设立谋克之事,刻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三月。右侧靠阴的一块为汉文、女真文基本对译的刻石,过去被称作《海龙半截山女真国书摩崖》。刻石的汉文内容,记的是金太祖在节山大破辽军立石之事,无刻写年代,这两块摩崖刻石虽然相处一起,近在咫尺,过去却一直认为相距三十里,前者在杨树林山,后者在半截山一个古洞上方。1979年,孙进已同志发表了《海龙女真摩崖刻石》(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一文,确定了两刻石存在的确切地点,纠正了过去两刻石不在一起的误传,从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  相似文献   

16.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刑部侍郎等职。他主要活动于道光年间,他的政治经历和诗歌生涯也与近代中国外患内忧的历史时期相始终。他颇具声响,成为道光诗坛之中坚。 一 黄爵滋以其诗歌实绩蜚声诗坛并为世人所瞩目。他能将诗歌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继承《诗经》、汉魏、李杜以来的优秀传统,以真挚深沉的诗笔反映时代,嗟叹民艰,抒发情怀,对矫正乾嘉以来的颓靡诗风,促使  相似文献   

17.
陈尧叟(960—1016年),字唐夫,四川阆中人。原籍河朔,因高祖翔任四川新井令,全家迁居阆中,遂为阆中人。其父省华,曾出仕五代后蜀,北宋时官至鸿胪少卿。尧叟三十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广西转运使,官后至宰相同平章事,著有《请盟录》三集二十卷。据《宋史》记载:宋真宗“景德中,尧叟掌枢机,弟尧佐直史馆,尧咨知制诰,与省华同在北省(即在宫廷官署内侍省),诸孙任官者十数人,宗亲登科者又数人,荣盛无比。”所以陈家在阆中居住过的街道称为“三陈街”,至今  相似文献   

18.
刘平国治关刻石是东汉时立于我国西陲边疆的历史性刻石之一。自十九世纪末刻石被发现以来,为其著录考证者已有数十家。但因地理偏远,交通不便,以前的考据者大都不能进行实地考察,多靠辗转相传,自然免不了要产生某些谬误。近读谢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率着大队车骑、随从,由咸阳出发,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巡行。当他走到会稽(今浙江绍兴)的时候,像以前几次巡行一样,在山上刻石留念。在这块会稽刻石中,除一般颂扬秦始皇的文词外,还有以下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20.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