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对我国党政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绩考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机制创新来推进。传统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在指导思想、内在价值、战略重点以及道德诉求等方面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存在冲突,加快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大力构建正确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机制,无疑是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抓手。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主要有3E评价法、标杆管理法和平衡记分卡法,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形式有政绩考核形式、自上而下的评价活动形式、外部独立机构的绩效评估形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尚未有专门法规加以规范、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主体过于单一、评估行为短期化和封闭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尽快地完善立法、完善评估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实施评估公开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CNKI数据库和NLC数据统计着手,指出了当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体系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人性假设、依法行政、评估主体多元化和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CNKI数据库和NLC数据统计着手,指出了当前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体系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从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人性假设、依法行政、评估主体多元化和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黎 《兰州学刊》2008,(11):87-91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对政府工作成效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评估价值偏颇、主体单一、内容缺失、方位不科学、缺乏制度规范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评估是构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有力之举。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35-38
由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区域发展竞争等方面的原因,规范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当前国情下的理性行为。应从战略的高度上,通过转换地方政府职能、确保政企分开、明确界定经营领域、重塑地方官员政绩考评体系等方面,去规范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完善融资平台绩效评价及管理体系、组建全国性的政策金融机构、构建和谐共赢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机制等制度,以规范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8.
赵琪琪 《理论界》2013,(7):176-178
政府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公民作为评估主体介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公民精神、塑造公民资格,构建现代科学民主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善治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杭州市"公民导向,注重绩效"综合考评模式为例分析,得出应从塑造引导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规范政务公开的有效运行,完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建设等方面努力,进一步发挥公民参与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新型政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当前地方政府部门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时存在一些问题与偏差,诸如考评体系缺乏与部门的使命和长期战略相结合;考评体系难以全面真实反映政府部门的职能等.当前政府部门建立新型绩效考评体系的现实路径应以政府部门使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为核心;以政府部门职能的清晰界定和部门业务流程的再造和规范为基础;以多中心、多元化的监督评估体系建设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利益集团间环境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本文运用博弈模型统筹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与社会公众间的复杂博弈.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问责力度,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绩考核体系中比重,降低地方政府履行环境责任成本可以推动地方政府共同选择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改变目前地方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体制,明晰责任主体和主体职责,可有效提高环境治理绩效;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培育环保的社会团体力量,让社会民众成为环境监督和问责主体可以有效推动政府环境责任履行.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单向性"政府行为开始被人们广泛怀疑与反思,我国政府行为必须进行调整与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导致的政府"经济人"行为的蔓延,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经济人"动机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扭曲表现为:地方政府往往以单一发展目标取代系统发展目标、政府行为目标与公众需求目标开始背离、政府宏观目标与官员微观需求目标开始分离、利益机制与责任机制开始分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地方政府的行为价值取向必须转型。地方政府行为纠偏的对策主要包括:重塑政府行为价值理念、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地方政绩科学化考评机制、培育社会力量并增加社会参与度、建立地方政府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考评主体是绩效考核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同的考评主体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现代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使考评主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由于多元化考评主体的行为特征固有的差异性,以及我国政府部门考核主体运行背景和实践表现的特殊性,因而要从考评主体规范、权重、考评主体能力培训等多方面,合理地进行多元化考评主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县级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中沟通城乡和为公民提供具体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我国当前的县级政府官员的政治考核制度使得官员更关心经济增长的速度。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的实现,应当通过重新设计县级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民意因素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等方式,转变县级官员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最大化和GDP增长高速化两大目标的驱使,往往会在税费、投资、公共服务等方面,选择有利于经济扩张而不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政策.改革当前的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以改善地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规范政府行为,不仅是扩大就业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态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将成为引导领导干部生态发展行为重要的"指挥棒",对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文章分析了在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青海原有生态政绩考核弱化现象,提出了新要求下的新转变,并从生态政绩考核指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构建了青海生态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府对政绩的认定存在着差异性.构建中国特色科学政绩评价体系,应正确处理好“硬指标”与“软任务”之间的关系、集体政绩与个人政绩之间的关系、单一政绩与综合政绩之间的关系、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的关系、单位(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政绩考评与结果运用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政府服务品质的有力工具.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有着多样化的探索,对于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政府绩效、促进行政民主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评估过程不够规范、评估系统不够完善、缺乏政府成本分析、评估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等缺陷.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要求深化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认识、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提高绩效评估的法制化程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已由单一的地区经济增长转向区域内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基于这个逻辑起点,地方政府官员要获得个人政治上的晋升机会,首先要与区域内的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既可以达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能满足区域内公共物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倾向于自发性合作;在交易费用过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政策实现诱导性合作.  相似文献   

19.
在微观先行的政治发展逻辑作用下,如何在权力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合法性来源由威权转为共识的宏观"治理化"变迁过程中切实践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现实诘问。从理论上考量,社会正义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应有之维,其应建立起以内在价值导向、主体角色定位和共识达成路径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政府正义治理模式,在回应社会正义内在诉求的同时,为推动行政模式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结合政府绩效评价的原则和内容,本文构建了评价地方政府绩效的体系.通过发放专家问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由浙江省四个地级市杭州、温州、金华、台州1992~2006年数据,结合权重数据,得到四市的评价结果.杭州在绩效评价中占绝对领先位置,但其优势随时间有所下降;金华列第二且具有较强的增长趋势,台州和温州绩效权重较为接近,前者呈缓慢增长趋势,后者下降趋势明显.排名结果优于以GDP指标为纲的评价体系,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差异可以通过各市的发展模式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