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现代政治的法制化 ,其实质就是反对政治生活中的“人治” ,让社会政治体系围绕少数的或个人的权力意志旋转 ;实现法制 ,即让社会政治生活按明确的法律规则而有序地运行、发展 ,并使社会的一切政治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政治权力主体的法制化国家政治权力的首要因素就是政治权力主体 ,即权力行使者。因为任何权力都要靠人来掌握、实施。政治权力主体的法制化 ,就是要建立起符合民主和法制要求的产生、更迭和制约权力主体的法律制度体系。第一 ,现代政治权力主体的法制化首先集中表现在对权力行使者的选拔使用 (即产生 )方…  相似文献   

2.
何家丞 《社会科学》2023,(1):103-112
协商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过程的内生概念。中国的协商政治根植于特定的公共价值预设。在特定公共价值的统领下,中国政治形成了落实公共价值的政治主体和政治制度,协商成为政治过程中联结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主体的基本机制。由于公共价值根基的差异,中国的协商政治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形态。中国传统协商政治的公共价值基础是民本思想,士大夫是落实民本思想的政治主体;中国现代协商政治的公共价值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是践行人民性的政治主体。中国现代协商政治在赓续传统协商政治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它将在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区已成为承载社区服务、再就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及联防治安、环境治理、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社区共建等诸多功能的主体。同时,伴随社区人群结构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丁轶 《天府新论》2012,(4):6-11
复数主体理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兴起的一种政治义务学说。该理论认为,凭借人们的政治成员身份和建立在共享道德经验基础上的共同承诺,就可以形成社会事实意义上的复数主体;进而,这种形式的复数主体就为人们所负有的政治义务奠定了基础。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有效吸纳了传统契约论和团体性义务理论各自的合理之处,又在此基础上超越了上述两种学说。尽管该理论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它为我们重新思考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本质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彩姣  林祥春 《云梦学刊》2001,22(4):107-109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有它特有的结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结构是一个由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阶段和基本环节共同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系统.从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来看,它包括内化、外化和重新教育三个基本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包括确定目标、促成转化和反馈控制三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游戏政治观——后现代政治哲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性底板的消解,规范的消失,使政治失缺了“真”,成为在多元 主体间不断变换规则的游戏,而对规则的不同理解则导致了后现代交往政治论与现代政治学 契约论的根本区别:首先,游戏政治论是无先天底板和基础的政治交往论;其次,它是在差 异论情景中信奉方法论上的唯我论;其三,它是反权威性话语的政治。游戏政治观使政治学 在向后现代转型中进一步突出了交往共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代表制是权力分配的基本方式,在公共事务中做出重要决定的权力来自构成政治体的人们的授权,从而产生了代表与被代表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历来存在重大分歧。传统观念认为,在政治过程中,代表应该全面、准确地反映被代表者的意志和利益,最好是达到与被代表者完全"同一"的状态。然而,现代社会的良政善治可能恰恰依赖于代表与被代表之间相对可见的"距离",二者之间的完全同一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一结论无论对政治理论的发展还是对制度建设的重新审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裴佑琼 《理论界》2005,(2):162-162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总结出来并得到证实的好方法。它对沟通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同志之间的思想,交流感情,造成一种团结向上、心情舒畅的局面,起着积极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必须俯下身子亲近职工作为一名企业的基层管理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主体、以管理干部为主体、以现场为主体的三个主体意识。要热爱职工,体贴职工,尊重职工,平等地同职工相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还是长官意志,做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只有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爱军  徐潇潇 《学术界》2023,(11):56-66
社交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产物。社交机器人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身份政治群体因其主体的特殊性和话题的敏感性容易被政治势力操控和利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机器的深度学习,现代社交机器人的“类人”表征显著提升,加入身份政治群体主体当中,对正常的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人们在给定的伦理、社会、政治秩序中政治参与的身份构成。身份政治当中各种意识形态在传播背景下被放大,影响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既为处于边缘的身份政治群体提供了发声渠道,也因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合规性问题。因此,人类需辩证地看待社交机器人的作用,重新审视人机关系,还原技术本真,使其服务于人。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占有式教育走向交往式教育,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它把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建立在人性的本质上,注重生活世界的回归,主体之间是整体和谐的共在。这就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传统的抽象化、概念化灌输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探究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生活化路径,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为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服务,才能逐步引导受教育者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